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與歷史所見玻璃:文化、經濟與藝術交流」 國際學術研討會
:::

會議簡介

玻璃在人類歷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從美索不達米亞、埃及、羅馬帝國,一直到近、現代的東西方文明中,玻璃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近年來,有關考古與歷史玻璃的研究方興未艾。不同時期的玻璃文物,其背後所反映的,正是各個時期不同社會與區域之間的文化和經濟互動。在東亞與東南亞地區,玻璃最早的出現可追溯到約西元前五世紀。中國的玻璃製造技術,約發展於春秋戰國時期。早期的玻璃文物,或受外來玻璃製品的影響,或為本土發展,多為琉璃珠、玻璃璧以及其他仿玉飾品。隨後的唐宋一直到清代以前,雖也燒造玻璃器,但不論從技術或形制上,中國並未發展出如陶瓷文化那樣精緻與燦爛的玻璃文化。而自明末清初西方傳教士進入中國後,因有意或無意地引進西方工藝品及其製作材料與技術,為日後清代的工藝創作風格注入了新的元素,玻璃便是其中一類重要的品項,從清代流傳下來樣式繁多的各類玻璃器物,可一探西風東漸下的藝術風貌。在另一方面,也由於十七、十八世紀以後東西交流頻繁,中國陶瓷或玻璃等藝術造型與創作元素,也影響了歐洲玻璃的生產製作。

在東南亞區域,玻璃最早由南亞傳入,傳入的文物多為單色的玻璃珠飾,這些帶有南亞特色的玻璃珠,同時也出現在中國南方一帶,顯示當時玻璃交易活動的多元與繁複;大約於西元七、八世紀起,西亞的玻璃開始傳入東南亞,常見的出土文物除了玻璃珠之外,也包含了許多玻璃殘片,但卻少見完整的伊斯蘭玻璃器皿。東南亞不同時期的玻璃交易,同時也引發了當地玻璃工藝發展的討論,例如發源自南亞的拉製玻璃珠技術,可能也一併傳入東南亞的玻璃作坊,而晚期進口自西亞的玻璃破片,則引發了重熔玻璃破片再製成玻璃文物的討論,但是,關於東南亞玻璃工藝的研究,尚在起步階段,目前仍有許多未明之處。

台灣鐵器時代早期的社會(約西元前三世紀以降),也開始從東南亞進口玻璃飾品,因此,東南亞在不同時期與南亞、西亞的玻璃交易,也間接地影響台灣所能取得的玻璃文物;學者大多認為,這些鐵器時代早期的玻璃珠,取代了新石器時期玉器做為裝飾品的功能,象徵著不同時期的物質文化轉變。隨著時間的演變以及與漢人之間的互動日漸增多,鐵器時代晚期的社會也開始出現由中國製作的玻璃飾品,顯示史前社會互動網路在不同階段的轉變與拓展;到了近代,約於十六、十七世紀後,歐洲人的勢力延伸至東南亞、東亞的海上貿易與互動,文獻上不乏使用玻璃珠與各地居民交易的記載,這些來自西方的商人與傳教士所帶進來的影響,也是東、西方玻璃交流的重要議題。

本研討會為國立故宮博物院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聯合主辦,邀請國內外共17位專家學者就考古與歷史玻璃相關的研究成果發表論文,內容涵蓋各個面相的主題,提供台灣與國際學者一個多元討論的平台,整合近幾年玻璃研究的重要議題。會議講題包含台灣史前與中國玻璃文物的研究,以及原住民琉璃珠文化的重建與省思,同時也涵蓋更廣大的地理區域至環南海區域、絲路歐亞草原的玻璃研究,以及由玻璃文物所見之近現代東西方交流;講者的專業背景來自歷史、考古、藝術史、材料科學、保存科學以及琉璃藝術家等不同領域。

本會旨在透過不同面向的研究分享,增加未來各領域合作互動的空間,另一方面希望藉由邀請國際上玻璃研究的學者前來與台灣的學者進行互動,激發出更多面相的討論空間,帶領聽眾進入考古學與歷史學的玻璃研究,也讓這個領域未來有更寬廣的發展。

會議籌辦工作小組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會議籌辦人:李匡悌
會議助理:王冠文、許慧玲、張雪樺
國立故宮博物院
會議籌辦人:陳東和
會議助理:陳韻婕、吳穎俐、陳蔚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