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區介紹
故宮文物展
新媒體藝術展
新媒體藝術展
故宮文物展
彰化縣為傳統工藝大縣,文化底蘊深厚,縣內有鹿港龍山寺、鹿港天后宮等極具代表性之傳統建築;在產業方面,彰化縣養豬業、養鴨業、苦瓜產量全國聞名,彰化小吃爌肉飯更是一大特色。
本展區於展期中接續展出故宮五件人氣文物分三次接力展出。每件文物在巧奪天工的細緻外觀下,蘊藏著深意,觀眾可從中細細感受古代文人品味。首先登場的是廣為人知的國寶肉形石,接著展出黃玉鴨、白玉錦荔枝,最後以黃玉髓三連章、玉鳳柄洗為壓軸,透過情境與互動裝置,帶領觀眾深入認識彰化與故宮文物,窺探彰化產業、人文風情與故宮文物共有的產業與藝術之美。
古人的山水遊蹤
本區呈現畫家觀察自然,行走於天地之間,以身體五感觀察萬物後,內化於心,藉由筆墨描繪出的筆下藝術,。展陳的新媒體藝術作品為「走入畫中」體感互動劇場,其取材自故宮典藏畫作〈早春圖〉,再現古代典範山水畫之磅礡氣勢,具體實踐其可行、可望、可遊、可居的理想境界;「夏荷」體感、風感互動藝術讓人能體驗夏季萬物之興盛美好;透過「神遊幻境」古畫虛擬實境,則可遨遊〈鵲華秋色〉中的文人式青綠山水,藉此丹青墨韻,感受畫家為解好友思鄉之愁而畫下友人故鄉地貌贈予的深厚情誼。
-
走入畫中
本件作品取材自故宮的經典畫作〈早春圖〉,藉由體感互動技術,使觀者走入巨幅山水畫立軸中。隨著畫家筆下之曲折山徑,觀看畫中的點景人物、宏偉山勢、山澗與亭台樓閣,亦或宛如盤旋飛鳥俯瞰畫中美景,體驗古畫探索之旅。
-
文物取材:
-
夏荷
本件作品運用體感互動方式,呈現畫作中荷花池畔風姿萬千之景象。當踏入互動池時,水面會產生漣漪、魚兒聚游,徐徐微風輕拂,鴨群亦穿梭其間,空中彩蝶飛舞、飛燕展翅,配合著晝夜交替之景,呈現著夏日躍動的生命力。
-
文物取材:
-
〈鵲華秋色〉繪畫虛擬實境(VR)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期間,自2020年3月17日起,停止開放接觸性展件,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本作品取材自故宮典藏畫作〈鵲華秋色〉,透過VR沉浸式體驗,引領您從實境走入虛擬幻境,遨遊趙孟頫所描繪的濟南秋景,近觀畫家勾勒沙渚、古黃河與松樹的運筆線條,描繪沙洲和樹葉深淺不一的青色,以及對比河面淺水暖色系帶來的互補視感,更進一步體會趙孟頫為好友周密畫下這幅作品的深厚情誼。
-
文物取材:
古人的日常:十二月令圖
月令圖是傳統風俗畫的一種,描繪著農曆各月份的日常活動。從畫面觀察,每個月份會有著不同的植物,例如一月梅花、二月杏花、三月桃花、五月昌蒲、六月荷花、九月菊花等;而時序不同,人們也有各種活動,例如正月賞花燈、五月賽龍舟、七月乞巧、八月賞月、九月登高、十二月滑冰等。本區以清畫院〈畫十二月月令圖〉為內容,展陳「山水印石」擴增實境互動桌(AR),並透過古今月令翻翻牆,呈現古代與現代之生活美學連結。
-
山水印石
本展件取材自清畫院〈畫十二月月令圖〉,運用畫中之人物、樹石、屋宇等素材,以擴增實境技術,讓觀眾如同古人作畫構圖般,挪移科技印石,建造出屬於自己的山水世界,並在互動創作後,體會清高宗乾隆對於畫作品鑑及蓋印之嗜好。
-
文物取材:
故宮小書房
古代的書房又稱作「書齋」、「文房」,在這個空間中,文人可以讀書、寫字、作畫、彈琴、吟詩、品茗等,從事日常生活事務。歡迎進入故宮小書房中,執筆揮灑出獨一無二的創意字畫。
古代的文具迷
古代以「文房」作為書房、書齋的雅稱,它是文人讀書和生活的地方,在這個空間中,文人利用各種精巧的珍玩或擺飾,展現他們的生活趣味和美學品味,這些文房用具與陳列物,通常合稱為「文房清玩」。
宋初文人蘇易簡所撰寫的《文房四譜》一書,開啟了北宋文房清玩的風尚,文房清玩的種類繁多,主要是與書畫創作有關,例如在當時就有相當多的文人收集及考究「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好比現今的文具愛好者,喜歡收集特殊又有質感的文具用品。宋代大文豪歐陽修有言「筆墨紙硯精良,人生一樂」,這些對文房用具的喜好與選擇,呈現出宋代物質美學豐富多元的一面。
-
-
筆墨行旅 書法影片
本影片以故宮典藏的米芾〈紫金研帖〉與蔡襄〈澄心堂帖〉為內容,呈現北宋時期人們對於文房用具賞鑑的高度興趣,〈紫金研帖〉紀錄了書法家米芾與蘇東坡之間關於硯台的逸事;蔡襄〈澄心堂帖〉則顯現文人對於用紙的要求。全片以高解析度畫質將文物之細緻表徵完整呈現,並帶入當代文化產業,呈現中國傳統工藝技術之傳承與創新的面向,如緣起於清光緒34年的硯雕藝術之彰化縣二水鄉董坐石硯;推廣手工製紙不遺餘力的南投縣埔里鎮廣興紙寮;台灣唯一手工松煙墨新北市三重區大有製墨;鑽研古籍多年,研製出數種失傳古筆的新北市三重區文山社。
-
文物取材:
文人的博古雅集
古代文士習以文會友,席間寄興書畫、絲竹相和,或弈棋品茗、吟詩作賦,「雅集」者最為著名如東晉「蘭亭雅集」、北宋「西園雅集」等亦使今人心有所嚮往。本展區透過「書畫菁華互動桌」,營造雅集聚會時的閒情逸致與生活美學氛圍。
-
書畫菁華互動桌
本展件薈萃集聚故宮經典書畫作品,包括書法名作〈快雪時晴帖〉、〈書譜〉、〈自敘帖〉、〈祭姪文稿〉;繪畫作品〈谿山行旅圖〉、〈早春圖〉、〈萬壑松風圖〉、〈溪山清遠〉、〈秋庭戲嬰〉、〈靜聽松風〉、〈富春山居〉、〈漢宮春曉〉、〈溪山漁隱〉、〈清院本清明上河圖〉,以高科技投影及觸控面板技術,使觀者能細微觀察書畫細節。
朋友間的交遊往來
古代文人間的交遊往來,常以詩文唱和、花卉互贈作為情感、精神交流之媒介,本區展陳〈花氣薰人帖〉書法巨幅動畫,呈現宋代書法家黃庭堅(1045-1105)因友人贈花索詩,繼而回贈作品時的創作心境及氛圍;「自敘‧心境」書法虛擬實境(VR)則是取材自唐代狂草書家懷素的〈自敘帖〉,懷素熱衷草書藝術,個性灑脫,受到當時許多書法家、詩人、名士的讚賞,其中也包括書法名家顏真卿,懷素後摘錄部分的讚美詩文,以狂草寫成〈自敘帖〉。
-
花氣薰人帖-書法巨幅動畫
本作品以無接縫投影技術打造巨幅光牆,演繹書作之內涵與文人贈花意象。
-
文物取材:
〈花氣薰人帖〉(又名〈七言詩〉)
- 宋 黃庭堅(1045-1105)
- 冊 30.7 x 43.2cm
黃庭堅,字魯直,號山谷道人,為北宋著名詩人、書法家。元祐2年(1087),黃庭堅寄揚州友人王鞏二詩,前首提及:「王晉卿(詵)數送詩來索和,老嬾不喜作,此曹狡猾,又頻送花來促詩,戲答。」
後首則是〈花氣薰人帖〉原文,詩中以典故隱喻著自己難於為王詵作詩的窘況。之後,黃庭堅重新書寫了後首詩(約1100年),便是國立故宮博物院所典藏的名作〈花氣薰人帖〉。
此幅隨手寫來,用筆蒼勁,墨色由濃潤而枯澀,雖是草書結體,但有行書筆意,字字獨立,筆畫起止顯得緩和沉著,雖僅有五行,大小疏密,縱橫參錯,墨色濃枯,變化多端,為精謹的佳作。
釋文:花氣薰人欲破禪,心情其實過中年。春來詩思何所似,八節灘頭上水船。
-
自敘‧心境 書法虛擬實境(VR)
*因應武漢肺炎疫情期間,自2020年3月17日起,停止開放接觸性展件,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自敘.心境」為全球首創的書法虛擬實境(VR),內容取材自唐代書法名家懷素的狂草名作〈自敘帖〉,作品中以自然萬物來比擬懷素書法風格,如作品名句「奔蛇走虺勢入座」就是形容書跡有如蛇般游移自如,奔放流暢。
虛擬實境中書法字倏忽間如同曲折盤繞的龍、蛇,瞬間又轉變為疾風勁雨,而舞者凌波漫舞於飄渺水雲間,以舞蹈詮釋懷素書法的速度及勁力,亦可拿起眼前的虛擬毛筆,親手題寫書法,深度體驗懷素狂草藝術之精髓。
-
文物取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