硯式的完備
隨著宋代科舉制度的成熟,社會上形成龐大的士人群體,這群廣大的用硯人口為日後硯石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87年以前台灣中、小學生都是用毛筆寫作文,常用長方形硯台磨墨,這種平底的硯式源於宋代硯底挖空的「抄手硯」,您想知道他們是如何演變的嗎?
風字硯
硯底有足,硯尾擡高,方便墨汁向後淌流至硯首,硯池和硯堂沒有明顯的區隔。硯尾寬,硯首窄,硯面俯視為梯形,其前身為箕形硯。
- 遼至金 十一至十二世紀 雘村石風字硯
- 長19.1公分 寬10.9-11.6公分 高1.2-2.8公分
- 故文001550
- 宋 雙魚硯
- 長23.2公分 寬14.2公分 高2.5公分
- 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 86-00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