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解說區
本區分別探索畫家如何展開橫跨大洋的行旅,或是靜觀四季山水景致的位移,展示畫家的創作動機與文物間的關聯。本區將擷取來自於沉浸式劇目「畫工遊蹤」與「四季行旅」使用的典藏文物,透過數位互動裝置提供民眾直接操作,閱讀潛藏在翰墨中的故事。
- 北宋 郭熙〈早春圖〉
郭熙(活動於西元十一世紀),河南溫縣人,神宗時為宮廷畫師,早先曾經為京師幾個重要的宮殿與寺廟繪製大型的屏風畫或壁畫,深受皇帝賞識,後來升遷為翰林圖畫院最高職位的「待詔」,製作了許多大型山水畫。他擅長巨障長松,煙雲變滅之景,山石用「卷雲皴」,樹木作「蟹爪」狀,創為一派。此圖作於神宗熙寧五年(1072),是存世郭熙傑作。畫上自題「早春」,顧名思義,畫的是初春瑞雪消融,大地甦醒,草木發枝,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主要景物集中於中軸線上,近景大石與高大的松樹,銜接中景「S」形的山石,隔著雲霧,再起二峰,主峰居中,下臨深淵,溪澗從谷間潺潺流下,深山中有宏偉的殿堂樓閣,懸崖上有草亭,背後襯以遠山。左側平坡委迤,遂覺有千里之遙。筆墨清潤,構圖綜合高遠、深遠、平遠三種表現山水空間之法,呈現了可行、可望、可居、可游的理想山水。
明代 唐寅〈溪山漁隱〉
此卷繪松樹、丹楓黃葉,瀑布流泉掩映,茅舍水榭錯落於溪岸石間。人物或促膝對酌,曳杖閒步,或憑欄觀釣,或吹笛濯足。皴山以披麻融入帶水斧劈長皴,山石以石青加墨漬染,受陽面露白,表現凹凸明暗,富有立體感。繪葉採夾葉法,加染花青、硃砂、藤黃,設色明豔。整卷筆精墨妙,意境更好。 畫卷自題「太平時節英雄懶」,抒發滿腔抱負,但有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感慨。拖尾題跋者陸治、程大倫、顧德育、居節皆為文徵明門生,另有王寵嘉靖二年春(一五二三)書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