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首頁 > 單件作品 > 陸羽烹茶圖

元 趙原

陸羽烹茶圖

陸羽烹茶圖

  • (元人集錦)卷第六幅
  • 卷 紙本 淺設色
  • 27 x 78cm

趙原(約活動於1350-1375),字善長,號丹林,本籍山東,寓居蘇州,是元末明初蘇州文士圈中的職業文人畫家,江蘇崑山名士顧瑛(1310-1369)「玉山草堂」的文人雅集中,常見到趙原以畫家的身份參與。據畫史記載,明太祖洪武間(1368-1398)趙原奉召入朝為中書,「令圖往賢著功名者,原應對忤旨,見法。」從遺存畫蹟來看,趙原並不擅長作肖像或人物故事畫,奉召作畫與文人畫的本質也不符合,他的遭遇事實上和多數蘇州文人一樣,在明初受到太祖的猜忌與迫害。
這幅畫以唐代品茶名家陸羽為主題,樹林、坡石、敞開的茅屋與圍欄,構成一個想像的空間,作為全幅的主景。陸羽輕鬆的斜坐在榻上,旁邊一童子正在煮茶 ,背後遠山迤邐,溪水平闊,令人有清幽閒適的感覺。近景山石 用側鋒,以帶有飛白 筆觸的書法式線條,形容岩石凹凸捲曲的輪廓和明暗層次,類似由趙孟頫(1254-1322)所發展的元代李郭一派;遠山用披麻皴,加立苔 ,與黃公望(1269-1354)、吳鎮(1280-1354)所傳承的董、巨畫風近似,表現出他的綜合性的畫風。從著錄資料和傳世畫蹟來看,他能作多種面貌,包括荊浩 、關同、董元、燕文貴、范寬等,近代學者認為此畫受黃公望、王蒙(1308-1385)、吳鎮的影響,謂:「趙原不僅博採當代各種流行的風格,而且還讓各風格之間水乳交融。看著大師們強烈的個人特色這麼快便蔚然成風,實在是很奇妙的一件事。」(何傳馨)

款識:
陸羽烹茶圖。山中茅屋是誰家。兀坐閒吟到日斜。俗客不來山鳥散。呼童汲水煮新茶。
趙丹林。鈐印二:趙。趙善長。

題跋:
睡起山齋渴思長。呼童煎茗滌枯腸。軟塵落碾龍團綠。活水翻鐺蟹眼黃。耳底雷鳴輕著韻。鼻端風過細聞香。一甌洗得雙瞳豁。飽玩苕溪雲水鄉。窺斑。 另有清高宗題。(文不錄)

收傳印記:項元汴、梁清標、安岐諸印。

【解說小字典】

煮茶:

煮茶
【解說小字典】

山石:

山石
【解說小字典】

飛白:

「飛白」有兩義:其一是指一種書寫方法特殊的書體。它的主要特徵是:筆畫中夾白、有平行的枯絲、以及明顯可見轉折的筆路。此外,毛筆在書寫或作畫時,因為運筆速度較快,墨汁不夠,因而產生中空、乾枯的線條,也稱為「飛白」。

【解說小字典】

立苔:

立苔
【解說小字典】

荊浩:

荊浩,五代後梁畫家。字浩然,沁水(今屬山西)人;一作河內(今河南沁陽)人。隱居太行山洪谷,因自號洪谷子。常攜筆墨寫生於山中,擅於畫雲中山頂及四面峻厚的氣勢,開創宋代北方山水畫風。著有《筆法記》,提出氣、韻、思、景、筆、墨「六要」,以及筆有筋、肉、骨、氣「四勢」之說。為十世紀時中國重要的山水畫家及繪畫理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