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展件介紹

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明 仇英 〈秋江待渡〉

    • 形式:絹本 着色
    • 尺寸:縱155.4公分 橫133.4公分

為什麼仇英〈秋江待渡〉是國寶?

  〈秋江待渡〉描繪行旅們在江邊等著渡船的秋日光景。這是距今約五百年前大畫家仇英存世唯一一件大尺寸的全景式山水精品。

全景山水新樣式——「浩蕩江面」+「遠方主山」

  「山水畫」大多以山景為表現主體,〈秋江待渡〉卻以水景為重心。浩蕩曲折的江面結構出〈秋江待渡〉的主旋律,帶領觀眾梭巡於水色山光中,也連繫起江邊坡岸,呈現一片遼闊的平遠景致。畫中遠景雄峙的主山,更增添整體景致的壯闊與崇偉。以巨大主山稱霸畫面並強調包羅萬象的全景式構圖,是北宋時期山水畫的經典作法。時至明代,這類構圖除了宮廷畫家為營造皇家氣勢有所倣效外,似不多見。然而〈秋江待渡〉卻以開闊的江面與雄踞遠方的主山,營造出類似北宋巨幅山水的宏偉氣魄。曾經臨摹過許多宋元圖繪的仇英,擅長在舊有圖式傳統上再加新意。〈秋江待渡〉就是仇英創繪的全景山水新樣式,令人耳目一新。

  • 明 仇英 〈秋江待渡〉
  • 明 仇英 〈秋江待渡〉
  • 明 仇英 〈秋江待渡〉

〈秋江待渡〉坡岸上的景物近大遠小,呈現合理的視覺效果。例如同樣是生長汀渚中的蘆葦,仇英在近景、中景、遠景的畫法繁簡有別。

碧玉般清潤的山體

  • 碧玉般清潤的山體
  • 宋 夏珪 〈溪山清遠〉 局部

  〈秋江待渡〉山石上使用的斧劈皴及飽含水分的刷染,讓人想起南宋夏珪〈溪山清遠〉稜角分明且具有透明質感的山體。仇英在山體表面敷染淡雅明靜的青綠色,讓山石如碧玉般清潤。山邊水際以紅綠林木交錯點綴,突顯山石質感,也更添繽紛。

生動的人物

  〈秋江待渡〉的人物也充滿戲劇性。前景坐在磯石邊的白衣文士,神情愉悅中若有所思;對岸舟中等待發船的乘客正商量著什麼事情,長者蹙眉訴說,另一位則凝神諦聽;岸上揹著行李大步踏來的青年,應是驚險地趕上船,開懷而笑;即使是船夫也有吆喝青年上船的生動背影。無論主角、配角,仇英賦予這些角色面貌、表情、造型與姿態,讓等待渡河的眾人情態變得豐富精彩。

  • 生動的人物
  • 生動的人物

  〈秋江待渡〉反應了仇英對兩宋山水畫的領略與再詮釋,且於人物、山石、構圖等各方面皆展露高超畫技,應為其深具企圖心的成熟期代表作。於2015年5月5日由文化部公告指定為國寶。

誰是仇英?

  仇英(約1494-1552),字實父,號十洲,活躍於十六世紀前期,名列「明四大家」之一。他的繪畫成就突破階級壁壘,是四大家中唯一不屬於文人階層的出色蘇州職業畫家。
  仇英的生平並不清楚,根據零散的記錄,他原為漆工,後來學畫有成。由現存畫蹟與文獻記錄看來,仇英能繪製人物、建築、山水、花鳥等各種題材,熟練白描、設色諸多技法,是一位「全能型」的畫家。他的作品精麗卻不失清雅,受到普遍的歡迎,因此學習仇英畫風的職業畫家非常多,甚至成為偽造古畫者經常採用的風格。

誰收藏過〈秋江待渡〉?

  中國書畫作品上由於有「鈐印」和「題跋」的習慣,因此可以直接自作品上找到作者或收藏流傳的痕跡。
  〈秋江待渡〉沒有仇英的簽款,但鈐有三方仇英的印章。除此以外,畫上的其他印章都是收藏者留下的鈐印。最早的收藏章屬於明代大收藏家項元汴(1525-1590),他共鈐了六方印。由仇英曾有受項元汴(1525-1590)委託摹繪古畫收藏的記錄,推測〈秋江待渡〉很可能是項元汴向仇英訂製的畫作。

  從收藏印判斷,此畫在清初蔡琦(1667-1721)收藏後,轉入另一位收藏家安岐(1683-1744)手中。安岐去世後,他的收藏四散,其中許多精品進入清宮,成為乾隆皇帝的收藏,〈秋江待渡〉可能就是其中之一。畫上除了皇帝印璽外,還有乾隆皇帝的題詩:「瑟瑟吳江楓落時,長天秋水動漣漪,招招舟子橫塘畔,體物風人有所思」。經查乾隆皇帝的詩集,可知此詩作於乾隆十三年(1748)七夕前後。推測當時乾隆皇帝曾取〈秋江待渡〉賞玩。此作後來一直留在宮中,畫上還可見到嘉慶和宣統皇帝的收藏印璽。

Q&A

  • 怎麼知道畫名是「秋江待渡」?

    主要根據的是這幅立軸的「題籤」,也就是貼在外側上端的名條,上面寫著「仇英秋江待渡圖」。

    看得出畫的是「秋江待渡」嗎?

    讓我們藉由幾個問來想想看:
    1. 前景坡岸上的白衣文士在等船嗎?他等了很久了嗎?他的三名侍從,連同被牽著的馬匹也要一起上船嗎?還是他們只是到江邊欣賞風景,歇息一下就要騎馬回家了呢?
    2. 停靠在白衣文士對岸的小船,在第三位客人上船後,會不會渡過江面來搭載白衣文士一行人呢?
    3. 畫中有秋天的感覺嗎?你知道過去描繪秋意的方式嗎?
    4. 你可以分辨仇英畫的是清晨、上午、午後、黃昏還是晚上嗎?怎麼判斷呢?

    仇英雖然不能到場為我們解答他創作時候的想法,不過,優秀的畫家常會有種種細膩的設想,也會利用畫技巧妙的表現出來。仔細觀察畫面時,常常可以感覺出作者透過畫面傳達的想法喔!

    策展人推測的答案

    1. 白衣文士一行人很可能在等船。如果仇英想要表達文士只是想在江邊享受美景,那麼文士應該面朝江面眺望,甚至彈奏畫中收在琴囊中的古琴。 除了若有所思的文士以外,三名侍從都略帶微笑,看起來等得還不是很久,他們和馬應該會隨文士一同上船。
    2. 就算對岸的小船把客人接駁過江後就可空船載客,文士一行人加上馬匹好像還是擠不進那艘小船,除非分次接駁。因此,文士等待的渡船可能尚未出現在畫面中。
    3. 中國山水畫中如果描繪紅樹,絕大多數代表畫中處於樹葉轉紅的秋季。〈秋江待渡〉處處可見紅樹,不過綠色林木尚多,應該是初秋時節吧!
    4. 在〈秋江待渡〉遠景主山的右側,仇英留了一道淡黃的長條邊緣,稍前的山體,也可以看到右半部微微受光的表現。這類橘黃色斜照的光線,代表的是絢麗的夕陽光照。由於畫中橘黃色的光線尚未染滿群山,推測畫中時間可能是接近黃昏的下午。此時,人們已紛紛踏上歸程,再晚就要摸黑趕路了。

    仇英的〈秋江待渡〉,描繪初秋江畔的向晚風景,畫中鮮活的人物活動,讓畫境不僅瑰麗也充滿生氣。

展件清單

朝代 作者 品名 形式 尺寸(公分)
仇英 〈秋江待渡〉 155.4x133.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