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

展件介紹

  • 宋 李迪 〈風雨歸牧〉

    • 形式:絹本 設色
    • 尺寸:120.7x102.8公分

      本幅畫兩位牧童在風雨中趕牛返家的情景。前方牧童蜷縮身體、壓低帽沿,只顧抗風前進,全然不知後方一人急欲跳下牛背,撿拾斗笠。兩條牛雖然一前一後,但是前者回首,後者昂頭,彼此照應。牧童驚慌失措,牛卻冷靜沉著,形成有趣對比。畫家刻意描繪這些人與牛的行為,巧妙提高了畫面的真實性,使觀眾彷彿親臨現場。更重要的是,原本都被牧童照顧的牛,在此反而成了保護牧童的角色。牛的主角地位被凸顯出來,同時也被擬人化,更能誘發觀眾同情畫中的人與牛,引發更多情感的投入和共鳴。
      畫面採橫向構圖,用細膩而繁密的線條,描繪人與牛的動作、表情,以及粗糙的蓑衣、柔軟的牛毛、堅硬的牛角、輕薄的柳葉、翻飛的小草、尖利的蘆葦等物象。前景精工刻畫,背景卻一片空茫。這種前實後虛的手法,深具時代特色。畫家用這種手法來表現人的視野受風雨限制,烘托晦暗的氣息。同時又暗示觀眾想像背景的內容,運用想像力營造屬於自己的詩意。

微觀國寶.深入思考

除了視覺的美感與詩意,〈風雨歸牧〉中還有許多引人深思的現象。

  • 〈風雨歸牧〉牛隻
  • 一、牛的畫法:本幅中有一條牛的造形和大和文華館藏李迪〈雪中歸牧(右幅)〉完全相同。〈雪中歸牧〉使用多種筆法,表現牛身體各部位長短、疏密、軟硬不同的牛毛。這條牛抬起右側前腳,膝蓋受頸、胸遮擋,僅露出一撮白毛。而且左側臀部飽滿,外形渾圓。牛尾可能因時常擺動驅趕蚊蠅,毛已經半禿。〈風雨歸牧〉則忽略牛毛間的差異,強調毛的繁密和柔順。牛膝蓋的白毛似乎被畫成胸口的白色條紋,以致於牛腳的結構不清楚。臀部卻畫得異常削瘦,尾毛長而蓬鬆。

  • 二、樹的畫法:〈雪中歸牧〉用中鋒筆法畫樹,運筆時講究提按、頓挫、轉折等動作。或許為了表現樹枝積雪,墨色層次分明,濃淡對比強烈,營造出樹枝、樹幹強烈立體感,以及又老又硬又粗糙的質感。〈風雨歸牧〉畫樹前先以淡墨打底稿,再用偏鋒筆法仔細描摹。運筆時不表現提按等動作,線條常常突然中斷。線條本身飽含水分,墨色細膩變化。樹枝的外形很優美,但是沒有明顯的立體感。

  • 〈風雨歸牧〉樹木
  • 〈風雨歸牧〉款書
  • 三、簽款:〈風雨歸牧〉右下角有小楷款書一行。這行小楷的字形和李迪其他作品如〈雪樹寒禽〉、〈楓鷹稚雞〉、〈白芙蓉〉的款書寫法有些相似,如「歲」字有一長橫。但是字形較扁,稍帶隸書氣息,有別於李迪其他行楷落款的筆法和風格。

  • 四、風格與畫派:〈風雨歸牧〉處理牛毛的細密、柔軟,未強調部位與質感的差異,所以略有裝飾效果。牛腹肋骨、牛角堅硬的質感和皺褶,都在線描後仔細暈染。每片柳葉、小草採用弧線細心描繪,搭配墨色濃淡營造出層層疊疊、柔順、繁密的效果。這些畫法有別於李迪的〈雪中歸牧〉,反而接近另一位南宋宮廷畫家閻次平的〈四季牧牛․春〉、〈秋野牧牛〉,以及院藏國寶〈柳塘呼犢〉等作品。

  • 宋人〈柳塘呼犢〉

那麼,〈風雨歸牧〉是否出自李迪之手?為什麼它的繪畫風格好像與閻次平畫派有關?宋代畫牛的名家之間也會相互模仿學習嗎?

  • 〈風雨歸牧〉、〈谿山行旅〉、〈紫金研帖〉之半印
  • 其實,即便〈風雨歸牧〉是後人的摹本,它仍然是一幅相當重要、可被視為國寶的畫作。
    首先,本幅右下角鈐有明代〈典禮紀察司印〉半印,和院藏范寬〈谿山行旅〉、郭熙〈早春圖〉、米芾〈紫金研帖〉等國寶中的半印相同。這顆半印是明代初年洪武內府的官印,證明〈風雨歸牧〉的製作,應該在14世紀晚期以前即已完成。

其次,〈風雨歸牧〉所表現的精密畫法和整體風格,仍然保有許多李迪畫作的造形、構圖與畫面氣氛等特徵。如同院藏王羲之〈平安三帖〉、〈遠宦帖〉等,都是「下真跡一等」的精緻摹本。即使原作消失,我們仍能透過這類摹本,研究原作的面貌及李迪的藝術。同時透過仔細地比對,我們更觀察到南宋宮廷畫派之間的交流與相互影響,可以更進一步理解畫史上未曾詳細說明的部份,這些都是它被尊為國寶的重要原因。

展件清單

朝代 作者 品名 形式 尺寸(公分)
李迪 〈風雨歸牧〉 絹本 120.7x102.8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