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善列印:請利用鍵盤按住Ctrl + P開啟列印功能
唐文宗(809-840)時「女仙」吳彩鸞(活動於九世紀),相傳以抄寫韻書營生,因書法寬綽有餘別具風格,為歷代藏家所重。因此存世唐抄本韻書多託名於吳彩鸞。
本冊〈唐韻〉匯集唐代各本韻書而成,曾入宣和內府收藏。經研究復原,本冊原為傳世罕見的「龍鱗裝」手卷樣式,後才由「卷」改裝成現在的「冊」。書法上流露唐代楷書工整精妙,結字寬舒與筆畫厚實,當是晚唐五代抄書之代表作品。
褚遂良,字登善,浙江錢塘人。
本幅用筆靈活自然,富有輕重變化,單字優美勻稱,帶著平和閒雅的感覺,歷代論者多認為是褚遂良(596-658)晚年所作。但也有學者指出,避諱字的使用與唐代習慣不同,加上點畫用筆也與褚書的飄逸感不同,結構上比較接近歐體,故推測可能是宋人所臨寫。
蘇軾(1037-1101),四川眉山人。兼善詩文、書畫,為北宋四大書家之一。
1082年蘇軾與友人兩度泛舟遊覽赤壁(今湖北黃岡縣),作了前後兩篇〈赤壁賦〉,記述所觀所感,文字優美,富有深刻的哲理,是文學史上名作。第二年為友人書此卷,為傳世僅存的東坡親筆〈赤壁賦〉。運筆沉穩,墨色清潤,顯得平和圓融,與詩文所表達曠達的人生觀十分契合。
米芾(1052-1108),湖北襄陽人。字元章,號米南宮、海嶽外史、襄陽漫士,元祐六年(1091)改名芾。能詩文,善書畫,行、草書博取前人所長,用筆俊邁豪放。
學者指出所云為王安石(1021-1086)變法之保甲團練事,推測書於1105年。此札書法瘦勁,筆勢欹側縱橫,姿態多變,點畫間鋒芒畢露,牽絲映帶自然,為其經意書寫之作。
國寶
鮮于樞(1246-1302)字伯機,號困學民。書法以圓勁著稱,提倡「復古」與趙孟頫並稱「二妙」。
平生雅好書畫金石鑑藏,據載鮮于氏曾收有「透光鏡」,此鏡在反射的影子中會出現鏡背的花紋,或因擁有此稀世之珍,而以大字行楷書寫金人麻九疇〈賦伯玉透光鏡〉詩。此冊結字端正,體勢開張,筆力遒勁,為其傳世楷書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