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藏經〉浮影幻化沉浸式互動劇場
〈龍藏經〉浮影幻化沉浸式互動劇場,內容取材自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內府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為清康熙年間完成的藏傳佛教經典,不僅具重大的宗教意義,也有著極高的藝術價值。
本裝置透過感測參與者的人數多寡而啟動相應的投影互動機制,展開循序漸進的三段變化體驗過程:從象徵善念的金色粒子的凝聚、經文與八吉祥彷彿流淌在劇場的空氣中,能親眼見聞卻無從抓取,到最後諸聖尊的顯像;透過沉浸式劇場見到龍藏經外、內護經板上的各種視覺元素,讓觀眾宛如在夢境中體會了龍藏經的藝術之美。劇場內以蒲團意象座椅模擬打坐沉澱的環境:民眾坐下後,地面會慢慢浮現出經文、八吉祥的動畫,且隨著停滯時間漸久,地面的動畫範圍便逐步擴展。
劇場外的平板互動區以擴增實境(AR)科技認識龍藏經中數個尊像,並能清楚的觀賞其細節,內容包含六字大明咒翻譯解密與白描尊像的彩色幻化,猶如得到〈龍藏經〉的吉祥祝福。
不論宗教、種族或年齡,任何人皆可透過科技藝術與文物的結合,深度沉浸在龍藏經的華美風采中,獲得心靈的感動。
文物取材:
- 清康熙8 年(1669)內府泥金寫本
- 磁青紙、泥金;木板、金、彩繪,鑲嵌寶石
- 每張經葉縱33 公分 橫87.5 公分
康熙八年《內府泥金寫本藏文龍藏經》簡稱《龍藏經》,屬藏文「甘珠爾」(bka' 'gyur)類別之佛教經藏,「甘珠爾」意為「佛語之譯」,即指經、律二部,據《秘殿珠林初編》卷二十四記載:「(康熙皇帝祖母孝莊)太皇太后欽命修造,鑲嵌珠寶、磁青箋、泥金書、西域字龍藏經一部,共一百八本,內有釋迦牟尼佛口授口傳諸經。」此處「釋迦牟尼佛口授口傳諸經」即「甘珠爾」之意。此部寫本「甘珠爾」為清聖祖康熙皇帝之祖母孝莊太皇太后博爾濟吉特氏布木布泰於康熙六年(1667)下詔開始抄寫,康熙八年(1669)完成,過去供奉於咸若館,是清宮刊寫多部「甘珠爾」中最精美,也最受矚目的作品。
全帙共一百零八函,部類順序皆同永樂八年(1410)於南京完成之永樂版《甘珠爾》,次序採先經後律,依經典位階自高至低排列,分六部:「秘密部」、「般若部」、「寶積部」、「華嚴部」、「諸經部」、「律部」,共收經典一千零五十七種。
經葉橫87.5公分,縱33公分,每函依其內容含經葉約三百至五百餘葉不等,皆以泥金書寫藏文於特製藍紙(mthing shog)上。每函經葉上下各有一內護經板,含金砌禮敬語與七尊彩繪造像,內容為佛、菩薩、本尊、護法、祖師等,並飾以各式鑲嵌珠寶,版面再護以黃、紅、綠、藍、白五色絲繡經簾。於內護經板上覆以絲質哈達後,保護經函配件依次為三件經衣:黃素絹經衣、黃棉布經衣、黃緞織花袷經衣。以七彩暈綑經帶綁縛後,於其上下再各以一外護經板保護,縛以五彩綑經帶,最後裹覆以黃棉被經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