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展件介紹

點擊檢視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 清 丁觀鵬摹顧愷之洛神圖 卷

    丁觀鵬(約1708-1771),善繪道釋人物,亦擅山水,曾從郎世寧(1688-1766)學畫,深受西洋畫法影響。

    以〈洛神賦〉為題的畫作,除了有單一人物構圖,亦有描寫壯觀奇麗的敘事場景,如此幅依故事的情節描寫,從休憩、驚豔至離去、悵歸。此卷雖是摹本,然金碧重彩,且景物間的比例關係精確;再加上以西洋明暗與定點透視法,表現臉部五官、馬匹體態與空間層次,創出自己的面貌。

  • 傳 明 仇英 揭鉢圖

    揭缽故事除了在佛教經典記載外,元代《西遊記》雜劇亦曾見「鬼母皈依」故事。但都是闡明佛法偉大,改邪歸正即可成為護法之理念。

    畫中極力描繪各種鬼怪,使出渾身解數,想盡各種辦法,仍無法將缽揭起,救出鬼子母的么兒賓迦羅,人物樹石造型精謹,用筆工細,設色濃豔亮麗。此類工筆重設色青綠山水,常標為仇英(約1482-1559),應為後人所偽托。

  • 清 黃應諶 畫祛倦鬼文山水

    黃應諶(活動於1644-1722)。善畫人物、鬼判、嬰孩。

    此作以明代申時(1535-1614)的〈袪倦鬼文〉為題,畫庭院書齋一人瞌睡,齋外似有一人蓬頭垢面,迤迤然而來,原來是倦鬼來襲。用色精麗,氣氛奇異。畫幅右上書〈袪倦鬼文〉,敘述整理手稿時,常因困倦而荒廢數月,乃撰文驅逐倦鬼,卻於瞌睡間見倦鬼前來,與之對話,而有所領悟。畫意與文字結合,發人深省。

  • 清 緙絲 御題周文矩大禹治水圖

    面峻嶺疊嶂,瀑布急流,滿山古木蒼松,洞穴深秘。山崖峭壁上成群結隊的人們正在刨沙築渠,疏通河道,導流洪水,表現大禹開山導石治水的畫面。乾隆(1736-1795)欲藉由頌揚大禹的功績,表明師法古代聖王之心。

    此作與〈清謝遂仿唐人大禹治水圖〉,構圖相同,應以其為母本,運用緙絲技法織作,緙絲以簡單的平紋木機織造,採通經斷緯織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