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 邊武
書千文
邊武的生平資料和他的書蹟一樣,十分少見。這件書蹟提供了一些關於他的籍貫(隴西或是祖籍,甬東,即今浙江定海縣是其本籍)、字號(伯京、玉蓑漁者、甬東生)等資料,至於活動時間大致可確定在十四世紀中期。他曾與郭畀 (1280-1335)同為中書掾吏,在閩地任帥府參謀,與元末隱居上海的詩人王逢 (1319-1388)有交誼。
《書史會要 》稱邊武「行草專學鮮于太常,時有亂真者」,在這件千字文冊題識中,他也略顯自豪的自承「粗學困學翁墨蹟」。1278年鮮于樞(1246-1302)自汴梁南來,活動於揚州、杭州一帶,與江南文士過從甚密,在書法上引入北方因素,顯示出質樸雄強的北方傳統,成為元代具有影響力的書風之一。邊武步趨其後,這件書蹟即是明顯的例子。
千字文在元代中期以後一度受到順帝(1333-1368在位)重視,緣於至正初,民間獻一本智永 〈千字文〉墨蹟,順帝十分珍重,不但自己臨摹,還命周伯琦 (1298-1369)摹勒上石,置於宣文閣中,以拓本賞賜給朝廷文學之士,謂之「閣本」,獲賜者將這樣的舉措譽為「文物興隆,治化清謐」的象徵。不過在存世元人書千文遺蹟中,很少有忠實於智永原蹟者,有的寫成四體,有的作章草體,而邊武此蹟大致依照智永的結體,不過不像原帖一樣將每個字處理為獨立的個體,而是有上下前後的呼應關係,至後半段,運筆淋灕酣暢,得心應手,尤其強調筆畫的動態,如有源源不絕的動力一般,迂迴繚繞,縱橫爭折。整體觀之,在穩厚沉著方面或許不如鮮于樞,但筆勢的展現卻有駸駸凌越前輩的氣魄。(何傳馨)
款識:
至元之辛巳(應為至正元年,1341,見後副葉陸深跋)春之元日。石抹景良以此紙徵不肖書。時天氣清淑。光景可人。遂滌玉腰研。試貍豪筆。大書千文以歸之。近人以余粗學困學翁墨跡。但知默畫形似耳。武奚足尚。今且塞公雅命。殊勉強也。覽者幸勿見誚。隴西後學玉蓑漁者邊武伯京父識。鈐印八:邊氏(重一)。邊武印(重一)。甬東生。霜鶴堂印。煮鞠齋。餘一印不可辨。
收傳印記:近竹閣主。□用。□□詩書舊族。疾夫。馬瘁阿恆。靖初父。元藻。正休(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