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木斯塘 十五至十六世紀 

蓮花生大士三尊像

尼泊爾木斯塘 十五至十六世紀 

蓮花生大士三尊像

高27.5公分

佛教密宗(密教)尊崇祖師,密法經由歷代祖師才得以傳承下來。祖師像在以密教為最大特色的藏傳佛教中大放異彩。

 
蓮花生大士(Padmasambhava,簡稱蓮師)為印度密法大師,相傳為烏堅國(U rgyan,據考在今日巴基斯坦)的國王在大湖的巨大蓮花上撿到的男嬰,故名「蓮花生」。西元八世紀,他被迎請入西藏傳法,一路降妖伏魔,協助建立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桑耶(bSam yas)寺,並籌組譯經工作,使佛教在西藏生根。西藏各教派都尊崇他,稱他為「第二佛陀」。
 
此件作品在以蓮瓣為飾的基座上,升起一個蓮座,蓮師坐於其上。基座上還刻畫著波浪紋,整體體現蓮師「生於大湖中的蓮花」之意。在其右、左,還分別以他的兩位明妃—尼泊爾的曼達拉娃(Mandāravā)與藏族的益喜嘉措(Ye shes mtsho rgyal)—為脅侍。
 
全件以黃銅鑄造,在眼睛、衣襟、升起的蓮座等處鑲嵌鎂鋁合金或紅銅,推測為尼泊爾西部木斯塘(Mustang)、或西藏中部後藏地區的作品。這兩地同為藏文化圈,歷史上往來密切。蓮師嘴帶淺笑,雙眼睜大,眉毛上揚,相當成功地掌握了慈悲中帶威嚴的特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