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筆蘊
展出時間 2015年7月18日至2016年1月10日,陳列室 104

書籍版畫的製作,首從繪圖開始。畫家先在紙上描摹稿樣,再由刻工雕鏤上板,後隨書籍付印,並裝訂成冊。最初,書籍版畫的功能及特色多強調以圖釋文。明代中葉至清初,在坊肆商人邀約及宮廷畫家參與下,知名畫家陳洪綬、金古良、蕭雲從、任渭長等人運用個人風格重新詮釋,創造獨特出眾的藝術作品。本單元以畫家原稿與版畫作品互為對照,而當版畫與宮廷畫作主題相同時,觀眾便可細察深具藝術品味的畫作與版畫之間的異同。

此外,在活絡的商業活動中,書籍版畫的構圖、紋樣與明、清兩代工藝品的創製,亦互相影響。名家版畫常被用作竹雕、瓷器、漆器、文房硯墨等工藝品的圖飾,因此,從宮廷到民間,從內銷到外銷,工藝品上仍可見到版畫構圖與紋樣風格的影響力,使得版畫無形中成為涵養工藝市場的文化創意泉源。

南陵無雙譜

  1. 明 金古良繪編
  2. 清康熙間刊本

《無雙譜》又稱《南陵無雙譜》,為金古良所繪漢代至宋代之間歷史人物共計四十幅,因其事蹟舉世無雙,遂命名為《無雙譜》。清初毛奇齡曾譽其所繪《無雙譜》兼具書、畫、詩三絕。繪刻李青蓮與原來構圖大致相同,然於圖後評贊多了一朵蓮花,以呼應李白號青蓮居士之雅稱。

南陵無雙譜

清 剔彩耕作圖瓣式盒

  1. 徑20.5公分 高9.0公分

六瓣式盒,盒側錦地開光飾山水與鶴、鹿,開光間飾八寶。盒蓋蓋頂亦作六瓣式,飾耕作圖。前景農地水漫漫,一農夫戴笠、捲褲管,手握「碌碡」,催促牛隻拖拉前進,打土整平田地。水牛一邊舉步,一邊回首,農田後方為曲折延伸的水渠,水岸邊一牧童騎牛,另一岸為繁茂林蔭下的農舍,小橋橫跨,遠處山脈並列,一幅農家安居勤作的恬靜畫面,構圖參考康熙朝冷枚繪《耕織圖冊》以來的作法。

剔彩的漆盒剔去不同色漆以表現文樣。上層以紅漆為主,表現人物和山林,次層綠漆縱貫為河,再底層黃地則為遠景天空。做工結實,刻工規整。古代帝王親耕是祭祀先農中的重要儀式,清代禮制規定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至先農壇祭祀,再到觀耕台親耕,以表示對土地和農業的重視。

刻京臺增補淵海子平大全

清 康熙 五彩水滸人物圖盤

瓷盤敞口、圓弧壁、矮圈足,圈足內旋痕明顯,無款。器身胎體潔白,釉色勻淨,內底繪有《水滸傳》中的三位好漢。《水滸傳》是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內容描述北宋時一百零八位綠林好漢,在梁山泊落草为寇,而後受到朝廷招安的故事。盤面上描繪的三人分別是「雙鞭」呼延灼,「浪裡白條」張順以及「小旋風」柴進。呼延灼身攜其招牌武器居中,身側為張順,與前二位對面而立者為柴進。三人腰間均繫有一吊牌,牌上以金彩疊紅彩書寫姓名。人物臉、手以纖細勁挺的描紅線條勾勒輪廓,表情刻畫入微;再以綠、黑、黃、藍、紫、棕各色彩繪代表其形象特徵之服飾、冠履,整體風格細緻而生動。

明末清初的瓷器裝飾中時可見出自於戲曲、小說、版畫的人物故事圖案。成書於1910年的《匋雅》就曾提及康熙時「西廂」、「水滸」故事作為瓷器裝飾的情形。此盤以五彩技法裝飾,五彩瓷是在高溫燒製好的白瓷上,以各色彩料繪畫,再經低溫烘烤而成的作品。康熙時期,五彩中除礬紅外,綠、黃、紫、藍諸色均水潤勻徹,燒成後釉彩微微凸出於盤面,尤其釉上藍彩的使用更是一大突破,是此時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清 康熙 五彩水滸人物圖盤

張深之先生正北西廂秘本

  1. 元 王實甫撰 明 陳洪綬繪、項南洲刻
  2. 明末刊本

元王實甫《西廂記》在明代出現大量校注、評點,甚至改寫版本,深受歡迎。《張深之正北西廂秘本》為晚明山西人張道濬在杭州期間結合當地文士參與共同校訂,「參訂詞友」多達三十二名,包括孟稱舜、沈自徵等當時知名劇作家。繪者陳洪綬字章侯,號老蓮,浙江諸暨人,晚明著名畫家,擅長人物畫。他為「參訂詞友」之一,更為這部五卷二十折校訂本,繪製六幅插圖於劇本正文前,包括〈鶯鶯像〉,以及為每卷各取一折為繪製重點的〈目成〉、〈解圍〉、〈窺簡〉、〈驚夢〉及〈報捷〉。

〈窺簡〉畫面獨樹一格,呈現畫家創意。花鳥四屏擺設於近似舞臺的空間,曲折有致。女主角崔鶯鶯沉浸於讀信的情思,紅娘俏皮以指掩唇隱身屏風窺探。人物姿態講究,線條遒勁傳神,巧妙地結合折子戲表演與仿古仕女風格。

張深之先生正北西廂秘本

雕竹窺簡圖筆筒

  1. 明 朱三松

明晚期〈雕竹窺簡圖筆筒〉圖樣源自《張深之正北西廂秘本》版畫。圓柱形竹面雕刻,轉化平面版畫〈窺簡〉和〈報捷〉二幅圖案。沉思的崔鶯鶯與俏皮的紅娘,仍藉屏風隔出兩樣情態,唯原本陳洪綬版畫裡的花鳥四屏,依筆筒弧面簡化為一屏。另側圖案以經過精心擺設的花瓶陳設與文房用具等表現。屏風右下角具「三松」二字楷體陰刻款。朱三松為晚明嘉定竹雕名家,技藝精湛,學之者眾。

工藝品圖樣沿襲與運用陳洪綬版畫圖案,尚見另一件明代晚期〈雕竹仕女臂擱〉。雕於臂擱窄長形狀的圖樣,重新組合了崔鶯鶯讀信、背後屏風與桌案陳設三者關係,精簡手法亦具巧思。

雕竹窺簡圖筆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