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展覽概述

夏季是時序進入陽氣外散,濕熱深重,也是蛇蟲橫行,疫病容易流行的季節,在仲夏五月的「百毒月」,祛邪防疫成為重要行事。五月開端的端午,起源於夏、商、周朝的夏至節,主要意義也就在避邪驅疫,並配合節氣、節儀和節物,有五月節、重五節、天中節、午日節、端陽節、菖蒲節、浴蘭節、龍舟節、粽子節等等别稱。

本次展覽精選本院的端午有關典藏,分五個單元演繹夏季代表節日的端陽時節。第一單元「夏日傳說」,溯源夏季毒月驅厄、人物紀念活動的流傳。第二單元「重五故事」,從端午有關的文獻,梳理清朝對傳統節日的實踐。第三單元「收藏端陽」,跟著清宮典藏的應景文物,遙想端午時候。第四單元「天中同樂」,看五月修養晏息時刻,清廷應對環境和人群互動所展開的祝慶。第五單元「鯤島端午」,藉由端午的記事,展示海島臺灣風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