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English
  • 羅摩衍那主題繪染禮儀用布

印度 東南部 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 

羅摩衍那主題繪染禮儀用布

印度 東南部 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 

羅摩衍那主題繪染禮儀用布

 縱114,橫664公分

史詩、眾神、英雄,不僅是西方藝術史上的重要養分,對於印度藝術史來說也是如此。印度史詩《羅摩衍那》,藉由「羅摩」(毗濕奴化身)的一生,形塑出古代理想的英雄、人子與君王的形象。史詩中充滿魅力的角色,緊湊的情節,讓這部作品很早便越過海洋,流傳於東南亞各地。

 
研究指出,泰盧固諺語以三個詞總結了羅摩的故事,他「建造」(通往楞伽城的道路)、他「殺死」(十頭魔王羅波那)、他「帶回」(被綁架的妻子悉多)。院藏這件繪染布則以精彩的分鏡,讓我們一睹這個故事的重要轉捩點—悉多被十頭魔王綁架的那一刻。構圖者仔細地描繪情節的發展,連微小的細節也不放過,像是悉多被擄至天空,將首飾從空中拋落,沿路做記號的自救行為。畫風另一有趣之處,是在人物平淡的表情下,以鮮明的肢體動作,展現高張力的劇情發展。
 
這類羅摩衍那主題的繪染布一般由當地的寺廟或個人委託訂製,有著宗教用途。繪染布上視覺化的史詩故事,實際隱含著說教功能,如季羨林翻譯的史詩文本第一章開宗明義點出,念誦此詩「使人長壽福無窮,無論何人把它誦,死後攜家入天宮」。合理推測觀者可以藉由繪染布上的敘事畫,輔助理解並背誦史詩的內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