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若部份網頁功能無法正常使用時,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
友善列印:
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故宮Open Data專區
:::
網站導覽
常見問答
意見反映
全文檢索
English
故宮網站
menu
下載專區
文物典藏資料庫
100萬畫素 CC0
600萬畫素 CC BY 4.0
展覽精選
約
3MB/72dpi
精選圖像
約
20MB/300dpi
動物森友會素材庫
資料集
OPEN API
精選圖像
「選擇完朝代、類別後,按下搜尋」
依朝代
全部
新石器時代
商
西周
東周
春秋
戰國
秦
漢
西漢
新
東漢
魏晉南北朝
隋
唐
五代十國
宋
北宋
金
南宋
元
明
清
民國
時代不詳
依類別
全部
未分類
(924)
銅器
(2536)
陶瓷器
(6073)
玉器
(4694)
漆器
(273)
琺瑯器
(1289)
雕刻
(364)
文具
(819)
錢幣
(0)
雜項
(2359)
織品
(0)
繪畫
(3824)
法書
(980)
法帖
(189)
絲繡
(159)
成扇
(203)
拓片
(0)
善本書籍
(343)
檔案文獻
(3)
關鍵字
:::
回首頁
精選圖像
列印
小字級
中字級
大字級
下載
CC BY 4.0
清 景德鎮窯 白瓷雕花玲瓏紋瓶
文物圖檔編號:
K1B002832N000000000PAD
朝代:
清
類別:
陶瓷器
功能:
盛裝器
質材:
礦物/陶瓷/瓷
說明文:
本件撇口長頸,具圓肩歛腹、矮圈足。全器鏤雕變形花卉紋,再罩以濃度適當的透明釉填滿雕花之處,並入窯一次燒成。紋飾的孔眼在燈光下形成半透明玻璃狀,相當新奇有趣。類似器形的瓶子自元代以來即作為花瓶使用。民國初年,許之衡(1877-1935)在《飲流齋說瓷》一書中記載,薄胎瓷器,「兩面洞透者謂之玲瓏瓷」,因此這類瓷器也有「玲瓏瓷」之稱。因紋飾線條由鏤雕成米粒狀的孔洞連成,因此在日本又有「米通瓷」之稱。然而,這類裝飾工藝最晚在十二世紀已經出現在伊朗的卡桑(Kashan)窯口。直至清乾隆之後,景德鎮御窯場才引進此技法
清 景德鎮窯 白瓷雕花玲瓏紋瓶
上一個文物
回列表頁
下一個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