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潮.臺中文創園區遊-故宮書畫4G新媒體藝術展,展出時間 2016年7月16日至2016年9月30日,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國際展演館
:::

展區介紹

大型投影視覺體驗

圖成百駿 《百駿圖》為郎世寧以「駿馬牧場」為主題創作的畫卷,畫中馬匹形象逼肖,具有光影量感與精緻筆觸,展現細膩的寫實畫風。 「圖成百駿」動畫長卷忠於原畫,採用新穎高規格動畫技術,呈現畫中馬匹或嬉戲相鬥,或遊憩臥立,或策馬奔馳,或涉水而渡的百變姿態,駿馬英姿宛若活躍眼前。

寒食帖 《寒食帖》為元豐二年(1079)蘇軾謫居黃州,於第三年四月的寒食日,有感於季節更替、生活困乏以及仕途挫折, 乃作寒食詩二首,並於其後書寫成本卷,後人譽為蘇軾存世最好的書蹟,卷後並有黃庭堅題跋,雙美並具。本片採用新穎高規格動畫技術,呈現蘇軾詩中波瀾起伏的情緒,以及筆下縱橫流轉的墨跡,演繹出字體間的攲側錯落、跌宕生姿,呈現變化豐富的筆墨節奏。

圖成百駿投影

《百駿圖》為郎世寧以「駿馬牧場」為主題創作的畫卷,畫中馬匹形象逼肖,具有光影量感與精緻筆觸,展現細膩的寫實畫風。 「圖成百駿」動畫長卷忠於原畫,採用新穎高規格動畫技術,呈現畫中馬匹或嬉戲相鬥,或遊憩臥立,或策馬奔馳,或涉水而渡的百變姿態,駿馬英姿宛若活躍眼前。

寒食帖投影

《寒食帖》為元豐二年(1079)蘇軾謫居黃州,於第三年四月的寒食日,有感於季節更替、生活困乏以及仕途挫折, 乃作寒食詩二首,並於其後書寫成本卷,後人譽為蘇軾存世最好的書蹟,卷後並有黃庭堅題跋,雙美並具。本片採用新穎高規格動畫技術,呈現蘇軾詩中波瀾起伏的情緒,以及筆下縱橫流轉的墨跡,演繹出字體間的攲側錯落、跌宕生姿,呈現變化豐富的筆墨節奏。

清 郎世寧 百駿圖

郎世寧(1688-1766)是意大利來華傳教的耶穌會教士,他以精湛的繪畫技藝而供奉朝廷,歷仕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善繪人物、花鳥、禽獸。 本幅畫姿勢各異的駿馬百匹,遊憩於草原之間,樹石、山水、人物無不寫實精緻。全幅色彩濃麗,構圖繁複,形象逼肖;又以中國傳統畫技法加入西洋光影透視法及西畫顏料,使畫面顯得中西趣味兼容併蓄,為郎氏早期典型代表作品之一。

宋 蘇軾 寒食帖

蘇軾(1037—1101),四川眉山人,字子瞻,號東坡。兼善詩文、繪畫、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北宋四大書家。元豐二年(1079)蘇軾謫居黃州(湖北黃岡),第三年四月寒食日,有感於季節更替,生活困乏和仕途挫折,作〈寒食雨二首〉,其後書成此卷。蘇軾詩中波瀾起伏的情緒已然轉化成筆下縱橫流轉的墨瀋,攲側錯落、跌宕生姿。此卷由宋至今,流傳九百餘年,後人譽為蘇軾存世最好的書蹟。

唐代 揮毫舞墨

「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 狂僧懷素在自敘帖內,記錄下眾人藉自然萬物對狂草的描述。本區以「非看不可書畫互動桌─金文」、「毛公鼎漢字互動桌」及「翰逸神飛」影片為開場介紹書法之美,接著邀請您走進「自敘·心境–自敘帖書法情境長廊」中,感受懷素寫書法字時運筆的力道、速度,以及他自由奔放、狂傲不羈的性格。

毛公鼎漢字互動桌

毛公鼎漢字互動裝置,將西周毛公鼎中500字銘文及其演變過程寓於其中,讓參觀民眾透過數位內容的呈現,瞭解毛公鼎銘文及其蘊含的漢字文化內涵。由毛公鼎中的銘文帶動漢字藝術動畫,不僅展現珍貴的漢字文化資產,更創造科技與人文的新趣味。

非看不可書畫互動桌(金文)

「非看不可互動桌-金文 」,精選院藏20 件商、周迄漢的銅器與銘文,利用最新科技的高倍擴放技術,使長寬不到兩公分的金文字形放大到數十公分、於是字形的偏旁結構、筆道的使轉向背、範鑄的修飾誤失、鏽斑的層層堆疊、線條的規整與遒逸,都鉅細靡遺、纖毫畢現。

翰逸神飛影片

本片榮獲第四十六屆美國休士頓WorldFest獨立製片與國際影片影展 電視與公共服務廣告類評審特別獎

影片從漢字六書造字法則切入,首揭漢字構形的奇妙;再以甲骨、銅器、簡帛等歷代銘文書法作品,敘述漢字書法源流與演變,傳達漢字的多元性。接著透過音樂家演奏大提琴的影像,配合書法書寫的節奏,表現書法的韻律性。

自敘‧心境–自敘帖書法情境長廊

「奔蛇走虺勢入座,驟雨旋風聲滿堂。」 論形似,懷素之草書有如蛇般游移自如,奔放流暢,點畫間圓轉遒勁且筆意相連。本書法情境空間包含外境、意境、心境三種層次的體驗,帶領觀眾深度領略懷素《自敘帖》的書法創作意境。

以4K高解析度《自敘帖》影片為開端,並運用浮空投影及網紗,構築空間中的書法美學,進而由實體藝廊走入虛擬藝廊,藉由VR沉浸式裝置體驗唐代狂草藝術的極致境界。

唐 懷素 自敘帖

僧懷素(活動於八世紀後半),俗姓錢,字藏真,湖南長沙(一說零陵)人。以草書聞名於鄉里,後北上長安,當代名流紛紛贈詩贊美,大曆丁巳(777)摘錄諸家贈詩及顏真卿序,書成本卷。卷中有的詩句以自然物象和誇飾的辭語,形容懷素草書之美;有的則推崇他繼承張旭的顛狂,追求狂縱奇異之態。全卷用細筆勁毫,筆勢連綿,奇蹤變化,實為草書藝術的極致表現。

宋代 晴風沐荷

本展區內重現深獲觀眾喜愛的「夏荷」體感互動裝置,一陣清風吹過,馮大有筆下靜態的《太液荷風》變化為生意盎然的荷花池,池中浮萍聚散、鯉魚悠游。一同展出的還有巨幅山水複製畫,包含郭熙《早春圖》、范寬《谿山行旅圖》、李唐《萬壑松風圖》、崔白《雙喜圖》、宋徽宗《蠟梅山禽》與夏圭《溪山清遠》。數位科技虛擬自然景致,搭配宋代山水名畫,創造虛實交替、古今對照的觀賞趣味。

夏荷

南宋畫家馮大有《太液荷風》筆下盛開的荷花池,荷葉田田,有的花開燦然,迎風帶露;有的含苞待放,顧盼生情,池中群鴨悠遊自在,空中彩蝶飛舞,飛燕展翅,活力十足。本裝置為虛擬體感的互動空間,呈現畫家筆下夏荷風滿塘、風姿萬千之景象,以數位的方式感受夏日躍動的生命。當你踏進水池,魚兒朝你游來、水波漣漪,當你踏在荷葉上,蝴蝶與營火蟲朝著牆面飛去。隨著風力強弱,荷葉會變化擺動速度與幅度。

故宮潮·穿古越今 藝術裝置

「故宮潮·台中文創園區遊」4G新媒體藝術展致力將靜態的文物展陳,轉化為貼近作品真意且互動性高的作品。本次展項取材自歷代書畫名品,包含西周毛公鼎、唐宋書法名跡,以及宋、元、明、清繪畫,形成各朝代新媒體代表之作。

故宮潮藝術裝置以時間軸為概念,象徵文物穿古越今,也代表隨時間淬鍊,逐年醞釀出學者、博物館員及多媒體專業人士的心血,展現故宮科技、藝術與歷史對話的精采成果。

宋 馮大有 太液荷風

馮大有(西元十二世紀),江蘇蘇州人。自號怡齋,官至承事郎。七歲能文,善畫蓮,寫陰睛風雨各態,極能傳神。本幅選自「宋元集繪」冊第九幅。滿塘荷葉,偃仰傾側,風姿萬千,伴以紅白芙蕖,浮萍點點,群鴨悠游覓食,蝶燕蹁躚飛舞,益顯一派炎夏荷風滿塘,生意勃發的景象。畫名太液,語出﹝史記封禪書﹞。按漢武帝於太液池南築建章宮,復於池中建台,至昭帝時,嘗有黃鵠飛入池中,群臣以為瑞兆。大有此幀紈扇荷花,布局賦彩典雅,且蝶鳧成雙,顯然隱含祥瑞之意。

宋 郭熙 早春圖

郭熙(活動於十一世紀),河南溫縣人。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為翰林圖畫院藝學,善畫山水。著有《林泉高致》一書,是我國畫史上討論山水畫的一部重要論著。這幅畫的主要景物集中在中軸線上,近景有大石和巨松,背後銜接中景扭動的山石,隔著雲霧,兩座山峰在遠景突起,居中矗立,下臨深淵,深山中有宏偉的殿堂樓閣。左側平坡委迤,令人覺得既深且遠。作者以粗闊扭曲的線條,描繪山石輪廓,再用乾溼濃淡不同的墨色,層層皴擦出岩石表面的紋理,因為形狀像捲曲的雲塊,所以稱為「捲雲皴」。樹木枝幹虯曲,枝椏像伸指布掌的樣子,稱為「蟹爪枝」,是承襲自宋初李成一系的特色。

畫幅右側畫家自題:「早春。壬子(1072)年郭熙畫。」顧名思義,這幅畫作是在描寫瑞雪消融,雲煙變幻,大地復甦,草木發枝,一片欣欣向榮的早春景象。

宋 范寬 谿山行旅

此畫右下山林枝葉間有「范寬」的款署。范寬(活動於11世紀初期),字中立,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擅長山水,初學李成、荊浩,因長年觀察自然而獨創一家面貌。 本幅構圖簡潔,近景為下方中央的巨石,中景則是驢隊所在,遠景是一聳立主山。其山腰下藉雲霧留白,凸顯空間遠隔之效。全幅以方折線條鉤勒輪廓,再藉短筆皴畫土石質感。龐大山體與畫中行旅驢隊相映,展現出懾人的雄壯氣勢。

宋 李唐 萬壑松風

畫幅左側山峰有「皇宋宣和甲辰(1124)春河陽李唐筆」的款署。李唐(約1049-1130後),字晞古,河陽(河南孟縣)人,活動於兩宋之際。山間幽谷,松林鬱鬱茂生,泉水潺潺流動。山體雖層疊緊密,卻有空間深度。以小斧劈皴擦山石,再用深淺青綠烘染,形塑山石堅實又具潤澤感的獨特效果,深淺設色的松針則營造出繁盛動態之效果。近景松林與背後泉水山石重疊,顯示深遠表現的畫法。

宋 夏圭 溪山清遠圖

夏珪,字禹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為南宋宮廷畫家,孝宗朝末年進入宮廷,並活動於寧宗朝至理宗朝。 全幅由右到左山脈與水域綿延交錯,或疏或密,或實或虛,形成極有韻律的構圖安排。畫家以斧劈皴描繪岩石堅硬質面,並加入更多的水分,展現豐富而濕潤的墨調變化。畫中以顫動的筆法表現樹梢迎風的動感。此種對於無形感官經驗的細膩捕捉,是南宋繪畫最精緻之處。

宋 崔白 雙喜圖

崔白,字子西,安徽鳯陽人。仁宗時(西元1023-1063年)為畫院藝學,神宗時(西元1067-1085年)以性疏闊,辭去畫職。善花竹翎毛。本幅繪山喜鵲二,一展翅騰空,一俯身鼓噪,下有野兔悠然昂首回顧,呼應密切,動態活躍欲生。鵲、兔以精筆繪成,而坡土、樹幹以粗筆寫就,粗細對照,和諧得宜。

宋 徽宗 蠟梅山禽

宋徽宗趙佶(1082-1135),是一位詩、書、畫三絕的藝術家皇帝,建立完備畫院制度,以詩句為畫題選取人才,重視對實物的觀察,這種結合詩畫和寫生的繪畫觀念,對中國繪畫的發展深具影響力。 此幅可能即《宋中興館閣儲藏圖畫記》中徽宗八扇屏之一的〈香梅山白頭〉,兼具詩情畫意,精練筆墨表現景物特性,構圖簡潔,設計S型弧線,在寫生之外,又著意營造具造型美感和冬日清疏氣氛的理想境界。

元代 夢迴鵲華

趙孟頫描繪華不注山和鵲山的景色,送給未曾到過故鄉濟南的摯友周密,本展區邀請您使用VR虛擬實境裝置走入《鵲華秋色》圖中,近觀畫中大樹參天、楓紅飄落和屋舍儼然,再以俯視視角漂浮優游在山林河水間,欣賞壯闊的濟南山水,並透過「秋色」互動裝置觀看畫中細節,藉此理解趙孟頫與周密之間相知相惜的情誼。

神遊幻境-VR沉浸式虛擬實境體驗

《神遊幻境》取材自宋末元初畫家趙孟頫的《鵲華秋色》,透過VR沉浸式體驗,引領您從實境走入虛擬幻境,乘坐時空椅遨遊趙孟頫所描繪的濟南秋景,手中控制器幻化成船蒿輕搖小舟,近觀畫家勾勒沙渚、古黃河與松樹的運筆線條,描繪沙洲和樹葉深淺不一的青色,以及對比河面淺水暖色系帶來的互補視感,更進一步體會趙孟頫為好友周密畫下這幅作品的深厚情誼。

秋色

趙孟頫憑藉著記憶描繪《鵲華秋色》,將浪漫詩意的寫意之景,贈送給好友周密,一解好友思鄉之苦。季節才轉入秋,紅葉片片,林間屋舍嚴然,山羊穿梭其間,而辛勤的漁夫,似乎想趁著舒適的氣候滿載而歸。屋中的婦人,忍不住探出身子,彷彿也為這動人的情景所吸引。本作品以顏色和時序詮釋秋的信息,藉由數位體感互動的方式,透過您用手朝畫作揮舞,隨著手移動之處,畫作開始放大,呈現鵲華秋色原畫細緻之美,猶如幻化成畫家提筆揮毫,傳遞著文人間相知相惜之情誼。

元 趙孟頫 鵲華秋色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南宋宗室,後北上大都任官。此畫是元貞元年(1295)他自濟南路職位南返後,為友人周密(1232-1298)描繪其祖籍地貌景色之作。畫卷構圖簡潔,在一廣闊水澤坡岸間,右為尖聳的華不注山,左側是渾圓鵲山。畫中坡岸林木,與董源山水母題十分接近,然經趙孟頫的筆墨與設色後更具生趣,成一秀麗可人的自然佳景。黃公望從趙孟頫此類復古創新手法,得以掌握筆墨新活力。

明代 玩味生活

本區展出作品包含仇英《漢宮春曉》、唐寅《溪山漁隱》、沈周《廬山高》與文徵明《品茶圖》,讓您一次飽覽明四大家的傑作。透過非看不可書畫互動桌,您不僅能夠近窺仇英筆下漢代後宮佳麗的百態千姿,放大畫中細節,還能發現宮廷中梳妝、彈琴、閱讀等附庸風雅的日常生活型態。

非看不可書畫互動桌-書畫

「非看不可書畫互動桌」自本院院藏中挑選出十五幅經典書畫名作,利用高科技投影及觸控面板技術,讓使用者能細微觀察書畫細節之互動式裝置。展示內容包括:晉唐書法名蹟《快雪時晴帖》、《書譜》、《自敘帖》、《祭姪文稿》,讓人能欣賞到名家文字的律動與字裡行間的情感;宋元名畫《谿山行旅圖》、《早春圖》、《萬壑松風圖》、《溪山清遠》、《秋庭戲嬰》、《靜聽松風》、《富春山居》等畫作;更有明代、清代名作《漢宮春曉》、《溪山漁隱》及《清院本清明上河圖》。

明 仇英 漢宮春曉

仇英(約1494 - 1552),字實父,號十洲,為明四大家之一。本幅以春日晨曦中的漢代宮廷為時空背景,描繪後宮佳麗百態,其中尚包含畫師毛延壽為王昭君寫像的著名故實。通幅構景繁複,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除卻美女群像之外,復融入琴棋書畫、鑑古、蒔花等藝文休閒活動,誠為仇英歷史故事畫中的精彩力作。

明 文徵明 品茶圖

文徵明出身文人世家,一生大多優遊山林,追求自然。作品中多為生活寫照。一生嗜茶,曾自謂:「吾生不飲酒,亦自得茗醉。」他以茶入詩、入畫、入書法,畫中所表現的文人品茶,亦頗具代表性。

此圖繪與友人品啜雨前茶的場景。環境幽雅的草堂中,二人對坐品茗清談,几上置茶壼、茶碗;堂外一人正過橋行來。茶寮內一僮煽火煮泉,準備茶事,一場小型的文人茶會即將展開。

明 沈周 盧山高圖

畫上篆題「廬山高」並長詩一首,是沈周於成化三年(1467)藉廬山的浩蕩氣勢,賀其師陳寬七十大壽之作。畫面描繪一處聳峙群山澗谷,上方遠處群峰連綿,中景山體細分緊湊,其間瀑布流洩而下,一旁岩壁正面留白、側面略染,將谷澗浩蕩水氣一表無遺。

全幅藉元代王蒙扭動繁密的皴筆表現山石質面,展現山水生命力。瀑布下有一人佇立,其身形渺小,旁又用高聳松樹襯映,使其所仰望的廬山更顯高聳,如有充沛能量與之呼應。畫中山水景致與長篇題詩,以形象和文字兩相呼應,呈現沈周對師長的孺慕景仰之情。

明 唐寅 溪山漁隱

唐寅(1470-1523),吳人(今江蘇蘇州)。字子畏,一字伯虎,號六如。賦性疏朗,狂逸不羈。弘治戊午舉南京解元,畫師周臣而遠過之。為明四大家之一。

此卷作江干巖岸。雜林疏朗,漁舍水榭座落丹楓岸石掩映間。水面舟艇容與,舟上漁人或垂綸放釣,或橫笛濯足,或拍掌擊節和歌。屋內則促膝對酌,或憑欄觀釣,或策杖閒步。通幅以中鋒濕筆斧劈斫趯,用筆勁利,設色明艷,清雅幽麗,神采逼人。

清代 遨遊坤輿

走入遨遊坤輿劇場,四面環繞著浩瀚星空,腳下踩著南懷仁當年為了向康熙皇帝解說西方的世界地理觀所畫的《坤輿全圖》。藉由這件新媒體藝術作品,邀請您一起探索夜空中的星宿,理解古代人觀想的宇宙樣貌,以及17世紀航海探險家所見聞的風土民情。

遨遊坤輿

大型互動地板展區以地面投影的《坤輿全圖》半球地圖影像為整個展區的中心,看起來像由中心向四方環遊世界,觀眾們自由走動,體驗康熙皇帝看地圖時感受到的趣味。互動展示以劇場方式進行。一走入展區,觀眾就立刻沈浸於環場星空中。從康熙皇帝與南懷仁的對話中,觀眾可以認識《坤輿全圖》的特色。接著在宇宙星空的氛圍下,體驗古人觀察天文,測繪地理的時空氛圍。最後更有奇獸劇場,將圖中所畫的奇獸以動畫呈現在觀眾眼前。

國寶劇場

國立故宮博物院致力推廣典藏,以故宮經典名畫為主題、由專家學者引領及國內優秀團隊製作的古畫動漫系列,國際間屢創佳績,不僅使國寶文物活起來,更展現臺灣文化創意的驚人實力。

國寶娃娃入寶山

*本片榮獲第46屆美國休士頓獨立製片與國際影片影展 影片與錄像類類金獎、國際視聽新科技委員會短片類銀奬

好奇的國寶娃娃不小心踏入《富春山居圖》,遇見了來自《百駿圖》卻遺失影子的小白馬。國寶娃娃為了幫小白馬尋找影子,不但遇見派來尋覓國寶的玉辟邪與玉鴨,又不慎撞翻了展覽櫃上的《花氣薰人帖》,這下,可真的闖禍了…

國寶娃娃入寶山2:山水篇

*本片榮獲第46屆美國休士頓獨立製片與國際影片影展電視與公共服務廣告類 白金獎

行俠仗義的國寶娃娃、玉辟邪與玉鴨,遇見一位驚慌失措的小書僮,原來,小書僮的主人「唐才子」摔了個跟斗,失去了記憶,現在還上演失蹤記!究竟,他們能不能在明代唐寅《溪山漁隱圖》畫中,順利地幫小書僮找回主人,並且幫助他恢復記憶呢?

國寶神獸闖天關

本片榮獲第49屆休士頓國際影展短片及錄像動畫類銀牌獎、美國博物館協會第27屆繆思獎影片與電腦動畫類榮譽獎 古地圖《坤輿全圖》傳來轟隆巨響,引領郎世寧畫中的大猊(十駿犬-蒼猊犬)、茹姐(十駿犬-茹黃豹)、仙尨(畫花底仙尨)、狐猴(畫交阯果然)與小麅(畫瑞麅)展開一段驚險刺激的冒險。本片為國立故宮博物院首部4K動畫,以動漫手法將郎世寧筆下的動物化身為影片中的神獸,結合臺灣優秀的動畫團隊,以4K高畫質完美呈現郎世寧畫作之美。

百駿圖畫室互動體驗區

本區包含「百駿圖畫室」著色創作、「魚雁傳書‧文人佳話書法體驗區」親手書寫信箋、「歷代名畫拍照區」與古畫創意合影,邀請您發揮創意,賦予古代書畫新生命,大方分享個人作品。

百駿圖畫室

郎世寧《百駿圖》在四個顯示屏上展示出來。每個屏幕前均設一基座,上有觸控屏幕,觀眾可使用數碼畫筆在上面繪畫填色。卷軸上的馬匹最初大多呈白色,觀眾可從中選擇一匹,移到觸控屏幕上,然後用數碼畫筆着色。着色後,可把馬傳回顯示屏,牠會呈現在卷軸一段時間後才變回白色。這過程將在展覽期間不斷重複。觀眾得以發揮創意,通過替卷軸上的馬匹着色,參與郎氏的藝術創作。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