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於心—明代永樂皇帝的瓷器,展出時間 2017年5月18日起,正館 203 陳列室
適於心—明代永樂皇帝的瓷器,展出時間 2017年5月18日起,正館 203 陳列室
:::

內府燒造

明代晚期的文人在談論明初官方用瓷時,曾經提到「永樂、宣德年間內府燒造,迄今為貴。其時以騌眼甜白為常,以蘇麻離青為飾,以鮮紅為寶」,這段話清楚地總結了永樂時期瓷器的性質、面貌及特色。這些在景德鎮燒造的「內府」銘梅瓶、爵、爵盤以及帶有龍鳳紋的瓷器,說明永樂瓷器為官方所製作、使用的性質。珍貴且帶有「永樂年製」篆款的紅釉瓷器,光素潔白或帶有暗花的甜白瓷器以及以外來鈷料「蘇麻離青」繪製的青花瓷器,是永樂時期最受矚目的三種瓷器。它們與純淨的顏色釉瓷器及同樣帶有官方樣式的龍泉窯青瓷,共同展現出永樂皇帝瓷器特有的樣貌及風格。

明 永樂 青花波濤龍紋爵杯

明 永樂 青花波濤龍紋爵杯、爵托盤

通高8.1公分 盤高3.4公分 底徑15.8公分

青花爵杯搭配山形托盤首見於明代永樂時期。爵杯仿青銅爵器形,前有橢圓流,後帶尖形尾,左右有雙柱立於口沿,器腹下承三足。托盤折沿、平底,底有四如意形足,盤中央突起一座三山形支柱,三山之間略凹並有三孔隙,供瓷爵的腹部及三足歇放,所以也稱「歇爵山盤」。瓷爵外壁兩側各畫一條五爪雲龍,其下畫海水江崖紋,三足各飾如意雲紋及雙線,器底有澀胎一圈,中央施釉並畫蓮花一朵,器內純白無紋飾。盤中心除了三山形凸起外,四週繪飾雙龍紋以及海水波濤紋,口唇上畫勾雲卷草紋、盤外畫折枝番蓮花二層,四足各有如意雲及番蓮一朵,盤底中心露出緻密潔白胎體。相同的爵杯和托盤組合在景德鎮負責燒造宮廷用器的珠山遺址曾有出土。

瓷爵的燒製始於元代。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朱元璋在談論太廟祭器時,說:「共設酒尊三、金爵八、瓷爵十六於殿東西」,可以看出瓷爵在明初已是重要祭器。明英宗時,禮部尚書蔣守約也曾提到「大祀天地、社稷,舊制皆用瓷爵」,可以推想帶有五爪雲龍紋和海水江崖紋組合的瓷爵和爵盤,應該是永樂時期重要的家國重器。

(一)、鮮紅為寶



明 永樂 霽紅暗龍紋高足碗

明 永樂 紅釉暗龍紋高足碗

高10.6公分 口徑15.9公分 底徑4公分

永樂時期開始,景德鎮可以燒造出釉色純正的紅釉瓷器。這兩件紅釉高足碗的口部外侈、深壁、高圈足。全器施紅釉,釉汁瑩厚,器色鮮艷,圈足著地處露胎。器內壁錐拱雙龍戲珠紋,外壁樸素無紋飾。碗心有「永樂年製」雙行四字篆書款,外加花邊。

高溫紅釉器是以銅作呈色劑,在還原氣氛中高溫燒造而成,是最難燒製成功的顏色釉品種之一。由於其對溫度、氣氛的要求特別敏感,稍有不慎即得不到純正的紅色,因此景德鎮珠山遺址也見到大量燒製失敗而擊碎掩埋的紅釉器汰選品。

(二)、甜白為常



明 永樂 甜白三繫竹節把壺

明 永樂 甜白三繫竹節把壺

高11.0公分 口徑4.0公分 足徑12.8公分

單把壺的壺身呈半球形,小口、短直頸、圓肩、器腹略內斂、平底、淺凹足。器肩上有三個環形繫鈕,器身一側帶曲流,另一側帶竹節把手,並有一平頂直璧原形蓋罩住口頸。全器除足底露胎外,均施以白釉。全器光素無紋,釉色潔白瑩潤。相同器形之瓷壺存世不多,本院另藏有一件器形相同,器身飾以鳳凰一對的青花三繫竹節把壺,有學者推測兩者皆為明初宮庭用茶器。廣東台山南宋沈船中,曾出水有類似造型的錫壺,也有學者據以推測其為穆斯林使用的湯瓶。

明 永樂 甜白蓮花紋梅瓶

明 永樂 甜白蓮花紋梅瓶

高25公分 口徑4.4公分

甜白釉瓷是永樂時期宮中主要用瓷。這件永樂白瓷梅瓶胎質潔白細緻,釉質均勻盈潤,圓口略侈,短頸豐肩,斂腹下收,平底,淺圈足。全器以細線刻劃紋飾,瓶肩有轉枝葉紋一週,間飾弦紋二道,腹部主紋刻劃或綻放或含苞之纏枝蓮花,底邊上下飾有弦紋二道, 其間刻劃折枝蓮花六朵。根據1989 年景德鎮珠山明代御窯廠遺址的發掘報告,永樂前期地層中的甜白釉瓷器占所有出土物的98% 以上。據學者推測,永樂皇帝大量燒造白色瓷器有可能與他燕王時期居於北平,感染元人尚白之風氣有關,也有人推測,大量燒製的白釉瓷器不但帶有宗教意涵,同時,因其為報答父母之恩所建造的金陵大報恩寺塔,是以白瓷磚搭建而成的,白瓷器同時也承載了皇帝對父母的追思。

(三)、蘇麻離青為飾



明 永樂 青花一把蓮盤

明 永樂 青花一把蓮盤

高6.3公分 深5.4公分 口徑33公分 足徑24.2公分

盤子弧壁,矮圈足。器底露胎,全器以青花為飾。口沿下是海水波濤紋,內壁有蓮花、石榴、菊花等各式花朵共十三朵,外壁口沿下繪卷草紋,壁面畫纏枝花卉十四朵,近圈足處有回紋一週。盤心主紋飾是蓮花、慈菇等紮成的花束。因為外交往來以及貿易交換等因素,土耳其的托普卡普宮殿博物館以及伊朗的阿德卑爾神廟收藏有大量的十五世紀初期青花瓷器,類似這件作品的青花一把蓮盤,在兩大收藏中也都可以見到。在阿德卑爾神廟收藏一件同類型盤子,器底有「青花磬口花盤一樣」及與價格相關記載的墨書,可以讓人遙想其流通海外的情景。

(四)、顏色釉



明 永樂 翠青釉三繫蓋罐

明 永樂 翠青釉三繫蓋罐

通蓋高10公分 內徑8.5公分

翠青釉是永樂時期開始創燒的顏色釉,因顏色類似翠竹之青色而得名。這件蓋罐頸部短而微歛,器身扁圓,肩部有三個四瓣花托飾的環形繫耳,圈足淺,帶平頂直口蓋扣於環形繫耳之內,是永樂時期獨有的罐式。罐裡、圈足內及蓋內施青白釉,其餘施翠青釉。翠青釉以氧化鐵為呈色劑,釉面的玻璃質感強,釉內滿布氣泡狀如魚子,色調淡雅清新,傳世品並不多見。


(五)、官樣



明 永樂 青瓷劃花蓮瓣碗

青瓷劃花蓮瓣碗

明 永樂-宣德 龍泉窯

高6公分 口徑15.2公分 底徑5.1公分

明 永樂 甜白四季花卉紋蓮子碗

甜白四季花卉紋蓮子碗

明 永樂

高10.1公分 口徑21.2公分 底徑7.5公分

明 永樂 青花四季花卉紋蓮子碗

青花四季花卉紋蓮子碗

明 永樂

高10.1公分 口徑20.8公分 底徑7.5公分

這三件碗的器形相類,都是口部微外侈,深弧形壁,上豐下斂,尖底,並帶矮圈足,稱為蓮子碗。三者的裝飾紋樣布局也幾乎相同:其中的白瓷碗器內口沿下印波濤紋一圈,週壁印纏枝牡丹、菊花紋飾各三朵,碗心為折枝菊花紋。外面口沿下劃回紋一道,週壁為略凸起的菊瓣紋。青花碗的紋飾與白瓷碗相類,不同處是在碗心繪畫折枝枇杷紋。青瓷碗的外壁為蓮瓣,內壁口沿下為回紋一圈,碗心另有五瓣葵花紋。對照洪武二十六年(1393)燒造供用器皿時,需要先由內府定奪制樣的規定,可以看到明代初年,景德鎮和龍泉窯兩地的工匠,或以印花,或以鈷料繪畫,或以刻畫方式達成目標的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