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的雅集: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文化
:::

帝王收藏

蒙古皇家成員對於書畫的收藏興趣,並不僅止於祥哥剌吉公主。公主女婿元文宗(1328-1332在位)就是另一位重要支持者。元文宗名圖帖睦爾,設有奎章閣,在柯九思等文人協助下也有不少書畫收藏。元文宗的鑑藏印有「天曆之寶」、「奎章閣寶」等。趙幹〈江行初雪〉可見「天曆之寶」,卷後則有許多奎章閣文臣的題名。宋徽宗〈蠟梅山禽〉上也鈐有此二印,都能據以重塑元文宗的收藏面貌。

元朝最後一位帝王元順帝(1333-1370在位)也同樣以帝王之名進行收藏活動。元順帝名妥懽帖睦爾,得元文宗后支持而繼位。他在至元六年(1340)撤去奎章閣,改設宣文閣,同樣有不少士人活動其間。元順帝的收藏印為「宣文閣寶」,可見於宋人〈枇杷猿戲〉、〈小寒林圖〉等,這些都曾是他的收藏。

唐人 定武蘭亭真本

唐人 定武蘭亭真本
第二檔11/16-12/26

永和九年(353)三月王羲之與友人在浙江會稽山陰蘭亭修褉雅集,王羲之為此作序,即是〈蘭亭序〉。原蹟失傳,但有臨摹本、石刻拓本等流傳於世,〈定武蘭亭〉拓本即屬其中一種。據信原石是據唐代歐陽詢之摹本上石,又因刻石在河北定武發現,故有此名。這件拓本從摹拓特徵與題跋、鈐印等看來是十一世紀的拓本,也是目前僅存的完整最善拓本。此卷有元文宗「天曆之寶」藏印,另公主藏品也有稱「定武蘭亭」者,均能說明元代皇室對蘭亭刻帖之重視。
五代 趙幹 江行初雪圖 卷

五代 趙幹 江行初雪圖 卷
第二檔11/16-12/26

本畫為現存最可信的五代南唐畫蹟之一,上有傳為李後主的題識,指明作者為畫院畫家趙幹。全畫描繪冬日江邊行旅所見漁人生活,時瑞雪初降,蕭瑟之中仍可見庶民活動的勤奮與和樂勤奮。這種風俗畫既是紀實,也有理想化的成份。畫家透過豐富細節,營造出更具臨場感的視覺效果。本卷原為金章宗收藏,天曆二年(1329)一三二九年由奎章閣諸臣共同呈進,元文宗並在幅中親書「神品上」的評第。他的品題表示宮廷對中原傳統的收納,也形塑著自己的藝術帝王形象。
宋 徽宗 蠟梅山禽

宋 徽宗 蠟梅山禽
第一檔10/6-11/15

宋徽宗(1082-1135)即趙佶,以帝王身分積極參與藝術,多件書畫亦被視為其與宮廷書畫家所共同製作成果。本幅畫開有白花植物白梅一株綻放,枝上棲息著一對白頭翁二隻,其間胡蜂飛繞,下有山礬二株。畫上題詩見於南宋記錄,是與北京故宮所藏〈芙蓉錦雞〉為同一成組畫軸之一。畫中禽鳥安適自得,雖曾被認為是夫妻白頭相守之喻,但從成組畫軸考察,亦不能排除是於朝廷之中,透過畫作讚揚天下得治,士人安逸自得之景。畫上有元文宗「天曆之寶」、「奎章閣寶」二印,是其所藏作品。
五代 丹楓呦鹿

五代 丹楓呦鹿
第一檔10/6-11/15

〈丹楓呦鹿〉畫幅右上角有「奎章」印,左下角有「天曆」印;「天曆」是元文宗年號,「奎章」指奎章閣,應是元文宗時期所鑑藏的書畫作品。這幅立本軸幅畫風特別,全圖不留空白,描繪鹿群在色彩斑斕的林木之中。樹幹似乎已退去原有色彩,僅留下淺白的底色,葉片部分用色有紅色、淡粉色與白色、藍色等,豐富了畫面的視覺效果。本院還收藏另一幅〈秋林群鹿〉也接近此一畫風,兩軸應屬該同是一成組的作品。
宋人 梅竹聚禽

宋人 梅竹聚禽
第一檔10/6-11/15

此軸畫土坡上梅竹與荊棘叢生,形成畫面上段繁密的枝葉彼此交錯,其中並有三組鳥雙雙成組對地棲息枝上,畫面下段坡石所在地面則另見有繪鵪鶉一隻。畫中老梅枝幹嶙峋、彎曲扭動,形成強烈動勢,恰與鳥禽的靜止姿態形成對比。此軸年代曾被推為北宋,然土石塊面用筆簡率,鳥禽姿態又常見於南宋院體,且繁密枝幹交錯構圖與劉松年〈畫羅漢〉相近,再依左下角「緝熙殿寶」屬南宋理宗藏印,或為屬南宋中期前後手筆。上鈐「天曆之寶」、「奎章閣寶」,為元文宗所藏。
宋 黃庭堅 荊州帖

宋 黃庭堅 荊州帖

本幅尺牘為黃庭堅小行楷書,字勢欹側、橫劃斜向,足見黃庭堅書風特色。據內容推測,應是黃庭堅在紹聖二年(1095)入蜀之際,於二月抵達江陵(荊州),寫此書信予公蘊知縣問候近況,接著將往四川謫地。上有南宋官方藏畫的「緝熙殿寶」印,也可見元文宗的「天曆之寶」印,後又有「臣柯九思進入」等墨書。說明此作曾入宋元秘府,並且得到柯九思定為可信之作。

後被收入「三希堂法帖」,曾收入「宋十二名家法書冊」中。

庭堅再拜。道塗疲曳。不得附承動靜。遂六十許日。處處阻雨雪。今乃至荊州爾。春氣暄暖。即日不審體力何如。王事不至勞動。頗得與僚友共文字之樂否。所差人極濟行李。道上殊得力。荊州上峽乘舟。不大費而差安便。遂不須人。故遣回。明日登舟即行。方此阻遠。臨書增情。千萬為道自重。謹勒手狀。三月四日。庭堅再拜。上公蘊知縣宣德執事。(紙尾有臣柯九思進入字。)

依據年表,他在紹聖二年(1095)二月至江陵,居承天寺。另外,徽宗建中靖國元年(1101)又回到江陵(荊州)
宋人 小寒林圖

宋人 小寒林圖
第一檔10/6-11/15

本幅正中畫林木聳立於坡岸上,畫面左下小徑有二人相談前行,一位挑擔僮僕跟隨在後,刻畫簡潔,卻生動傳神。此軸無畫家題款,畫中林木樹梢外張布列型態,與北宋李成、郭熙傳統畫風中被稱為蟹爪狀樹梢特色相近。林木造型與坡岸石塊之畫面構成,亦近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所藏郭熙〈樹色平遠〉的左段畫面,推測兩者創作時間相仿。惟此軸畫面絹質曾經過修補,部分筆墨或已摻入後人用筆。此軸上「宣文閣圖書印」是元順帝藏印,後又進入明代內府。
宋人 枇杷猿戲圖

宋人 枇杷猿戲圖
第二檔11/16-12/26

此軸畫枇杷樹上一對黑猿戲耍場景,構圖別出心裁,描繪一主要樹幹橫出畫外,又有枝葉從畫幅上緣入畫。畫中雙猿,一隻坐於主幹,另一隻則攀抓著懸垂的枝枒,二猿目光相望,彷彿有種調皮含笑又殷殷關切的神情。畫中物象質感表現精細,黑猿身上毛茸效果,是畫家以細微又具不同方向的短黑墨線勾畫而成;又配合細膩變化的墨色層次,把黑猿四肢與身體的前後關係表達明確,堪稱宋畫精品。此軸鈐有「宣文閣寶」印,是元順帝所藏作品。
五代 巨然 溪山林藪圖

五代 巨然 溪山林藪圖

畫中無畫家名款,舊籤雖稱巨然,學者以為更近於傳世可見之江參畫風,參見同時展出的江參〈千里江山〉畫卷。幅中秀麗山峰前後層疊,並於峰頂略有留白,頗有仿效巨然山頂巒石光線映照之趣味。畫中坡石以濃淡墨染營造質感,時時流露出表現大氣與光線之用意。惟部分山間叢樹之墨點略微平面格式化,已與北宋所見巨然山水畫如〈蕭翼賺蘭亭〉軸表現稍有距離,或許是略晚於十二世紀之風格。此軸鈐有「宣文閣寶」印,曾為元順帝收藏。
宋 郭熙 早春圖

宋 郭熙 早春圖
第二檔11/16-12/26

北宋山水名家郭熙(約1023-1085)是神宗朝的宮廷畫家,朝廷官府多處屏風壁畫出自其手。幅左款題「壬子年(1072)郭熙畫」,是郭熙傳世代表作,也是山水畫史中的重要里程碑。畫中構圖採對稱安排,但以渾圓山體與豐富雲氣搭配,在秩序中又充滿著韻律的變化。藉墨色深淺營造出細膩的光影效果,更為此山水增添空間的奇幻。又有舟樵行旅人物,將此畫轉為處處生機之神奇景境。畫上鈐有「明昌御覽」印,顯示此作曾經金代內府收藏;元代之後,轉入明代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