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的形成-書畫菁華特展,展覽日期:2017.10.04-2017.12.25,陳列室:210,212
:::

展件介紹

  • 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open

    晉 王羲之 快雪時晴帖

    1. 國寶 限展品
    2. 2012年3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王羲之(303-361),東晉書法家,創立今草與行書新典範,世稱書聖。
    〈快雪時晴帖〉原是一通王羲之書寫的尺牘,以行書為主,兼帶楷書之嚴謹,展現不徐不疾的雍容神態與流利秀美的韻致。由於王羲之真蹟早已不傳,〈快雪時晴帖〉又是唐摹善本,遂成後人理解王羲之書法最重要的視覺資料。此帖品質精良,流傳有緒;帖中有南宋高宗、金章宗、元內府以及明代重要藏家的鑑藏印,又是乾隆珍藏三希之一,兼具特殊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

    (2017/10/04-11/14)

    CLOSE
  • 宋 徽宗 詩帖
    宋 徽宗 詩帖
    open

    宋 徽宗 詩帖

    1. 國寶 限展品
    2. 2012年3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宋徽宗(1082-1135),北宋第八位皇帝。工書畫,真、行書遠宗唐人薛稷、薛曜,並自創「瘦金書」。
    本幅絹面,朱絲界行,書五律一首,末題「宣和殿製」,鈐「御書」印。通卷筆畫細瘦,健拔有神。線條起收之際,特意展現藏鋒、露鋒、使轉、提頓的痕跡。正如拖尾陳邦彥跋:「以畫法作書,脫去筆墨畦逕。行間如幽蘭叢竹,泠泠作風雨聲。真神品也。」然徽宗傳世多中、小楷題簽,惟此卷瘦金書作五寸大字,至寶無疑。

    (2017/10/04-11/14)

    CLOSE
  • 唐人 宮樂圖 軸
    唐人 宮樂圖 軸
    open

    唐人 宮樂圖 軸

    1. 國寶 限展品
    2. 2012年3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本幅格局短窄,原本可能是宮中使用的裝飾屏風,後來才被改裝成掛軸。內容描繪後宮女眷十人,圍坐於長方大桌的四周,有的飲茶,也有人正在行酒令;上方的四人,分別吹彈篳篥、琵琶、古箏與笙,替這一場宴飲的人助興。
    畫上雖無作者名款,但人物各箇體態豐腴,髮髻衣飾的畫法,亦皆符合唐代女性的審美風尚。推測應出自受張萱、周昉風格影響的畫家,也是院藏作品中,年代超過千載,最能呈現晚唐宮廷女性形象的優秀名蹟。

    (2017/10/04-11/14)

    CLOSE
    宋 文同 墨竹
    宋 文同 墨竹
    open

    宋 文同 墨竹

    1. 國寶 限展品
    2. 2012年3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文同(1018-1079),字與可,工詩文書法,所創墨竹畫法為後世所宗,譽為「湖州派」。
    本幅畫一竿懸崖倒垂竹,主幹曲生,勁拔如龍。竹節留白,上下相扣。畫用中鋒筆法,筆尖使轉翻飛,配合墨色濃淡,一氣呵成,概括而生動地表現枝葉的俯仰向背。物象既鮮活又逼真,印證北宋畫家著重物象之理的時代性。雖無名款,但品質精良,世所罕見,又有二方作者印記,無疑為文同墨竹真蹟,更是北宋文人水墨畫的代表。

    (2017/10/04-11/14)

    CLOSE
  • 宋人 秋塘雙雁
    宋人 秋塘雙雁
    open

    宋人 秋塘雙雁

    1. 國寶 限展品
    2. 2012年3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雁、鵝同科,古人多通稱為雁。本幅畫秋日池塘一隅,微有風意。雙鵝在淺灘間休憩,四周黃蘆、紅蓼、枯荷相映成趣。翠鳥卻驟然飛起,劃破了靜謐。其中一鵝引頸而望,仍不改情意。
    畫家利用洲岸、水草、殘荷組成圓形構圖,再通過禽鳥的視線與動態,製造畫中的呼應關係。綜觀構景與筆法,近似崔白的風格,表現出畫家對自然生態詳實的觀察與描繪。類此巨幅且優異的北宋花鳥畫作並不多見,本幅應是徽宗朝畫院秋渚水鳥題材的存世傑作。

    CLOSE
    元 吳鎮 雙松圖
    元 吳鎮 雙松圖
    open

    元 吳鎮 雙松圖

    1. 國寶 限展品
    2. 2012年3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吳鎮(1280-1354),工詩文,善草書,多作墨竹或漁隱山水,元代四大家之一。本幅成於1328年,是吳鎮現存畫作之最早者,上款雷所尊師即道士張善淵。前景畫兩株纏繞的大樹;舊題雙松,實為雙檜。其後溪流蜿蜒,房舍錯落,一片平遠。畫樹、石的筆法上承李郭、董巨派,墨氣淋漓,筆力雄勁,層次分明,在穩健、平淡的韻致中呈現古意。不僅反映吳鎮的藝術造詣,也是研究他與道教關係,以及元代李郭、董巨派的重要資料。

    (2017/10/04-11/14)

    CLOSE
  • 大理國 張勝溫 畫梵像
    大理國 張勝溫 畫梵像
    open

    大理國 張勝溫 畫梵像

    1. 國寶 限展品
    2. 2012年3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本幅是大理國(937-1254)傳世唯一畫卷,素有「南天瑰寶」之譽。據卷後題跋,此卷成於1172至1175年,張勝溫是主要作者。畫分四段:利貞皇帝段智興禮佛圖、數百位佛教人物、梵文「多心(心經)」和「護國」寶幢、十六國王圖,內容分屬顯教、密教、大理佛教。全卷精描細繪,衣冠特徵符合文獻記載,繪畫風格則與唐宋道釋畫、西藏佛畫、東南亞造像密切相關,是研究大理國歷史、宗教、文化、藝術,以及中古時期區域交流情況的首要文物。

    (2017/10/04-11/14)

    CLOSE
  • 宋人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宋人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open

    宋人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1. 國寶 限展品
    2. 2011年4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萬頃波濤,祥雲湧現;四大天王擎七寶蓮臺,觀音菩薩端立蓮臺,現千手千眼,三十二面。觀音面蓄髭鬚,作男相,但眉清目秀,容顏溫婉,具女子神韻。其上有諸佛,下有天龍八部。諸脇侍菩薩或合什禮拜,或手持法器,備感莊嚴。通幅運用細勁、靈動的中鋒筆法,逐一描繪觀音的千手千眼、各種手印、法器、天衣的瓔珞和蓮臺的珠寶,賦色妍而不俗,令人嘆為觀止。雖無作者名款,信為十二世紀末期的佛畫精品。

    (2017/10/04-11/14)

    CLOSE
  • 元 趙雍 駿馬圖
    元 趙雍 駿馬圖
    open

    元 趙雍 駿馬圖

    1. 國寶 限展品
    2. 2012年3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趙雍(1291-1361),字仲穆,趙孟頫次子。書畫皆得家法,尤以人物、鞍馬見長。本幅成於1352年,畫駿馬嬉遊,馬伕倚松假寐,一派逍遙悠閒。由於中國人馬圖慣以馬象徵人材,以馬伕象徵官吏或帝王,所以這件作品應蘊含無為而治、才俊優遊的寓意。通幅以中鋒線描,青綠設色,加上圖案式的樹葉,頗富唐人古拙之趣。惟在構圖上強化了山水的比重,布局空闊而幽遠,益具文人山水畫神采,充分展現元代文人畫的復古風尚及藝術成就。

    (2017/10/04-11/14)

    CLOSE
    宋 徽宗 溪山秋色圖
    宋 徽宗 溪山秋色圖
    open

    宋 徽宗 溪山秋色圖

    1. 重要古物
    2. 2012年10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本幅畫重山疊嶂、沙坡群樹出現在畫面的左上側,山石輪廓渾圓,水墨淡染其間,綴以煙靄野水,呈現抒情詩意的山水意境。畫上雖鈐有北宋徽宗趙佶(1082–1135)的花押及「御書」印記,然作品的實景多被安排在畫面左半側,與北宋取中軸構圖的巨軸山水畫,有所不同。從畫風看,畫成時間約在南宋初期。
    此作呈現南北宋之間,山水構圖由主山堂堂的雄偉風格,轉趨帶有抒情氣氛的南宋特徵。通幅筆法細緻,兼具李郭派筆墨與文人淡墨氣韻,殊有重要藝術意涵。

    CLOSE
  • 唐 韓幹 牧馬圖
    唐 韓幹 牧馬圖
    open

    唐 韓幹 牧馬圖

    1. 國寶
    2. 故宮暫行分級

    本幅收在《名繪集珍》冊第三開。畫奚官身騎白馬,另牽一匹黑駿,並轡而行。上有宋徽宗(1082-1135)題字:「韓幹真跡,丁亥御筆。」
    韓幹(8世紀)是唐玄宗(712-756 在位)時期的畫馬名家。從畫風來看,奚官相貌、馬匹圓臀短腿,均與唐代的墓室壁畫相同,造形確具唐畫人馬雄健、肥壯的特徵。惟線條細緻挺勁,幾處方折之連續用筆,與馬鞍上的錦墊色彩,已屬徽宗時代作風,故本幅應是北宋末期的摹古精絕之作。

    CLOSE
  • 宋 燕文貴 奇峰萬木
    宋 燕文貴 奇峰萬木
    open

    宋 燕文貴 奇峰萬木

    1. 國寶
    2. 2011年4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本幅繪高山景色,遠山皆在雲氣之上,近景祇露山巔。三組山體巧妙呼應,又有留白的雲霧加以襯托,畫面尺幅雖小,卻別具遠眺遼闊效果。尤其是山石塊面的分割,運用更多的皴染來經營質面,筆法與李唐相近,可視為〈萬壑松風〉與〈江山小景〉之間的轉折點。畫無款印,簽題舊稱「燕文貴奇峰萬木」,但風格與活動於北宋時期的院畫家燕文貴(967-1044)無關,研判可能是南宋初期,受李唐影響下的畫家精心之作。

    CLOSE
    宋 趙伯驌 風檐展卷
    宋 趙伯驌 風檐展卷
    open

    宋 趙伯驌 風檐展卷

    1. 重要古物
    2. 2011年4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本幅畫傍山臨水,庭院湖石點綴,長松修竹環抱,營造出文人理想燕居之室。亭內屏前設臥榻,漆桌上置書卷、瓷瓶、香爐,文士右持羽扇,左倚憑几,神態悠閑;左方仕女二人憑欄而立,右方兩僮手執茶具,趨步向亭。題簽訂為南宋畫家趙伯驌(1124-1182),對幅書法則為乾隆御題。
    宋人強調「燒香、烹茶,掛畫、挿花,四般閑事」(見南宋《夢粱錄》)。此幀小扇面,除了反映宋代文人品茶掛畫的生活文化,更保留了宋代園林建築及家具的造型特色,彌足珍貴。

    CLOSE
  • 宋 李迪 秋卉草蟲
    宋 李迪 秋卉草蟲
    open

    宋 李迪 秋卉草蟲

    1. 重要古物
    2. 2011年4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李迪(12世紀)在南、北宋之際,先後任職於宮廷畫院,擅長花鳥、草蟲、犬貓等題材,是南宋早期宮廷花鳥竹石題材的傑出畫家。
    本幅畫葉稍上,螳螂高舉雙臂,想要捕食金龜子,金龜子適時察覺,立即振翅飛起。螳螂撲了空,只好無奈地回首悵望。昆蟲追逐與逃脫的生死瞬間,透過畫家的描繪,扣人心弦。而畫中細膩精緻的色彩變換,以及花葉昆蟲所散發的感官魅力,充分展現畫家對於徽宗畫院追求設色與質感兼具的風格傳承。

    CLOSE
    宋 四家法書
    宋 四家法書
    open

    宋 四家法書

    1. 國寶
    2. 2015年1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本幅第一段〈海隅帖〉,是蔡襄(1012-1067)三十多歲時寫給韓琦的尺牘,也是北宋顏體書潮的佳作。第二段蘇軾(1036-1101)〈書次韻三舍人省上詩〉,作於五十二歲,沉著穩健,有法而不泥於法,是尚意書風之典型。第三段黃庭堅(1045-1105)〈致明叔同年尺牘〉,運筆參懷素圓轉之法,勁健婉通,結字多斜抬右肩,意態昂揚。第四段米芾(1051-1108)〈道味帖〉,四十九歲書,極盡筆勢輕重、快慢之變,是炫技、精到之作。清初藏家李宗孔將北宋四大書家名蹟合裱為一,此卷足稱是書史研究的標竿性作品。

    CLOSE
  • 宋 朱熹 致會之知郡尺牘 (秋深帖)
    宋 朱熹 致會之知郡尺牘 (秋深帖)
    open

    宋 朱熹 致會之知郡尺牘 (秋深帖)

    1. 重要古物
    2. 2011年4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朱熹(1130-1200)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畢生以建構國家新秩序為志。此札書於紹熙五年(1194)八月他卸下知潭州(湖南長沙)一職後,前往京師途中,意在交待潭州政務。首段提及令人傷感的「國家喪紀」,指的是同年六月孝宗太上皇的死訊。但七月光宗禪位寧宗,他有機會入朝宣教,又讓他頓時轉憂為喜。通幅下筆迅捷,點畫圓潤,線條沉著而順暢,整體行氣連貫,呈現出灑脫自然的意趣。朱熹集宋代理學之大成,對中國文化影響甚鉅,此札為其存世書跡,至為可寶。

    CLOSE
    宋 陸游 致原伯知府尺牘(秋清帖)
    宋 陸游 致原伯知府尺牘(秋清帖)
    open

    宋 陸游 致原伯知府尺牘(秋清帖)

    1. 重要古物
    2. 2011年4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浙江紹興人。才情超逸,工詩文,作品雄奇瑰麗,情感強烈,反映時代風氣,為南宋最重要的詩人。
    本幅為陸游於乾道六年(1170),寫給友人曾逢(字原伯)的書札。他不僅是南宋文學大家,更是南宋重要書家,曾云「學書當學顏」,文集中多次〈跋東坡帖〉,對蘇字精研甚深,此札便是其行書上得力於顏、蘇兩家的具體實踐。書法豐厚多動態,為其中年以後尺牘書法的典型,可說是陸游沿襲北宋蘇軾風格的代表作。

    CLOSE
  • 元 趙孟頫 致中峰和尚尺牘(醉夢帖)
    元 趙孟頫 致中峰和尚尺牘(醉夢帖)
    open

    元 趙孟頫 致中峰和尚尺牘(醉夢帖)

    1. 重要古物
    2. 故宮暫行分級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浙江吳興人。宋宗室後裔,入元後仕至翰林學士承旨。工書善畫,冠絕一時,為元代藝壇領袖。
    此札為趙氏寫給高僧中峰明本(1263-1323)的書信。二人相識於大德年間,趙氏夫妻皆以弟子禮師事之。延祐六年(1319),趙氏辭官南歸,夫人管道昇病逝山東。院藏《趙氏一門法書》冊,內有尺牘十一劄,大多是趙氏懇請明本主持喪妻法事的相關事宜,字字真情流露,此為其一。全幅筆法精熟,寫來形聚神逸、氣韻高古,堪稱直入右軍之室。

    CLOSE
    元 衛九鼎 洛神圖
    元 衛九鼎 洛神圖
    open

    元 衛九鼎 洛神圖

    1. 國寶
    2. 2013年12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衛九鼎(約14世紀),字明鉉,浙江天台人。兼善山水、人物與界畫。
    本幅採白描法,描繪洛神宓妃駕輕雲,凌步在水波盪漾的浩渺江面上。柔韌流暢的衣帶隨風飄舞,宛如遊龍迴轉,婉婉升起,充分展現空靈出塵之美。相較於其他洛神畫多作複雜的敘事性場面,本幅僅以單一人物作為主題,景境尤其高古。中段大片留白,左方見一處挖補痕跡,右方則有倪瓚題跋。遠方以淡墨意筆畫平緩山丘,應出自他人所添附。惟院藏衛九鼎作品僅此一件,益顯珍稀。

    CLOSE
  • 元 陳琳 溪鳧圖
    元 陳琳 溪鳧圖
    open

    元 陳琳 溪鳧圖

    1. 重要古物
    2. 故宮暫行分級

    陳琳(約1260-1320),字仲美,浙江杭州人。與趙孟頫過從甚密,同是由宋入元的知名畫家。
    此幅繪水邊芙蓉下,綠頭野鴨臨岸佇立。根據詩塘上仇遠的題跋,是陳琳於深秋時節造訪趙孟頫松雪齋的即興之作,趙氏並為其潤飾補筆。畫鴨的用筆細緻而不流於工整板滯,水紋和芙蓉的線條更是活潑粗放,深具野逸畫趣,元代兩大書畫家合作所成,殊屬難得。筆墨上,亦展現了趙孟頫提倡的「書法用筆入畫」觀念,顯示出筆的運轉、墨的深淺變化所帶來的另一番風味。

    CLOSE
    元 張雨題倪瓚像
    元 張雨題倪瓚像
    open

    元 張雨題倪瓚像

    1. 國寶
    2. 2011年9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據張雨(1283-1350)題贊,畫中的主角是「元四大家」之一的倪瓚(1301-1374)。畫中屏風山水刻意模仿倪氏風格,並借用佛畫中維摩詰居士的坐姿,來塑造倪瓚風神清朗的隱士形象。全幅用色刻意淺淡,倪瓚濡筆伸紙,似欲一吐胸懷,身旁侍者手持的拂塵、水瓶、水匜等,均凸顯其潔癖習性。張、倪兩人為知交,張於題贊中稱倪:「達生傲睨,玩世諧謔。」從外在形象直透其內在神氣,與畫像恰可對映。此卷體現一段重要的畫史情誼與文人肖像畫的發展,甚具時代意義與藝術特質。

    CLOSE
  • 元 倪瓚 江亭山色
    元 倪瓚 江亭山色
    open

    元 倪瓚 江亭山色

    1. 重要古物
    2. 2012年3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倪瓚(1301-1374),擅畫山水、墨竹,書亦清麗,與黃公望、吳鎮、王蒙並稱元代四大家。
    本幅成於1372年,題自作詩,贈友人煥伯,是典型三絕合一、為知音而作的文人畫。構圖比早年作品繁複,巧妙運用坡岸、枝幹的交錯,引導觀者感受空間幽遠,與秋林蕭瑟。但覺落筆時點、染、皴、擦若不相涉,畫成卻渾然一體;輔以枯筆乾墨、側鋒皴擦,營造出澄明、峭硬、蕭疏、高古之氣象,彷彿反映其潔癖。正所謂信手拈來,都成妙諦,確是晚年精品。

    CLOSE
    元 王蒙 具區林屋
    元 王蒙 具區林屋
    open

    元 王蒙 具區林屋

    1. 國寶
    2. 故宮暫行分級

    王蒙(1308-1385),字叔明,號黃鶴山樵,是趙孟頫(1254-1322)外孫。與黃公望、吳鎮和倪瓚,並譽為「元四大家」。
    畫題「具區」為太湖古名,「林屋」則是太湖中洞庭西山下的林屋洞。洞壑玲瓏,溪畔村舍水榭錯落。山石以牛毛皴乾擦,筆法熟練多變。樹葉則以赭石、藤黃、朱砂點染,秋光滿紙,用筆設色,俱臻神妙。尤其山石樹木層疊充塞,構圖幾乎密不透風,在中國畫史上堪稱罕見。自北宋的繁實、南宋的取虛,山水畫結構發展至此,又邁向另一嶄新境界。

    CLOSE
  • 元人 應真像
    元人 應真像
    open

    元人 應真像

    1. 國寶
    2. 故宮暫行分級

    左右兩軸各繪九尊羅漢與二侍者,形成一組十八羅漢的對幅。畫中羅漢手中分持經卷、麈扇、念珠、蓮花、香爐等,形貌各異,或老或少;又或作天竺羅漢,深目大鼻,膚色深褐,或為漢族比丘,修眉細目,膚色白晰。衣紋線條凝煉,用筆變化多端,時而均勻縈回,流利暢達;時而又頓挫轉折,挺勁有力。人物五官和髭鬚都以細筆鉤勒,連衣上的圖案也都細膩表達。雖無作者款印,然全作繪製精謹,設色妍麗而不明艷,清雅出塵,誠為元代宗教畫的代表作。

    CLOSE
    明 沈度 歸去來辭
    明 沈度 歸去來辭
    open

    明 沈度 歸去來辭

    1. 重要古物
    2. 2012年3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沈度(1357-1434),華亭(今上海,古雲間)人。他引領明代「館閣體」的形成,被明成祖譽為「我朝王羲之」。
    〈歸去來辭〉是陶淵明表達淡泊功名、心向田園之作。本幅出以隸書,或要傳達高古之意。其字形稍長,間架規整。點畫齊平,波挑翻飛。筆鋒尖利,起收如斬釘截鐵。上述源自魏晉銘石書法的特色,在沈度手中操作得精熟又謹慎,也更具裝飾特色。這可能和他高踞廟堂的身分有關,並充分體現該時代與流派之特色。

    CLOSE
  • 明 邊文進 三友百禽圖
    明 邊文進 三友百禽圖
    open

    明 邊文進 三友百禽圖

    1. 國寶
    2. 故宮暫行分級

    邊文進(約1356-1428)為明初重要的宮廷花鳥畫家,活躍於永樂、宣德年間。畫風延續北宋黃筌畫派工筆重彩傳統,並融合南宋院畫風格。
    幅上款署:「永樂癸巳(1413)秋七月,隴西邊景昭寫三友百禽圖于長安官舍。」古人習將京城稱為「長安」,此作當繪於首都南京,可能是應制之作。幅中松、竹、梅和坡石為主要架構,其間穿插近百隻禽鳥,裝飾性強烈。坡石、梅幹輪廓和皴紋用筆雖略為疏放,但通幅基本上仍屬雙鉤填彩技法,風格工整細麗,凸顯典型的宮廷品味。

    CLOSE
    明 戴進 溪橋策蹇圖
    明 戴進 溪橋策蹇圖
    open

    明 戴進 溪橋策蹇圖

    1. 國寶
    2. 故宮暫行分級

    戴進(1388-1462),浙江錢塘人。樹立明代「浙派」山水風格,成為後世楷模,被奉為浙派之祖。
    本幅前景畫流水湍急,亂石橫壘,後方懸崖峭立,山峰突起,一隊行旅正跨越木橋;右後半邊為開闊水面,遠山帆影,漁夫垂釣,映對出另一悠閒風情。對角線構圖,源自南宋院體;樹木線條及苔點,用筆蒼潤渾厚,蘊含元代吳鎮、盛懋等文人面貌;而樹石輪廓勾勒,則見疾速奔放。全畫兼具典雅空靈與簡勁縱逸兩種面貌,是戴進融會眾家之長並加諸己意的典型風範。

    CLOSE
  • 明 商喜 四仙拱壽圖
    明 商喜 四仙拱壽圖
    open

    明 商喜 四仙拱壽圖

    1. 重要古物
    2. 故宮暫行分級

    商喜(15世紀),為明代宮廷畫家,宣宗年間供奉內廷,授錦衣衛指揮官職,擅畫人物故事。
    本幅屬祝壽吉祥畫,結合李鐵拐、劉海蟾、寒山、拾得等四位佛道人物於同一畫面,逐波乘浪;四人目光都聚焦於畫面中央駕鶴凌空的壽星-南極仙翁。全作筆墨細謹,人物表情詼諧生動,彷彿相互對語;而袖擺衣角隨風翻飛,運筆線條頓折有力;洶湧波濤則以戰筆勾描,氣勢更顯壯闊,頗具明代宮廷裝飾趣味,同時透露出宮廷藝術品味轉趨世俗化的傾向。

    CLOSE
    明 仇英 秋江待渡
    明 仇英 秋江待渡
    open

    明 仇英 秋江待渡

    1. 國寶
    2. 2015年5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仇英(約1494-1552),字實父,號十洲,居蘇州。從周臣學畫,擅長山水、人物。與沈周、文徵明、唐寅,並稱明四家。
    本幅為雙拼大軸,畫待渡者坐於石磯,隔岸登舟者二人,一人荷擔來,舟子立篙相招。人物姿態細膩而傳神,設色雖穠麗,但重而不滯。山石用筆,連鉤帶砍,略近斧劈皴。空間構圖呈Z字形延伸,表現出遼闊的水域,也將承習自周臣的宋代山水畫風,由緊實轉化為格局開闊。畫上雖未紀年,因藝術造詣極高,應為其晚年代表作。

    CLOSE
  • 明 唐寅 溪山漁隱
    明 唐寅 溪山漁隱
    open

    明 唐寅 溪山漁隱

    1. 國寶
    2. 2015年1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唐寅(1470-1523),字伯虎,江蘇蘇州人。賦性疏朗,狂逸不羈。弘治間得中南京解元,畫師周臣而遠過之,為明四大家之一。
    此卷沿承元代文人畫漁隱文化的傳統,繪松樹、丹楓黃葉,瀑布流泉掩映,茅舍水榭錯落於溪岸石間。人物或促膝對酌,曳杖閒步,或憑欄觀釣,或吹笛濯足。皴山石以披麻結合側鋒,藉深淺墨色作斧鑿痕,又以石青加淡墨暈染,表現凹凸明暗的立體效果。全畫筆精墨妙,設色明艷,堪稱唐寅繪畫藝術中最具代表性的經典之作。

    CLOSE
  • 清 王翬 夏山烟雨圖
    清 王翬 夏山烟雨圖
    open

    清 王翬 夏山烟雨圖

    1. 國寶
    2. 故宮暫行分級

    王翬(1632-1717),江蘇常熟人。為清初「四王」之一。少即善畫,繼得王鑑、王時敏指授,並閱覽各地珍藏,臨摹名蹟,因能筆參古今,貌合南北,畫藝純熟,為清代第一。
    此幅繪淡墨遠山,磴道相通,連綿的山林由遠而近,其間點綴著水榭、屋舍、樓宇、橋梁、瀑布。構景虛實相生,變化繁複,用墨乾濕互濟,暈染合宜。全作筆墨精緻生動,意境淳雅高妙,誠如卷末惲壽平題識所讚:「沉渾蒼莽,靈氣森然。」作於王翬52歲,是其成熟期的精彩代表作。

    CLOSE
    清 惲壽平 五清圖
    清 惲壽平 五清圖
    open

    清 惲壽平 五清圖

    1. 重要古物
    2. 故宮暫行分級

    惲壽平(1633-1690),號南田,江蘇武進人。詩文書畫均擅,尤以畫名世,與四王、吳歷合稱清初六大家。原擅畫山水,後自覺無力與王翬爭勝,而專攻花卉,成為清代花卉畫宗師。
    本幅畫梅、松、竹、水、月,合稱「五清」,象徵君子高潔不流俗的情操。構圖分為三段,上段畫老松橫斜,明月當空;中段繪梅、竹相映並茂;下段則寫流水潺潺。全作用筆溫文柔和,墨韻恬淡,呈現無比平和寧靜的氣氛,是惲壽平傳世水墨花卉的代表作。

    CLOSE
  • 清 畫院 畫十二月月令圖 十二月
    清 畫院 畫十二月月令圖 十二月
    open

    清 畫院 畫十二月月令圖 十二月

    1. 國寶
    2. 2013年12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十二月月令圖〉共十二軸,原無年款,據考證應為乾隆初年清宮畫院之作。本幅描寫農曆十二月,大雪封山,冰河結凍的嚴冬景象。建築物由近景向遠景推移,不同建築物所區隔出的活動空間內,有著多樣活動的細節安排。人們有的閒立,有的向火,有的滑冰。庭中的孩童們蹴鞠、踢毽、堆雪獅,玩得更是興高采烈。全幅筆墨設色精麗華美,建築物象安排講究,繪製精謹細膩,是考察乾隆初期畫院風格的關鍵作品,為清代宮廷繪畫之鉅作。

    CLOSE
    五代人 秋林群鹿
    五代人 秋林群鹿
    open

    五代人 秋林群鹿

    1. 國寶 限展品
    2. 故宮暫行分級

    本幅繪群鹿嬉遊、憩息於楓紅層層與白樺交錯的樹叢中,畫面洋溢著北國的秋日景象。畫鹿全以淡墨分染,主樹部分先以墨畫枝幹,再鈎勒層疊密聚的樹葉,並依樹種分別塡染深淺朱紅、白粉、赭黃、淡墨、淡螺青等色,斑爛多彩。
    此作和院藏另幅〈丹楓呦鹿〉(2012年已核定公告為國寶)的風格、尺寸極為接近,皆無作者款印,推測與此幅同屬一組畫作。畫風古意盎然,極富裝飾趣味,繪畫技法與用色方式與漢人殊異,被認為是十世紀後半遼代繪畫之代表作。

    (2017/11/15-12/25)

    CLOSE
  • 晉 王羲之 遠宦帖
    晉 王羲之 遠宦帖
    open

    晉 王羲之 遠宦帖

    1. 國寶 限展品
    2. 故宮暫行分級

    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精於各體法書,後世尊為書聖。
    此帖亦稱〈省別帖〉,為雙鉤廓填本,製作時先以墨線勾勒輪廓後加以填墨,是古代法書複製的方式之一。卷上有宋徽宗瘦金書簽題及內府印記,亦有金章宗「群玉中秘」、「明昌御覽」印及元、明、清代諸多的收藏印。此為羲之寫予益州刺史周撫(293-365)的書信,傳世唐《十七帖》刻本中亦收有此札,然而刻本線條較為呆板,而且缺乏筆法的細緻變化,已失羲之原貌,遠不及此雙鉤墨蹟本的逼真傳神。

    (2017/11/15-12/25)

    CLOSE
  • 宋 蘇漢臣 秋庭戲嬰圖
    宋 蘇漢臣 秋庭戲嬰圖
    open

    宋 蘇漢臣 秋庭戲嬰圖

    1. 國寶 限展品
    2. 故宮暫行分級

    蘇漢臣(12世紀),開封人。宣和間畫院待詔,宋室南渡後,再入紹興畫院。隆興初,且因畫佛像稱旨,授承信郎。長於道釋、人物,尤善畫童嬰。
    本幅繪湖石婷立,芙蓉雛菊爭艷,一派秋意盎然。姊弟二人,圍立圓凳,專注於撥玩棗磨。右方凳上和地面,復散置轉盤、佛塔、鐃鈸等。舉凡兒童與玩具,俱都刻畫細謹,敷染生動,洵為蘇氏極精之作。院藏另幅〈冬日嬰戲〉,尺幅、畫法與此作相近,推測原本應同屬一組四季嬰戲圖,惟現僅存二。

    (2017/11/15-12/25)

    CLOSE
  • 宋 徽宗 文會圖
    宋 徽宗 文會圖
    open

    宋 徽宗 文會圖

    1. 國寶 限展品
    2. 2012年3月文化部核定公告

    本幅描繪一群文士在池畔園苑中飲宴的情景。偌大的黑色方形漆案,設置在樹下,案上成組餐具與果食擺滿桌面。近處另有一群僮僕在小桌上備茶。人物均神情雅俊、眉清目秀,器用、園景描繪細緻講究,應為徽宗朝畫院的精工之作。由畫幅上端兩側宋徽宗及蔡京題跋,可推測畫中圖像應與唐十八學士〈登瀛州圖〉相關。雖然精緻華麗,卻仍流露文雅氣息,足堪代表宋徽宗對畫院的要求與成果,無論在畫作品質或研究價值上,均屬難得之重要畫蹟。

    (2017/11/15-12/25)

    CLOSE
    宋人 如來說法圖
    宋人 如來說法圖
    open

    宋人 如來說法圖

    1. 國寶 限展品
    2. 故宮暫行分級

    佛陀半跏趺坐於蓮座,座側有二天王、阿難、大迦葉和二供養菩薩圍繞。坐佛長眉細目,法相莊嚴;二天王身穿盔甲,手持劍槊,神情威武。全作人物神情各異,栩栩如生。
    畫幅四角分鈐「雙龍」、「政龢」、「政和」、「宣龢」共四個半印,符合「宣和裝」鈐印形式,可知曾為徽宗內府所收。畫中供養菩薩體態豐腴,衣紋沿線以墨暈染,仍見晚唐餘風;而坐佛肉髻低平,髻底有一隆起物,具宋代佛像的特色,推測畫成時代或在北宋早期。

    (2017/11/15-12/25)

    CLOSE
  • 宋 高宗書女孝經馬和之補圖 上卷
    宋 高宗書女孝經馬和之補圖 上卷
    open

    宋 高宗書女孝經馬和之補圖 上卷

    1. 國寶 限展品
    2. 故宮暫行分級

    《女孝經》是唐朝侯莫陳邈之妻鄭氏所作,內容在闡述孝道真義及各種女性的禮儀規範。原有十八章,畫卷僅存其半,採一圖一文的裝裱形式,舊題為高宗書馬和之繪。馬和之,錢塘人。高宗紹興間中進士,高宗、孝宗深重其畫。筆法飄逸,自成一格。
    此作中人物鉤勒細謹,面容清雅秀逸,筆墨雖極為精到,但與馬和之並不似,反倒更近於馬麟(13世紀)的風格;而且幅前所謂高宗題字,也較近於理宗(1225-1264在位),故宜易名為〈宋人書畫女孝經〉。

    (2017/11/15-12/25)

    CLOSE
  • 宋 牟益 擣衣圖
    宋 牟益 擣衣圖
    open

    宋 牟益 擣衣圖

    1. 國寶 限展品
    2. 故宮暫行分級

    牟益(1178-?),四川人。活動於理宗、度宗兩朝,工畫人物,兼善古文與篆書。
    〈擣衣圖〉作於1240年,創作原型取自南朝詩人謝惠連(397-433)〈擣衣詩〉。純以白描輕墨,畫婦女卅二人,在將寒時節,循序進行搗練、剪裁、製衣、裝箱、封寄的過程。畫中諸女皆面容圓潤,衣裙寬大,猶保有唐人餘韻。人物儀態,舉止優雅,惟在眉宇間多有愁思之意,傳透出對良人從軍未歸的掛念情愫。足稱是南宋繪畫中,描寫夫妻兩地相思,最含蓄、也最成功的作品。

    (2017/11/15-12/25)

    CLOSE
  • 宋人 江帆山市
    宋人 江帆山市
    open

    宋人 江帆山市

    1. 國寶 限展品
    2. 故宮暫行分級

    本幅畫兩峰回抱,山寺、野店隱現其間,廟宇坐落山坳,依山而築。谷間雲霧裊繞,飛鳥陣陣,一派黃昏景象。全幅畫船、人物、建築、樹木、水紋等景物用筆,細膩精緻。舉凡船隻結構、設備,山寺、野店之建築,無不描繪精確,人物神態形貌皆栩栩如生。在構景方面,景物集中於左半邊,嚴謹寫實;用色則呈簡澹清雅,畫幅雖小,山城點染卻是生意盎然。畫上未署名款,據筆墨畫風研判,應是接近北宋燕文貴(活動於10世紀末)時代的精彩作品。

    (2017/11/15-12/25)

    CLOSE
  • 元 高克恭 雲橫秀嶺
    元 高克恭 雲橫秀嶺
    open

    元 高克恭 雲橫秀嶺

    1. 國寶 限展品
    2. 故宮暫行分級

    高克恭(1248-1310)字彥敬,號房山,祖先為西域色目人。累官至刑部尚書,也曾任職江南,寓居杭州,遍歷南國山川風光,並與江南文人交遊甚密。
    此幅既見強大塊量感的主山,展現北方巨障山水的氣勢;亦有蜿蜒的河流、雲嵐,與圓緩的峰巒水渚,流露出南方米家山水的溫潤,兼具南北兩地山水畫的風格特色。而古樸典雅的青綠設色,則增添盎然生意的筆墨趣味。全幅反映出元初的復古運動,畫風綜合了畫史上各種重要的傳統,堪稱高克恭的山水典型風範。

    (2017/11/15-12/25)

    CLOSE
  • 元 王淵 松亭會友圖
    元 王淵 松亭會友圖
    open

    元 王淵 松亭會友圖

    1. 國寶 限展品
    2. 故宮暫行分級

    王淵(14世紀),字若水,號澹軒,浙江錢塘人。幼習丹青,曾得趙孟頫指授。花鳥師黃筌,山水師郭熙,人物師唐人,皆極精妙。
    此幅以平遠法構圖,畫雙松蒼秀挺拔,擎立畫面中央。近景畫臨水茅亭,內有文士二人;松樹上端又畫遠帆艤舟,隨風遠颺。全幅景致清遠幽靜,用筆老練而含蓄,生動合度,筆筆札實,無一猶豫之處,似可直逼宋人。王淵傳世作品向以墨筆花鳥居多,〈松亭會友圖〉為其罕見的山水佳作,繪成於至正七年(1347)。

    (2017/11/15-12/25)

    CLOSE
    元 張雨 書七言律詩(登南峯絕頂)
    元 張雨 書七言律詩(登南峯絕頂)
    open

    元 張雨 書七言律詩(登南峯絕頂)

    1. 國寶 限展品
    2. 故宮暫行分級

    張雨(1283-1350)字伯雨,又號句曲外史。浙江錢塘人。三十歲時曾為茅山道士,六十歲恢復儒者身份,往來江浙一帶,與當地文學藝術家相與酬唱,在元代道教、佛教與文人之間,頗負聲望。
    張雨書法由趙孟頫上追晉唐風範,書蹟常見於時人作品之題跋。宋元存世書蹟形式以卷、冊為多,此幅則是罕見的掛軸。幅上字形忽大忽小,傾側動蕩,運墨燥濕互濟,鋒勢勁銳,別具縱逸峻厲之勢,而楷、行、草書體的交互運用,顯示其收放自如的高度技巧。

    (2017/11/15-12/25)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