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展覽概述

中國繪畫的發展就如一部精彩的交響樂章,藉著人物、花鳥、山水等畫科中的典範風格,組成幾項重要主題,並在歷史脈絡中加以變奏。

人物畫的典範在六朝至唐代(222-907)間,經由顧愷之與吳道子等人逐步奠定。山水畫典範的成形約五代(907-960)之時,而且寓含著地理區域特質。例如荊浩、關仝畫出北方山水風貌,而董源、巨然則有江南水鄉山水的特色。在花卉翎毛畫方面,四川的黃筌與江南的徐熙也形成兩個不同的典範。

宋代(960-1279)山水畫中的范寬、郭熙、李唐都在既有的典範基礎上推陳出新,成為新的典範。宮廷畫院在宋代藝術帝王的倡導下,發展出空前盛況。當時的畫家講究對自然的觀察,並添加「詩意」以增強繪畫的內涵與意境。對實物的興趣促成了建築、船車等以器械結構為主的繪畫類型,使其在十一世紀後躍上繪畫的舞台。詩意的強調,則於南宋時期發展出書法、詩文、繪畫三者互相搭配的冊頁精品。另外宋代文人也將藝術的表現概念擴展到「形似」以外的範疇,文人畫開始成為一種新的風格。

元代(1279-1368)的文人畫則由趙孟頫、元四大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等人以復古為標的,並因復古而有更為多元的風格表現。這些風格逐漸成為繪畫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典型,在明清以後仍維持著持續的影響力。

明代(1368-1644)以後,不同地區的風格特色,成為藝術發展脈絡中的重要環節。蘇州的「吳派」從元四大家演化出優雅的文人風格,以浙閩畫家為主的「浙派」則自宮廷繪畫中發展,將南宋的典範變成粗放的水墨。松江的董其昌與稍後的王時敏、王鑑、王翬和王原祁等人又接著在對古代典範的「集大成」中,以筆墨再造自然,形成影響深遠的「正統派」。

清代(1644-1911)帝王在推崇「正統派」作風之餘,也包容歐洲傳教士所帶來的西洋畫法,立體與透視成為對古老典範的新詮釋。宮廷之外的揚州則有標榜著「怪、奇」的一批畫家在高度商業化的市場中活躍。他們的筆墨與形象針對「非正統」的典範而發,而自己也成為後世追求變革的典範依據。

展件介紹

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展件清單

朝代 作者 品名 形式 尺寸(公分) 備註
李唐 煙嵐蕭寺 50.8x49.5 一般古物
趙希遠 畫林巒福地 127.5x31.1 一般古物
鄭大有 扁舟詩思、溪岸觀月(名人圖畫冊 第三、四開) 冊頁 24x20.2 古物
文伯仁 松岡竹塢圖 132.6x30.7 重要古物
侯懋功 倣元人筆意 112.7x34.9 一般古物
董其昌 仿燕文貴筆意 107.3x45.1 一般古物
藍瑛 秋亭詩思圖 170.4x51.8 一般古物
藍孟 仿王右丞雪山行旅 181.3x47.3 一般古物
王雲 畫山水 58.9x29.3 一般古物
宋人 宋哲宗坐像 13.2x7.9 重要古物
宋人 宋代帝半身像 冊 宋哲宗 冊頁 55.8x46.9 國寶(已核定)
明人 明熹宗坐像 203.6x 156.9 重要古物
明人 明代帝后半身像(二)冊 熹宗悊皇帝 冊頁 64.4x50.3 重要古物(已核定)
陳士倌 聖帝明王善端錄 冊頁 左右
35.3x28.6
古物
卞文瑜 摹古山水 冊頁 20.6x26.9 古物
欽揖 摹古 冊頁 20.6x26.9 古物
李思訓 耕漁圖 27.8x525.2 一般古物
劉松年 蠶事圖(歷朝名人圖繪冊) 冊頁 31.6x54.6 古物
周臣 漁邨圖 20.9x183.9 一般古物
唐寅 耕織圖 30.7x511.5 一般古物
清人 墨拓耕織圖詩 冊頁 9.5 x 5.3 一般古物
宋人 畫南唐耿先生煉雪圖 104.9x51.5 一般古物
元人 龍舟奪標圖 29.5x359 一般古物
王問 煮茶圖 29.5x383.1 重要古物
丁雲鵬 白描應真 33.8x 663.7 一般古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