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出版年份 ~ 作者 搜尋文章、作者、關鍵詞、期刊、摘要 查詢查詢 可使用AND、OR、NOT搜尋,例如 古蹟 and 器物 全部 (2180) 學位論文 (32) 期刊論文(經雙審查制) (261) 期刊論文 (1499) 電子期刊 (13) 研討會論文 (131) 專書 (63) 專書論文(專書或論文集之一部分) (163) 主編專書(論文集) (13) 網路發表文章 (5) 序號 文章 下載 1. Kuo, Chen-Wo、Shrane-Koung Chou,"The Ubiquitous Museum Service Environment: Concept,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a Case Study" (paper presented at《NISS2011: 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w Trends in Information and Service Science 》, Macau, China, , October 24). 2. 郭鎮武,"Current Status and Prospect of Promotion “The Development Plan of E-Learning for Culture and Arts Program” in Taiwan" (paper presented atWSEA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Venice, Italy, , November 2). 3. 郭鎮武,"An Empirical Study on Planning E-Learning Program for National Palace Museum" (paper presented atTELearn2007 Conference, Chungli, Taiwan, , July 14-15). 4. Kuo,Chen-Wo、Lin,Quo-Ping,"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Museum Learning Applications in National Palace Museum" (paper presented at《e-CASE & e-Tech 2010》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Macau, China, , January 25). 5. Kuo, Chen-Wo、Johannes K. Chiang,"A Ubiquitous Infrastructure Applications to Support Museum’s Service" (paper presented at《 IEEM2009, IEE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Hong Kong, China, , December 8). 6. Kuo, Chen-Wo、Yang,Jiann-Min、Lin,Quo-Ping、Chang Mai,"E-Learning: The Strategies of Learning Culture and Arts" (paper presented at《Edutainment 2009》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Banff, Canada, , August 9-1). 7. Kuo, Chen-Wo、Johannes K. Chiang,"The Preliminary Study of Ubiquitous Infrastructure of Museum Service Applications in National Palace Museum" (paper presented at《The 9th WSEA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COMPUTER and APPLIED COMPUTATIONAL SCIENCE (ACACOS '10) 》, Hangzhou, China, , April 11-1). 8. 蔡承豪,〈登大雅之堂?國立美術館與博物館的漫畫展示與詮釋〉, (國立臺灣美術館:在地與多元的文化論證學術研討會,2022年12月3日)。 關鍵詞: 記憶場域、展演策略、公共性、變異性 9. 劉世珣,〈以驢為藥:《本草綱目》中的驢藥論述〉, (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近代知識譜系中的動物與植物」工作坊,2022年11月24-25日)。 10. 蘇峯楠,〈臺灣傳統漢人社會的地圖繪製活動及其製圖觀點〉, (廈門大學,中國福建省廈門市:第14屆民間歷史文獻論壇,2022年11月27日)。 11. 蔡承豪,〈試行、承續與與挑戰:臺北地區高冷蔬菜的經營(1930s~1970s)〉, (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農村的過去與現在學術研討會,2022年10月14日)。 關鍵詞: 農林邊際土地、夏季蔬菜、臺北州、大屯山彙、農復會、省農林廳 12. 張銘宏、蘇峯楠,〈利用紫外線紅外線多頻譜相機檢視「建興庄公館漢人給望仔立社領取物資木籤」字跡〉, (國立臺灣博物館古生物館簡報室,臺北市:2022年博物館藏品科學檢測工作坊,2022年9月17日)。 13. Shih-Hsun Liu,"Food, Medicine and Law: Eating Donkey in Chinese Society from Medieval China to the Qing Dynasty" (paper presented atTransgressive Beasts: Animals Challenging Boundaries in Chinese Histor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 Friedrich-Alexander Universität Erlangen-Nürnberg (因疫情採用線上會議), 08, 2022). 14. 蔡承豪,〈近代能源需求下的西表島煤礦與臺灣礦工流動〉, (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經濟史研究群2022年第一次工作坊,2022年7月8日)。 關鍵詞: 西表島、八重山炭、基隆、綠色牢籠、謝景 15. 蔡承豪,〈清代臺郡塭岸橋的興築與建設表達〉, (線上會議:臺南學的重要先驅—盧嘉興學術研討會,2022年6月18日)。 關鍵詞: 洲仔尾、坑仔底、蔣公堤、蔣允焄、蔣元樞 16. 胡櫨文,〈想像的「景泰藍」:十七世紀掐絲琺瑯的紋飾母題與仿古意識〉, (臺北: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21年12月15-17日)。 關鍵詞: 掐絲琺瑯、夔龍紋、仿古、十七世紀 17. 郭鎮武、周維強、翁宇雯,〈故宮教育頻道數位轉型發展歷程─以故宮磨課師陶瓷課程為例〉, (國立政治大學社科院,台北:2021 國際大數據產學前沿應用教學研討會WEDHIA 2021,2021年12月16日)。 18. 劉世珣,〈醫療、制度與隱喻:清代蒙古大夫再探〉, (臺北: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21年12月15-17日)。 19. 蘇峯楠,〈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藏1875年〈水沙連六社全圖〉的地景與空間圖像〉, (線上辦理:2021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2021年12月16日)。 20. 劉世珣,〈食物與本草的二重奏:近世中國的食驢〉,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食物中的近代博物學知識」工作坊,2021年9月24日)。 21. 陳建志,〈曾熙と向燊(1905-1929)〉, (日本:国際シンポジウム「近代書壇の誕生—東アジア三地域の比較から—」,2021年8月21日)。 22. Shih-Hsun Liu,"Translation,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Western Medicine at the Early Qing Court" (paper presented at26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iants and Dwarfs i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 Prague (因疫情改採線上會議方式進行), 7, 2021). 關鍵詞: Cross-border, Translation, Application, Jesuits Medicine, Kangxi Emperor 23. 賴芷儀,〈「以茶治蕃」:從御殿賜茶談明清宮廷奶茶器用之文化交流〉, (台北、新竹:中央研究院暨國立清華大學:「東亞文化交流史」青年學者論壇,2020年12月11-12日)。 24. 郭鎮武、周維強、黃宇暘,〈數位人文研究驅動下的館校跨領域應用研究趨勢探討〉, (國立政治大學社科院,台北:《2020 國際大數據產學前沿應用教學研討會WEDHIA 2020》大會論文集,2020年12月10日)。 25. 劉世珣,〈蛇肉‧龍膽‧豬膽:從底野迦到得利亞咖〉,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東亞文化意象的動物書寫」工作坊,2020年12月8日)。 26. 林宛儒,〈清人〈天開壽域〉圖冊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世界宗教博物館:「道教與物質文化-圖像、藝術、神話與文學」研討會,2020年12月11日)。 27. 賴芷儀,〈金鑲鳳凰:從《娘惹回憶錄》談土生華人珠寶穿搭與設計 (Gilding the Phoenix: the Peranakan Chinese Jewelry Designs in Memories of Nonya)〉, (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圖南鵬翼:青年學者東南亞文史會議青年學者東南亞文史會議,2020年11月7-8日)。 28. 鄧欣潔,〈是助力?還是阻力?:由故宮「『雍』抱前『瓷』今聲」館校合作計畫探析博物館與學校合作之可行性〉, (國立臺南大學:2019教育高階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潮流或革新:當代課程與教學改變的脈絡、實踐與反思,2019年12月6日)。 29. 許媛婷,〈明代中後期文人的「玩具」指南及其鑑賞準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明槧寶光—師大館藏明代善本古籍特展暨明代文獻學學術研討會,2019年12月2日)。 30. 鍾子寅,〈故宮南院的宗教策展〉, (嘉義縣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博物館宗教文物策展與保存國際工作坊,2019年11月16~17日)。 每頁筆數: 30 50 100 頁次:1/5 第一頁 上一頁 1 1 2 3 4 5 下一頁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