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與族群
清帝國中,除了臺灣的原住民族之外,甘肅、四川、青海與西藏地方,也有被稱為「番」的民族。
康熙年間,臺灣被編入清帝國版圖。清帝國開始以「番」來指稱臺灣的原住民族,再進一步將原住民分為「熟番」、「生番」與介乎兩者間的「化番」,規範其身分認定並進行治理部署。
至於顯示族群之文化表現的記載,則多在方志與官員、文人具有采風問俗性質的「番俗」之中。這些記載難免也有異者的偏頗成分,但多少為吾人提供了一些找尋過往痕跡的線索。
粵閩巡視紀略
- 清 杜臻 撰
- 清乾隆間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 故庫010156-010159
1683年(康熙22年),因應臺灣納入大清版圖,福建、廣東沿海居民陸續安堵複業,康熙皇帝(1654-1722;1661-1722在位)遂命工部尚書杜臻([1633]-1703)與內閣學士席柱前往視察。後杜臻等人隨即竣事後撰《粵閩巡視紀略》述其巡視大略,而雖未能親歷臺灣,但仍據咨訪所得將臺灣情況寫入,並收錄有閩東文士陳第所著的〈東番記〉。
「東番」一詞是明清檔案中初始較確切指稱臺灣(地)或臺灣原住民族(人)的用詞,並約從16世紀晚期開始被廣泛使用。「東」是一種相對方位的指涉,「番」則是對域外民族的稱謂之一。陳第在1603年1月(萬曆30年12月)隨軍來臺,綜觀風土及原民風俗後所撰成的〈東番記〉,為現今可見的漢文典籍中,最早依親訪所成的臺灣田野經典記實。《粵閩巡視紀略》所錄內容雖與原著略有差異,但仍可資呈現四百年前臺灣原住民活躍的生活風貌。
皇清職貢圖
- 傅恆 等奉敕撰
- 清乾隆間寫四庫全書薈要本
- 故薈004246-004254
為紀錄清帝國所接觸的各朝貢國及境內少數民族,大規模的纂修工程在帝王的意志下,從1751年(乾隆16年)開始,以作為中央政治權力核心之軍機處來頒發範本並進行統整,動員各地的官僚體系,製作由中心到邊緣、以地理為順序安排的類民族誌圖像。過程中產出各式圖像數以千計,院藏的清謝遂《職貢圖》卷,以及《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寫本、《文淵閣四庫全書》寫本與武英殿刊本的《皇清職貢圖》,即是部分成果。
臺灣原住民族在《皇清職貢圖》內被繪成13族,但其分類與現今的法定16族並不相同,係包含平埔族與高山族,並以冠上地名,搭配「熟番」、「歸化生番」、「內山生番」三類型語詞來形成族名。
為條陳臺澎善後事宜急須次第舉辦事
- 督辦臺灣防務福建巡撫劉銘傳
- 光緒十一年六月十八日
- 收入《月摺檔》光緒十一年七月上
- 故樞004021
清帝國在1766年(乾隆31年)設立南北兩路理番同知,專門負責「熟番」相關事務。對於番界外「生番」地區之治理部署,一直要到1875年(光緒元年)解除生番界禁,進行所謂「開山撫番」,才有較積極的態度。所謂「開山撫番」,正是清帝國以軍事手段,強制內山原住民「歸化」,將國家力量更進一步深入部落當中。
所謂「撫番」,目的看似係為招撫「生番」,但更深層者是欲即是有計畫強取山區的各項資源。因此為穩定山區情勢,透過各種手段加速推動部落漢化作業,以便進行後續的山林開發。然武力強制鎮壓成效有限,巡撫劉銘傳(1836-1896)在上奏的報告中也承認要遂行基本上是挑戰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