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級設定: 最小字 一般字 最大字
:::

展品選件

晉 王羲之 十七帖 冊

晉 王羲之 十七帖 冊

〈十七帖〉,宋人黃伯思評為「書中龍也」,內容集刻東晉王羲之(西元三三-三六一年)書札二十九通,是今日現存法帖數最通行的版本;因起首有「十七」二字,故名。此冊存二十六通,後有「勒」字,屬〈館本〉系統中欠十七行本的〈十七帖〉。書體以今草為主,兼雜行書和章草體,結字妍美,用筆跳轉靈活,歷代書人無不勤加臨習,可謂書學典範。

本幅為譚伯羽、譚季甫先生捐贈。

元 趙孟頫 絕交書 卷

元 趙孟頫 絕交書 卷 

趙孟頫(西元一二五四-一三二二年),字子昂,號松雪,浙江湖州人。宋太祖趙匡胤第十一世孫。書法尊倡復古,各體皆善,影響後世甚鉅。  

此卷曾經明代夏原吉、清人安歧、民國李石曾等人收藏,過去評價甚高。但若和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延祐六年本〈絕交書〉對照,行氣並不自然,筆法、結體多有模仿之處,疑是後人臨仿之作。

明 倪元璐 題畫詩 軸

明 倪元璐 題畫詩 軸  

倪元璐(西元一五九三-一六四四年),字玉汝,號鴻寶,浙江上虞人。天啟二年進士,官至戶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崇禎十七年(一六四四)李自成攻陷北京,明亡,自縊殉國,福王諡號文正。  

倪氏書法靈秀神妙,行草尤具特色。書幅左下方往往故意留白,墨韻潤澀對比強烈,呈現運筆急遲的不同變化,彷彿兩股異勢力相互拉扯拔河,技巧高超純熟,個人面貌鮮明。此軸為臺益堅先生捐贈。

清 楊峴 隸書焦氏易林 軸

清 楊峴 隸書焦氏易林 軸

楊峴(西元一八一九-一八九六年),字見山,號藐翁、遲鴻殘叟,歸安(今浙江省)人。咸豐五年舉人,官常州知府。工詩文,善書法,八分書可謂繼往開來。  

《焦氏易林》為西漢焦延壽所作,體裁大抵四字一句,內容闡釋易學精華。此軸以漢隸節錄書之,適得其所。書法風格源自禮器碑,但用筆提按和用墨濕涸變化,以及結字之開闔舒展處皆能自創新境,氣勢懾人心神,獨樹一幟。

民國 曹容 書文文山詩 軸

民國 曹容 書文文山詩 軸

曹容(西元一八九五-一九九三年),臺北大稻埕人,字秋圃,號老嫌。書法各體皆精,概以迴腕法執筆書寫。積極參與推廣書法教育,並倡導「書道禪」理念,為臺灣本土書壇重要書家。  

此軸寫文天祥〈雲端〉詩,描述漢武帝派人圍捕劉安之事,也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故事的由來。全篇筆意在行楷之間,點畫渾厚蒼勁,墨色和餘白相得益彰。本幅為曹恕先生捐贈。

民國 李猷 臨散氏盤中堂 軸

民國 李猷 臨散氏盤中堂 軸

李猷(西元一九一四-一九九六年),字嘉有,號龍礀居士,江蘇常熟人。詩文、書畫、篆刻造詣精湛,自交通銀行退休之後,受聘淡江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論書法主張「思考第一,經驗第二」。  

李猷〈臨散氏盤〉至少四件,此節臨本在章法上保留原拓意境高古、莊嚴肅穆氣象,在字形上改攲側為規矩端整,線條爽朗,用筆精到,非久臨摸索者不能達此境。本幅為李蔡香芝女士捐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