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設定: 最小字 一般字 最大字
:::

古香雅趣-文房用具

書齋是文人生活的重心,齋中長桌上不可或缺的筆硯紙墨和水注、筆格、鎮紙等文具,不僅作為書寫用具,終日長伴下自然地呈現出文人賞玩的美學。硯材可分為陶與石兩大類,總以發墨而不損筆為尚;宋硯常用澄泥、端石等材質,硯式多為抄手式;明代之後硯台樣式更為自由而多樣化,並講究硯盒的製作,而硯身常刻有使用者、收藏者的銘識,益發思古之情。文人好古,硯滴、水注、鎮紙等,喜愛選用商周漢代銅器,又擇定窯白瓷、哥窯碎器、巧色玉作等為筆洗、筆筒、筆山,使几案之上各色材質均備,古雅與詩書筆意並俱。文房周側還有銅、瓷香爐與瓶花,散發著幽香;興起時,則開啟精心整理的箱匣,把玩其中收藏的古今中外珍奇雅玩,樂受逍遙,以此自娛。

宋 張栻寫經澄泥抄手硯

宋 張栻寫經澄泥抄手硯

石硯之外,宋人常用澄泥硯。澄泥硯是以有黏性的細泥為原料,過濾、沈澱、捶打製成硯形,再廕乾、低溫燒成。這件澄泥硯下端微外張,略成風字形,硯背斜挖空,成抄手硯,作工質樸,造型優雅。澄泥色淡而黃,質輕細潤,是澄泥中的上品。硯側陰刻隸書:「南軒老人寫經硯」,南軒老人可能是南宋理學學者張栻(1133-1180),字敬夫,號南軒。張栻曾苦心經營岳麓書院,使書院盛極一時,其學與朱熹、呂祖謙齊名。硯為文人的書齋必備的用具,宋人用硯的同時,一側常置水盂、硯滴和筆山等,硯滴多以銅蟾蜍等動物形,筆山則為玉製山形,或取珊瑚的自然形狀,總以古趣、自然的風格為尚,各色文房用具並陳几案之上,不僅宜於書寫,置身其中,倍感書齋恬靜溫雅的氛圍。


清 雕象牙螭龍紋壓尺

清 雕象牙螭龍紋壓尺

壓尺,顧名思義就是書寫時用來壓紙,長如直尺形的文具,宋代時已是文人基本的文房配備。宋代的文獻和墓葬出土有石製、檀香和銅製的壓尺,明代則盛行木嵌玉壓尺,在壓尺中央鑲一雕玉的獸形鈕。這件象牙壓尺,承襲前代壓尺的基本樣式,更加強調鈕形的體積。幾與尺身等長的長鈕,鏤雕一大一小的龍形,龍首表情古拙,龍身簡化為大小勾連的圓渦,前後相續,圓轉流動。而尺身則相對的顯得十分結實厚重,側面浮雕相對的雙龍,龍身轉折方直。整體造型端莊嚴整,雕工精緻,全器以象牙為材,色澤潔潤,具有皇家堂堂的氣勢。壓尺同時留有清代宮廷內務府的籤條,說明這件文具在嘉慶十八年之前,存放在北京中南海的瀛臺,同時展出的這套象牙用品包含:筆筒、鎮紙、插屏、墨床、水盛等,可能都是乾隆朝几案上的御用文房。


明 水晶山形筆架

明 水晶山形筆架

筆架,又稱為筆山或筆格,是書寫過程中,用來暫時擱放毛筆的支架,也是書案上常用的文具之一。南宋趙希鵠的《洞天清祿集》中記載的筆格,有黑、白二種玉鑴刻聳秀的山峰、銅鑄盤螭形或取自靈壁石自然的山形,還有利用珊瑚天成的枝狀也十分奇雅可愛。浙江南宋墓葬中就出土了數件水晶、玉石等質材的山形筆架,而宋人對筆架品評的觀點,在元、明、清各代的文人之間仍然繼續流傳沿用。本件筆山以水晶為質,遵循以五座山峰為造型的筆架形式,中央主峰挺立,兩側高度漸減,左右對稱,別有特色的則在於山與山之間的連接婉轉流暢,山前山後更層疊著磨稜多面的山石,構成一座秀麗而渾厚的山巒,猶如大自然的縮影,實為文房佳作。置於几案,讀書、提筆之餘,目光所及,令人彷彿神遊於山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