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奏為欽奉諭旨查明臺地出力生番優加賞給事

  • 奏為欽奉諭旨查明臺地出力生番優加賞給事_第四部份
奏為欽奉諭旨查明臺地出力生番優加賞給事_第四部份_預覽圖
  • 奏為欽奉諭旨查明臺地出力生番優加賞給事_第三部份
奏為欽奉諭旨查明臺地出力生番優加賞給事_第三部份_預覽圖
  • 奏為欽奉諭旨查明臺地出力生番優加賞給事_第二部份
奏為欽奉諭旨查明臺地出力生番優加賞給事_第二部份_預覽圖
  • 奏為欽奉諭旨查明臺地出力生番優加賞給事_第一部份
奏為欽奉諭旨查明臺地出力生番優加賞給事_第一部份_預覽圖
奏為欽奉諭旨查明臺地出力生番優加賞給事_第四部份
奏為欽奉諭旨查明臺地出力生番優加賞給事_第三部份
奏為欽奉諭旨查明臺地出力生番優加賞給事_第二部份
奏為欽奉諭旨查明臺地出力生番優加賞給事_第一部份
外部逆寫
乾隆五十三年岸裡社
黃炳彰(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博士生)

  潘老師是苑裡高中的國文老師,臉上有著深邃的輪廓,身高接近180公分。今日他受邀到台北故宮參訪「什麼是番?」特展——在幽暗的展間裡, 一道奏章吸引了他的注意:乾隆53年(1788)5月9日,陝甘總督福康安平定林爽文事件後奏請皇帝,希望為台地出力協助征討林爽文的原住民社群從優加賞, 除封賞土地之外,希望在年底以前讓官員帶領有功的頭目赴京瞻仰皇帝。潘老師在奏章前駐足,不禁沉思,想起世居埔里的外婆生前曾說過的家族故事: 「我們的祖先早先並不住在埔里,而是在大甲溪一帶,我們家族的土地眼睛是看不到盡頭, 年輕的麻達要跑上一天一夜才能從領地的這頭跑到那頭。提到我們岸裡大社,哪一個部落不感到敬畏?我們的先祖還到過北京朝見皇帝……」 潘老師以前總以為外婆說的只是久遠的傳說。然而,此刻福康安的奏章就在眼前,他不得不開始相信外婆說的不僅是傳說,而是一段往事。 他端詳福康安工整的筆跡,他有些癡迷,雙手微微前伸,似乎真正觸摸到了原件紙質,感受到紙張纖維的紋理,他想像著福康安如何蘸墨書寫、意氣風發……

  走到下一個展區,潘老師的心,頓時猛烈的跳動了起來。展區敘述乾隆53年,包括中部地區屋鰲總社、嘉義地區阿里山總社、屏東地區傀儡山總社共42人,因為戰功而由地方官員安排組成上京瞻覲隊伍,於是年12月抵達北京。瞻覲隊伍在北京期間備受禮遇,參與多項瞻覲與宴會活動,乾隆心情大悅,還作詩一首,題名〈嘉平廿一日西苑觀年班各部並臺灣生番示以冰嬉即事得句〉,並命人將台人形象增補繪入《職貢圖》。上京瞻覲隊伍受到豐盛的招待與賞賜,在乾隆54年1月17日啟程歸返,4月21日返抵台南。

  潘老師凝視展區的物件,他的目光停在清代謝遂的《職貢圖》上良久。他伸出右手指尖,輕觸玻璃,那位在畫中被標記為生番的男子,手執長矛,體型魁梧,肌理分明。「啊,是您嗎?」潘老師輕呼了一聲。

  多年以來從事台灣文學教學的潘老師,不自覺地吟誦出丘逢甲的七言古詩〈老番行〉,他的思緒陷入這首丘逢甲於光緒元年(1875)在大甲溪流域田野調查所寫的詩。曾經,居住在此地的巴則海族岸裡社人宰制著這片土地。「諸戎掎角微勞著,個霧擒餘捦骨宗」,康熙31年(1692)岸裡社協助朝廷征討吞霄社,獲得封賞大甲溪以南廣大土地(今豐潭雅神地區),乾隆52年(1787)再次協助朝廷征討林爽文,再得罩蘭埔(今卓蘭)等土地。

  「八旬聖壽效嵩呼!誰知斷發文身狀,曾入先朝王會圖。聖恩賜土歸來日,耕鑿相傳薄納租。」協助朝廷征討林爽文,獲得赴京瞻覲,從天朝返回部落,是岸裡大社最為叱吒風雲的時候。許多年以後,因為屯番制度、漢人移墾、官僚陳痾與內部歧異等種種因素,社人生存情勢逐漸轉為窘迫,每況愈下。往後,埔里社因郭百年事件而勢微,在道光年間招請岸裡社等巴則海社群大量移墾埔里。此後再有牡丹社事件,朝廷更改政策為開山撫番,設置埔里社廳,漢人終於源源不絕進入埔里……

  「嘿,你怎麼了?大家都走到外面了呢!」同行的友人拍了一下潘老師的肩膀,源源不絕的漢人化作走出展廳的人潮。潘老師的思緒乍然回到眼前,過去有些模糊不清的圖像與想法,此刻突然清晰無比。300年前岸裡社的祖先就在大甲溪流域奔跑著,也強勢協助朝廷弭平各地部落的反抗,不知是幸或不幸,畫入職貢圖的岸裡社長老,終於成為大清帝國博物館最佳也最強悍的人種塑像。岸裡社麻達始終在歷史裡奮力奔跑,他在勝利的慶典中奔跑,也在絕望的失敗中跑離家園。麻達少年再也跑不贏漢人水田裡的牛犁,牛犁駛過他,犁他,最終將他犁成一副新的面孔。

  「雞羽傳書麻達少,鹿皮納稅必丹老。」潘老師回望,再看一眼《職貢圖》中的男子,他露出了會心的微笑,轉身走出故宮展廳。在他的眼裡,麻達少年仍在岸裡大社奔跑著,姿態是如此健美、也是如此自由……

  備 註:本文依據台北故宮典藏文件:清代福康安〈奏為欽奉諭旨查明臺地出力生番優加賞給事〉及清代謝遂〈職貢圖〉卷二,進行逆寫演義。

參考資料:

  1. 丘逢甲,〈老番行〉,《柏莊詩草》(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86),頁9-11。
  2. 蔡承豪,〈赴京瞻覲——乾隆年間臺灣原住民進京之行〉,《故宮文物月刊》,349期(2012.4),頁86-93。
  3. 顧敏耀,《海國詩志:清領時期古典詩中的社會與文化》(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頁108-115。
返回逆寫選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