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出版年份 ~ 作者 搜尋文章、作者、關鍵詞、期刊、摘要 查詢查詢 可使用AND、OR、NOT搜尋,例如 古蹟 and 器物 全部 (2650) 學位論文 (35) 期刊論文(經雙審查制) (315) 期刊論文 (1805) 電子期刊 (15) 研討會論文 (188) 專書 (74) 專書論文(專書或論文集之一部分) (186) 主編專書(論文集) (14) 網路發表文章 (18) 序號 文章 下載 1741. 林姿吟,〈說不一樣的故事─履踪特展展示設計概念〉, 《故宮文物月刊》,372期(2014.3),頁56-65。 檔案下載:說不一樣的故事—履踪特展展示設計概念檔案大小:1 MB PDF 1742. 劉國威,〈《真禪內印頓證虛凝法界金剛智經》─和雲南阿吒力教有關的一部明代寫經〉, 《故宮文物月刊》,372期(2014.3),頁66-79。 檔案下載:《真禪內印頓證虛凝法界金剛智經》—和雲南阿吒力教有關的一部明代寫經檔案大小:2 MB PDF 1743. 吳紹群,〈博物館數位影像安全及數位資產管理問題之探討〉, 《科技博物》,18卷1期(2014.3),頁5-33。 1744. 陳東和,〈〈西清續鑑鏡匣〉的顏料分析〉, 《國立臺灣博物館學刊》,67卷1期(2014.3),頁13-29。 關鍵詞: 西清續鑑、銅鏡、拉曼光譜、X光螢光光譜、顏料、鉛白 1745. 何炎泉,〈北宋的毛筆、桌椅與筆法〉, 《故宮學術季刊》,31卷3期(2014.3),頁57-102。 關鍵詞: 北宋書法、散卓筆、桌椅、筆法、唐宋變革 檔案下載:北宋的毛筆、桌椅與筆法檔案大小:8 MB PDF 1746. 盧雪燕、劉欣欣、許智瑋、黃景彤,〈《臺澎圖》、《沿海岸長圖》為黃叔璥所繪考:附故宮現藏北平圖書館新購輿圖比較一覽表〉, 《故宮學術季刊》,31卷3期(2014.3),頁155-198。 關鍵詞: 古地圖、臺灣圖、黃叔璥 檔案下載:《臺澎圖》、《沿海岸長圖》為黃叔璥所繪考:附故宮現藏北平圖書館新購輿圖比較一覽表檔案大小:10 MB PDF 1747. 蔡承豪,〈四序摘新芽—日治時期的蔬菜栽培〉, 《臺灣學通訊》,80期(2014.3),頁4-7。 1748. 浦莉安,〈文物與影像之轉化:故宮文創影片製作分析〉, 《博物館簡訊》,67期(2014.3),頁49-52。 1749. 鄭邦彥,〈「不只是觀眾」的異質想像:博物館與新住民專題引言〉, 《博物館簡訊》,67期(2014.3),頁6-9。 1750. 鄧欣潔,〈有朋自遠方來:記國立故宮博物院新住民團體教育活動紀實〉, 《博物館簡訊》,67期(2014.3),頁39-41。 1751. 方慧潔,〈美術館作為場所精神的實踐─以豊島美術館為例〉, 《臺灣博物季刊》,121期(2014.3),頁86-91。 1752. 林莉娜,〈明宣宗的游樂與玩物〉, 《紫禁城》,229期(2014.2),頁45-59。 關鍵詞: 明宣宗 1753. 許媛婷,〈枕邊絮語──從《彩筆情辭》看元、明文人的風月情緣〉, 《數位文化電子報(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8期(2014.2)。 1754. 陳玉秀,〈明嘉靖壽字葫蘆瓶〉, 《故宮文物月刊》,371期(2014.2),頁76-83。 檔案下載:明嘉靖壽字葫蘆瓶檔案大小:1 MB PDF 1755. 劉家倫,〈建構文物與兒童溝通的橋樑─記兒童學藝中心成立五週年〉, 《故宮文物月刊》,371期(2014.2),頁114-121。 檔案下載:建構文物與兒童溝通的橋樑一記兒童學藝中心成立五週年檔案大小:1 MB PDF 1756. 蔡承豪,〈履踪─臺灣原住民文獻圖畫特展展品選介〉, 《故宮文物月刊》,370期(2014.1),頁4-15。 檔案下載:履踪—臺灣原住民文獻圖畫特展展品選介檔案大小:1 MB PDF 1757. 盧雪燕,〈不僅僅《臺海使槎錄》─院藏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 《故宮文物月刊》,370期(2014.1),頁16-27。 檔案下載:不僅僅《臺海使槎錄》—院藏臺灣圖附澎湖群島圖檔案大小:1 MB PDF 1758. 陳階晉、何炎泉、陳韻如,〈天地自知音 明四大家特展─沈周〉, 《故宮文物月刊》,370期(2014.1),頁58-75。 檔案下載:天地自知音 明四大家特展—沈周檔案大小:2 MB PDF 1759. 何炎泉,〈游戲三昧─沈周化鬚疏〉, 《故宮文物月刊》,370期(2014.1),頁76-83。 檔案下載:游戲三昧—沈周化鬚疏檔案大小:1 MB PDF 1760. 張志光,〈器物數位典藏有關品名之規範與資料庫設計〉, 《故宮文物月刊》,370期(2014.1),頁102-113。 檔案下載:器物數位典藏有關品名之規範與資料庫設計檔案大小:1 MB PDF 1761. 蘇峯楠,〈1895年日本における台湾地図の空間意識について〉, (東京大學駒場校區,日本東京:臺灣史研究的新思維、新挑戰──構想.史料.論點,2014年1月22日)。 1762. 何炎泉,〈沈周書法風格之發展與文化意義〉, 《明四大家特展:沈周》(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1),頁276-285。 1763. 余佩瑾. 黃蘭茵. 張敬昕,《摶泥幻化- 院藏歷代陶瓷》(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 1764. 謝鎮鴻,〈博物館暢銷書籍之研究-以國立故宮博物院為例〉, 《中華民國設計學會第19屆設計學術研究成果研討會論文集》(中華民國設計學會,2014),頁857-862。 1765. 林芝禾,〈展覽牆面的支配者:從Andreas Gursky的攝影作品再析畫型攝影〉, 王嘉驥,《影像與觀念 國際當代藝術家選輯》(台北:世安文教基金會,2014),頁149-179。 1766. 陳玉秀,《瓶盆風華:明清花器特展》(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2014)。 關鍵詞: 花器 1767. 陳建志,〈趙孟頫の書法における時期区分の研究〉, (つくば市:国立筑波大学博士学位論文,2014)。 1768. 蔡承豪,〈地方農識的書寫與呈現:以十九世紀北臺地區稻米品種變遷為例〉, 《師大臺灣史學報》,6期(2013.12),頁3-52。 關鍵詞: 秈稻、糯稻、地方農識、植物分類學鎮、稻米 1769. 劉芳如,〈書畫傷損之類型、鑑識與修護—以故宮典藏為核心之研究〉, 《故宮學術季刊》,31卷2期(2013.12),頁179-231。 關鍵詞: 書畫傷損、劣化、保存、修復、修護、故宮 檔案下載:書畫傷損之類型、鑑識與修護—以故宮典藏為核心之研究檔案大小:3 MB PDF 1770. 王琤雯,〈美國麻塞諸塞州賽林 (Salem) 的地方博物館 〉, 《博物館簡訊》,66期(2013.12),頁34-39。 每頁筆數: 30 50 100 頁次:59/93 第一頁 上一頁 59 57 58 59 60 61 下一頁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