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畫.讀畫-歷代名蹟選萃,展出時間 2017年7月1日至2017年9月25日,北部院區 陳列室 210
看畫.讀畫-歷代名蹟選萃,展出時間 2017年7月1日至2017年9月25日,北部院區 陳列室 210
:::

展覽概述

中國繪畫的發展就如一部精彩的交響樂章,藉著人物、花鳥、山水等畫科中的典範風格,組成幾項重要主題,並在歷史脈絡中加以變奏。

人物畫的典範在六朝至唐代(222-907)間,經由顧愷之與吳道子等人逐步奠定。山水畫典範的成形約五代(907-960)之時,而且寓含著地理區域特質。例如荊浩、關仝畫出北方山水風貌,而董源、巨然則有江南水鄉山水的特色。在花卉翎毛畫方面,四川的黃筌與江南的徐熙也形成兩個不同的典範。

宋代(960-1279)山水畫中的范寬、郭熙、李唐都在既有的典範基礎上推陳出新,成為新的典範。宮廷畫院在宋代藝術帝王的倡導下,發展出空前盛況。當時的畫家講究對自然的觀察,並添加「詩意」以增強繪畫的內涵與意境。對實物的興趣促成了建築、船車等以器械結構為主的繪畫類型,使其在十一世紀後躍上繪畫的舞台。詩意的強調,則於南宋時期發展出書法、詩文、繪畫三者互相搭配的冊頁精品。另外宋代文人也將藝術的表現概念擴展到「形似」以外的範疇,文人畫開始成為一種新的風格。

元代(1279-1368)的文人畫則由趙孟頫、元四大家(黃公望、吳鎮、倪瓚、王蒙)等人以復古為標的,並因復古而有更為多元的風格表現。這些風格逐漸成為繪畫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典型,在明清以後仍維持著持續的影響力。

明代(1368-1644)以後,不同地區的風格特色,成為藝術發展脈絡中的重要環節。蘇州的「吳派」從元四大家演化出優雅的文人風格,以浙閩畫家為主的「浙派」則自宮廷繪畫中發展,將南宋的典範變成粗放的水墨。松江的董其昌與稍後的王時敏、王鑑、王翬和王原祁等人又接著在對古代典範的「集大成」中,以筆墨再造自然,形成影響深遠的「正統派」。

清代(1644-1911)帝王在推崇「正統派」作風之餘,也包容歐洲傳教士所帶來的西洋畫法,立體與透視成為對古老典範的新詮釋。宮廷之外的揚州則有標榜著「怪、奇」的一批畫家在高度商業化的市場中活躍。他們的筆墨與形象針對「非正統」的典範而發,而自己也成為後世追求變革的典範依據。

展件介紹

五代 關仝

秋山晚翠

  1. 形式:軸
  2. 尺寸:140.5x57.3 公分

此幅本無名款,現定名為五代畫家關仝之作,是根據邊幅王鐸順治六年(1649)的跋語而來。據稱關仝畫山水石體堅凝、山峰峭拔、雜木豐茂,在此作皆可印證。從筆墨構圖而言,亦是北宋前中期山水面貌。

層疊的峭峰之下,中央巨岩最為引人注目,而其間斷續出現的步道,則揭示著一個外人不易至的幽谷之存在。這或許是畫家意旨所在,用以描繪山水難狀之景。本幅畫絹幾經重裱,亦有加補。如巨岩與右上山塊,乃至峰頂上之建築皆為後添。

宋 劉松年

補衲圖

  1. 形式:軸
  2. 尺寸:141.9x59.8 公分

本幅畫兩名僧人坐於禪榻上,老者正潛心補衣,另一人則抱膝旁觀。屏後,復有侍者二人,佇立捻茶。畫中人物,表情鮮活而自然,衣紋用筆亦流暢有力。惟左下方款署之「畫院待詔賜金帶劉松年敬贈」及鈐印疑偽。

宋元羅漢畫常見僧侶日常活動,此軸描繪僧人補衣,亦可歸入羅漢畫類型。劉松年是活動在十二世紀的南宋宮廷畫家,以本院所藏〈畫羅漢〉三軸最具代表性。若與〈補納圖〉相較,風格互異,本幅應係南宋晚期至元的畫家託名所作。

元 倪瓚

容膝齋圖

  1. 形式:軸
  2. 尺寸:74.7x35.5 公分

倪瓚畫此於壬子(洪武五年,1372),兩年後題贈潘仁仲醫師。此時已是明朝,倪瓚自元末江南動亂後,放棄家業飄泊於太湖將近二十年。畫中描寫一河兩岸景致,前景坡岸略廣,但空亭卻更為簡略。從荊關風格衍生而出的折帶皴筆,既模糊了山石的輪廓分際,也改造了董源濕潤濃重筆觸,轉化為素淨的筆墨形式。黃公望於二十多年前指點倪瓚作〈六君子圖〉的董源面貌,已經轉化成更為精鍊的形式語彙。

元人

畫獵騎圖

  1. 形式:軸
  2. 尺寸:39.4x60.1 公分

此幅小軸畫人馬一行,天色染深、遠山光潔的寒天之中,搭著色彩斑斕的高聳秋林,加上畫中人物服飾華麗,為此小軸增添富貴恬靜的氣氛。畫面採宋元常見的出獵行列構圖,但山石已是明代雪圖面貌。

畫中行列二騎者並轡前進,均著紅衣再披黃色外袍,其中蓄鬚者似為明宣宗形貌,另一位敷粉者是宮中女眷,其後方另有二仕女各領一駿馬隨侍。活動情節尚待考訂。此作舊傳元人,然畫法與北京所藏〈明宣宗射獵圖〉極為接近,推測是明代宮廷製作。

明 呂紀

雪景翎毛

  1. 形式:軸
  2. 尺寸:169.6x90.5 公分

呂紀(活動於1439—1505年間),浙江鄞縣(今寧波)人,字廷振,號樂愚,一作樂漁。弘治(1488—1505)間值仁智殿,官至錦衣指揮。花鳥初學邊文進,後摹唐宋諸名家筆,結合工寫,益臻其妙。

雪後蕭條,江天如墨。群鳧畏寒相聚,半入睡鄉。凍雀寒鳩,棲依柳樹,皆體貼入微,營造如同真境景緻,而筆墨渾樸,不求繁縟,較之他作,似又更多一層古趣。

清 王原祁

仿李唐春樹萬年

  1. 形式:軸
  2. 尺寸:106.1x53.3 公分

王原祁(1642-1715),號麓臺,為清初名家王時敏之孫。自幼從祖父學畫山水,為康熙九年(1670)進士,四十四年(1705)七月升翰林侍講學士,隔年四月轉翰林侍讀學士。左下自題「翰林院侍講臣王原祁恭畫進」,是此際之作。

畫軸以蒼松為題,藉平遠凸顯巨松壯碩,與其常用山脈動勢構圖不同,畫面更具遼闊效果。此軸稱仿「李唐」,但從壓低地平線、營造出略近消失點的特色看,王原祁與習得西法的清宮畫家或有交流。

明 文徵明

倣趙伯驌後赤壁圖

  1. 形式:卷
  2. 尺寸:31.5x541.6 公分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後以字行。本卷以蘇軾〈後赤壁賦〉為據,分八段描繪蘇軾與二友人攜酒與魚復遊赤壁。全幅淺青綠設色,雖仿自趙伯驌,然其用筆透明而有層次感,更近於趙孟頫之文人青綠傳統。

畫中人物線條簡樸,山石則堆疊緊湊而富變化,展現文人對奇景之安閑雅興。畫上紀年嘉靖戊申(1548),文氏時年七十九歲。卷後有文嘉(1501-1583)記錄此為獻給當時巨宦,故而有此特意臨仿之作。

花間行龍

  1. 形式:冊
  2. 尺寸:22.5x31.3 公分

素地五彩織。五爪金龍昂首闊步遨遊於百花叢中,百花燦爛,舖地繁複,畫面中的花卉象徵吉慶祥瑞,有「富貴長春」、「玉堂富貴」等祝福之意。

此幅技術精湛,緙織細密,金龍以紅線為底,再以金線戧色開鱗,龍身則以深褐色勾緙而成,線條圓渾有力,雖藏身於百花叢中,卻能突顯金龍姿態的矯捷。花形柔美,畫面層次豐富而清晰,雖具有舖殿花的裝飾效果,卻不失寫實的形象,蘊涵著無限生意。

緙絲鶺鴒

  1. 形式:冊
  2. 尺寸:27.4x19.8 公分

淺褐地設色織,鶺鴒一隻,站在河流中心的石塊上,注視著夾在石縫中的蝦子,蝴蝶飛舞,生動自然。利用「長短戧」織梭的伸展變化,產生暈色效果,皆能將鶺鴒多層次的羽色,或是蝦子腹部透明的亮度,表現得淋漓盡致。另外,大量運用二種不同色線配織,表現河水光影顏色的變化。

幅左緙織工印一「朱克柔印」。朱克柔名強,字剛,華亭縣(今上海松江)人。活動於南宋高宗(1127-1162在位)時,以女紅名世。此幅織法緊密勻整,技術精絕,為朱克柔精品。

宋 趙令穰

橙黃橘綠

  1. 形式:冊
  2. 尺寸:24.2x24.9 公分

此團扇畫水岸兩側遍植橙橘情景,岸上黃綠果實與水上大小卵石,色彩多樣變化。坡岸染以淡青綠,再以墨筆擦染沙渚,為畫面營造不少靜謐情調。間有水草茂生,鶺鴒一對、水鴨二雙,更添綴生意。作者雖稱趙令穰,但有學者存疑。

此類描寫水岸江渚景象,多稱為「小景」,是一種流行於兩宋之際,具有古風的寫景表現,此為難得佳例。對幅抄錄蘇軾詩文,正是「橙黃橘綠」出處,書風似為宋高宗。


古人的運動會

別以為古人只能吟詩寫字,優雅的文化世界之外,古人也有運動會。正值台北市舉辦世界大學運動會之際,本院特於書畫收藏中選出與古代競技主題相關作品,分別有馬術、足球、競舟、滑冰、投壺、馬球等,藉由畫作認識古人如何進行運動與競技。


宋 張敦禮

閒庭蹴踘

  1. 形式:冊
  2. 尺寸:28.2x29.7 公分

此開冊頁畫五人在樹下踢球場景。其中踢球者,面容姣好,髮式與旁人不同,隱約可見有簪花,胸前戴有金佩,推測是一位女性。畫中或有故事依據,仍待考察。

此畫人物衣紋用筆細勁有力,面容五官的描繪也十分講究,暈染細膩,全頁尺幅雖小,仍屬人物畫作精品。畫家舊題為張敦禮,是北宋哲宗朝駙馬,擅書畫得名。但其名下除此件之外,罕有畫蹟可為比對,難以遽下斷論。

清 丁觀鵬

畫唐明皇擊鞠圖

  1. 形式:卷
  2. 尺寸:35.6x251.9 公分

丁觀鵬(約1708-1771後)是順天人。雍正四年(1726)進入宮廷任職,曾與郎世寧學習西洋技法,為乾隆朝重要畫家。本幅描繪唐明皇騎馬擊鞠,隨侍者有仕女、隨從等八人,畫幅左右,還設置了毬門與兩名守門員。

此畫人物衣紋,據稱採李公麟(1040-1106)的白描筆法,再於局部略加暈染,使之更富立體效果。擊鞠為唐代宮廷活動,打球的人騎在馬上,用球杖擊球,規則近似曲棍球。

五代梁 趙喦

八達春遊圖

  1. 形式:軸
  2. 尺寸:161.9x102 公分

此軸畫八位騎者馳騁在華麗園林之內,似有馬術技藝之展現,中有一人執鞭屈身,應為畫中主要人物。其餘騎者都圍繞在側,以其為中心。曾有學者指出畫中人物服制近似唐風,且馬匹配飾華麗,是晚唐五代的貴冑人騎裝束。

此軸舊稱五代畫家趙喦之作,但畫中人物活動所在的園苑空間佈置與傳為宋徽宗的文會圖相近,製作時間約於同時,應是後世對唐人騎馬出行的追想之作。

展件清單

朝代
作者
品名
形式
本幅尺寸(cm)
備註
王維
江干雪意圖
24.8x162.8
五代
關仝
秋山晚翠
140.5 x 57.3
緙絲花鳥
133.8x61.7
緙絲八哥桃花
25x27.8
李嵩
畫羅漢
104x49.5
李唐
雪江圖
102x47.3
梁楷
芙蓉水鳥
25.1x25.1
劉松年
補衲圖
141.9x59.8
馬遠
梅竹山雉
24.1x25.2
沈子蕃
緙絲秋山詩意
86.8x38.3
衛昇
寫生紫薇
23.8x25.3
許迪
野蔬草蟲
25.8x26.9
趙令穰
橙黃橘綠
24.2x24.9
朱克柔
緙絲鶺鴒
29.7x24.8
緙絲桃花畫眉
23.1x22.6
花間行龍
22.5x31.3
元人
畫獵騎圖
39.4x60.1
倪瓚
容膝齋圖
74.7 x 35.5
王淵
寫生
88.3x45.3
明人
畫七星古檜圖
79.2x41
呂紀
雪景翎毛
169.6x90.5
文徵明
倣趙伯驌後赤壁圖
31.5x541.6
御製詩緙絲白蘋紅蓼
40x67.4
清人
畫十二月月令圖八月
175x97
院本漢宮春曉圖
37.2x596.8
丁觀鵬
畫無量壽佛
121.3x63.1
王翬
臨關仝山水
72.2x35.6
王翬
臨王維山陰霽雪圖
21.5x273.7
王原祁
仿李唐春樹萬年
106.1x53.3
古人的運動會
五代
趙喦
八達春遊圖
161.9x102
8/15-9/25展出
張敦禮
閒庭蹴踘
28.2x29.7
7/1-8/14展出
吳廷暉
龍舟奪標
124.1x65.6
清人
畫十二月月令圖十一月
175x97
丁觀鵬
畫唐明皇擊鞠圖
35.6x251.9
沈源
畫御製冰嬉賦
196x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