::: 回首頁 > 單件作品 > 鵲華秋色

元 趙孟頫

鵲華秋色

鵲華秋色

  • 卷 紙本 設色
  • 28.4 x 93.2cm
  • 引首紙本 28.2 x 99.6cm
  • 前隔水綾本 28.3 x 10.8cm
  • 後隔水綾本 28.3 x 11cm
  • 拖尾紙本 28.4 x 320.2cm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齋名「松雪」。為宋太祖的第十一代孫,世居吳興(今浙江湖州)。至元二十三年(1286),忽必烈命御史程鉅夫至江南搜訪遺逸,趙孟頫入選,遂奉詔出仕,歷世祖、成宗、仁宗三代,官至翰林學士承旨,封魏國公, 諡文敏。趙孟頫詩文清遠,工書善畫,山水、人物、鞍馬、竹石和花鳥,無不精妙,為元初書畫藝壇的領袖。他所提出的復古和書畫同源的理論,影響後世甚鉅。
此卷是趙孟頫於元貞元年(1295)自燕京南歸,為摯友周密(1232-1298)所畫。周密是宋末元初著名文學家及鑑賞家,字公謹,原籍濟南,祖居華不注山 之陽。周密的曾祖輩隨高宗南遷,故他出生於吳興。入元以後,周氏以遺民的身份,在杭州、湖州等地過著隱居不仕的生活,從未到過故籍濟南,可是從他自稱華不注山人、齊人、齊東父等,自署「歷山周密」,並作《齊東野語》一書看來,他對故鄉懷有著濃厚的依戀。至元二十九年至元貞元年(1292-1295),趙孟頫曾任同知濟南路總管府事,對濟南的風景自然十分熟悉。所以他返鄉後,不但為周密畫〈鵲華秋色〉,並且為其書〈趵突泉詩卷〉,介紹濟南名勝,以解周氏思鄉之懷。
本幅為趙孟頫42歲之作,描繪山東濟南附近的兩座名山─華不注山和鵲山 。遼闊的水鄉中,矗立著兩座山頭。幅左尖峭的山峰為華不注山,幅右圓緩的山頭則是鵲山。兩山之間,江水縈迴,沼地上錯落著叢樹、屋舍 。江上扁舟片片,漁叟撐篙,岸邊蘆荻蕭蕭,漁夫提罟 。全作體現出一種恬靜而悠閑的鄉居生活。本卷的主山和汀渚皆以披麻皴繪成,再罩以花青,又以赭紅點葉,將沁人心脾的秋意一表無遺。畫中物象的造形樸拙,構景富有古趣,用筆又取法董源(活動於十世紀上半葉),處處流露出趙氏強烈的復古精神,為其傳世的一件精品。(李玉珉)

款識:
公謹父。齊人也。余通守齊州。罷官來歸。為公謹說齊之山川。獨華不注最知名。見於左氏。而其狀又峻峭特立。有足奇者。乃為作此圖。其東則鵲山也。命之曰鵲華秋色云。元貞元年(1295)十有二月。吳興趙孟頫製。鈐印一:趙氏子昂。

題跋:
楊載、范杼、錢溥、董其昌、曹溶、清高宗等題。(文不錄)

收傳印記:歐陽玄、文彭、項元汴、張應甲、梁清標、成德容若等收藏印。清宮鑑藏諸璽。

【解說小字典】

華不注山:

華不注山
【解說小字典】

鵲山:

鵲山
【解說小字典】

叢樹、屋舍:

叢樹、屋舍
【解說小字典】

漁夫提罟:

漁夫提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