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展件介紹

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五代南唐 周文矩 畫明皇會棋圖

    • 形式:卷

      本幅描寫唐代宮廷的圍棋活動,玄宗坐龍椅,前置棋盤,另有官員、和尚道士和侍從內官觀棋。紅衣人趨前論事,袍服背後為丑角圖像,應為優伶。乾隆詩評明皇縱容楊貴妃,任其由寵犬攪亂棋局,是日後政局紊亂禍因。全卷設色淡雅,衣紋線條細膩,人物表情生動。

      畫無名款,舊傳為南唐周文矩(活動於西元10世紀)所作,但從畫風看,與元任仁發(1255-1327)更為接近。

  • 宋 馬遠 小品

    • 形式:冊

      本冊圖繪茶花、牡丹、葡萄、桃實,設色濃麗,用筆極精,花葉脈絡絲毫不茍。畫心作獨木舟式,裝池形式別致。另兩開山水人物,繪山閣對坐,策杖登高,水上乘舟,具有清曠脫凡的風韻。

      畫無名款,被歸於馬遠(活動於1180-1224)名下。畫幅雖小,然構圖布局呈現畫家風格特色。本幅選自宋馬遠《小品》冊第四、五、六、七開。

  • 宋 梁楷 東籬高士圖

    • 形式:軸

      梁楷(13世紀),山東東平人。善畫人物、山水,南宋寧宗朝任畫院待詔。

      溪旁松樹藤蔓茂密,楓葉上點硃砂。樹石以側鋒畫出斧劈皴紋,筆描精細接近南宋時代風格。高士身穿禪衣,披鹿裘,右手拈菊,曳杖而行,應是描繪陶淵明的形象。右邊坡腳雖有「梁楷」署款,但與其他真蹟的寫法不同,應是件精彩且忠實追隨梁楷畫風的作品。

  • 元 唐棣 倣郭熙秋山行旅

    • 形式:軸

      唐棣(約1287-1355),字子華。浙江吳興人。

      本幅畫煙嵐高曠,秋意彌漫,峰巒高聳,古寺隱現山間。近景茅廬掩映,山路溪橋行旅活動,具有濃厚生活氣習。構圖與宋郭熙〈早春圖〉相近,山石採卷雲皴,蟹爪枯枝勁挺,皆承李、郭風格而來。唐棣嘗畫嘉禧殿,為元順帝所知,也為金陵龍翔集慶寺繪製壁畫,受到元文宗寵遇。

  • 明 呂紀 蘆汀來雁圖

    • 形式:軸

      呂紀(活動於1475-1503),字廷振,浙江鄞縣(今寧波)人。

      本幅畫秋雁兩雙,飛鳴於葦塘沼泥之中,一飛降,一仰首,與棲息二雁頗有呼應。「呂紀」款疑似後加,幅右下有「字以善」印,是林良字,本幅畫風亦相近。林良(約1428-1494前)於明孝宗弘治(1488-1505在位)間值仁智殿,官至錦衣衛指揮,與呂紀先後供奉內廷。

  • 明 丁雲鵬 松巔函虛

    • 形式:軸

      丁雲鵬(1547或1548-1629後),字南羽,號聖華居士,安徽休寧人。善畫佛道人物,為晚明大家。

      松巖小徑,士人攜童漫步行吟。松巖之上,大片雲頭隔斷,雲外松杉密集,林梢露出寺宇。橫石結構甚簡,其上結頂一峰,則石稜繁複,結構極密。全畫善於繁中用簡,繁密中自有奇趣。作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時年六十八歲,是丁氏山水畫中精品。

  • 明 董其昌 葑涇訪古圖

    • 形式:軸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松江華亭人。精於鑑賞,是晚明重要書畫家及理論家。

      本幅作於萬曆三十年(1602),款識中提及與友人顧際明歸自檇李(浙江嘉興),遇雨宿葑涇,賞古人名跡,興至作此圖。山石以披麻皴,疏密安排巧妙,濃淡點畫對比強烈,布局重視連結走勢。陳繼儒(1558-1639)跋稱此作能再現董氏對王維、董源風格的理解。

  • 清 惲壽平 五清圖

    • 形式:軸

      惲壽平(1633-1690),初名格,字壽平,號南田,江蘇武進人。擅畫山水,專攻花卉草蟲,以「沒骨法」參以己意,獨創寫生風格,為清代最出名的花卉畫家。

      「五清」指的是松、竹、梅、水、月,比喻君子品格堅貞,清高不俗的情操。全幅筆墨多變,枯乾焦濃,先濃後淡,墨趣豐饒獨具特色,富有高雅脫俗的氣質。款識「辛酉」,時年四十九歲。

  • 清 郎世寧 畫洋菊

    • 形式:軸

      郎世寧(Giuseppe Castiglione,1688-1766),義大利籍傳教士畫家,康熙至乾隆年間,以繪事供職內廷,長達五十一年。

      菊花品種極多,乾隆朝由海外傳入洋菊,因花色、花瓣形狀新奇,御園多有栽植。本幅花瓣描繪精微,層次分明,葉片以不同色調暈染。清宮〈活計檔〉記載,乾隆二十三年(1758)曾裱郎世寧畫紙本菊花一軸,或即此件。

  • 清 金廷標 品泉圖

    • 形式:軸

      金廷標(?-1767)字士揆,浙江烏程(今湖州)人。善人物,兼花卉、山水、白描、界畫。

      本幅繪月下林泉,文士坐於溪邊樹幹啜茗,狀至悠閒,一童蹲踞汲水,一童竹爐燃炭。茶具如竹爐、茶壺、提籃、罐、勺、茗碗等,均描繪詳盡。全畫設色清雅,筆墨精練。圓短的文人臉型,極富個人特色,衣袖襟襬皺摺轉折猷勁,與「折蘆描」相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