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與獵奇
清代涉及臺灣原住民族的各式文獻,不但具有意識形態的偏見,也揉雜著異者的想像與獵奇成分,甚至經常呈現兩極化的描述。有將原住民族比喻為遠古社會與世無爭的「無懷、葛天之民」,卻又從文化自我中心主義原住民族貶抑為未開化的野蠻人。
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
- 清雍正朝 紙本彩繪
- 平圖020794
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年奉派為首任巡視臺灣監察御史的黃叔璥所繪製之《臺灣島附澎湖群島圖》內,標記了眾多原住民的「社」,反映出至十八世紀前期官方所掌握的原住民族分布大體情勢。
細觀圖面,在漢人入墾較早的高雄、臺南、嘉義平原地帶,社的數量有限(甚至少部分冠有社字者實為漢人聚落);在中、北部及恆春半島,則有相對較多的部落。東部地區因未畫出,故以「山後由拔蟯老勃加仔難至卑南覓社」、「山後卑南覓社」、「山後蛤仔難」等文字來概略說明。
圖內的社主要屬於平埔族,但在沿山地區亦有標示出若干今法定十六族原住民族之部落。另標示有官方劃定的「生番界」及原住民族狩獵領域之「鹿場」、「鹿埔」等字樣說明。
臺海使槎錄
- 清 黃叔璥 撰
- 清乾隆間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故庫012839-012842
《臺海使槎錄》為首任巡視臺灣監察御史史黃叔璥所著,主要印行版本有1736年(乾隆元年)傳刻版、四庫全書本及南海孔氏刻本等。故宮所藏係為文淵閣四庫全書寫本,繕寫精美。
《臺海使槎錄》卷五至卷七為〈番俗六考〉,卷八為〈番俗雜記〉。其中〈番俗六考〉、〈番俗雜記〉就當時臺灣原住民之生活習性、民情祭禮,撮其大要。而所謂「六考」,則係就各地部落之居處、飲食、衣飾、婚嫁、喪葬、器用六大事項,分別考察並錄存之。可謂是第一本系統性記錄臺灣原住民的漢文書籍,而黃叔璥以空間觀念對原住民部落所進行的分類方式,當代人類學家甚至認為已足以和近代學科概念下產生的族群分類互相呼應。
為臺番遠赴內地情由事
- 署理福州將軍印務海關監督郎中準泰奏摺
- 雍正十二年十月廿五日
- 故宮004270
1734年(雍正12年),在閩臺官員的策動下,22名臺灣原住民渡海前往閩省福州城為雍正皇帝(1678-1735;1722-1735在位)「祝壽」。如此活動,閩省要員自是甚為關注,對其行蹤更鉅細靡遺呈覽,署理福州將軍印務海關監督郎中準泰即奏報了其所見原住民們到省之情況,並欲以此作為清帝國「教化」的成果例證。卻被皇帝嚴厲硃批:「覽。豈可以目前之景而必定其永之輸誠內化也。總在內外兩地文武撫馭得法,實心任事,便不輸誠內化,何礙之有。但捨本莫逐末,似汝等識見扁淺之輩,但驀直以盡職守,不必卜度此虛浮事也。」認為官員們應該實心任事,而非致力於如此虛浮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