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麒麟
祥瑞的「麒麟」,據說是十五世紀海上探險家尋找的奇珍異獸。在古代,麒麟有各種不同的稱呼,南宋稱為「徂蠟」,明代譯為「祖剌法」。實際上,這個名稱源自阿拉伯語Zarafa的音譯,就是「長頸鹿」。這段尋找麒麟的歷程,讓東西雙方有機會看到彼此。
- 明成祖坐像
- 中畫000312
明成祖自1402至1424年在位。他治理期間國力鼎盛,派遣鄭和率船隊前往南海、印度洋一帶,揚威海外,為十五世紀東西交流揭開精彩的序幕。
- 瀛涯勝覽
- 平圖002606
- 明 馬歡撰
- 明萬曆四十五年江西巡按陳于廷刊本
馬歡是鄭和船隊的阿拉伯語通譯官。他將隨行所見所聞記錄在《瀛涯勝覽》中。由於文筆甚佳,使得這本書成為今日瞭解鄭和船隊出使經過的最佳讀本。
- 明人畫狻猊圖
- 故畫003749
「狻猊」是獅子的舊稱,由於中國原不產獅子,可能是外語的音譯。永樂、宣德朝外國貢獅頻仍,其後中斷,一直到成化、弘治朝,才又有撒馬爾罕貢獅來朝。此作應為弘治朝宮廷畫家的作品,尺幅甚大,可能曾張掛於宮廷壁面以為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