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展覽日期:2017/12/08-2018/03/07,陳列室:105,107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與包裝藝術,展覽日期:2017/12/08-2018/03/07,陳列室:105,107
:::

乾隆品牌

乾隆皇帝收藏《帝學》,也降旨皇子們加以學習並逐一抄錄書中的內容,由此推測他理應理解一位皇帝必需勤學修業,效法歷代賢君明主,盡其本務治理國家,以開創太平盛世。然而,與歷代多數帝王不同的是,乾隆皇帝特別喜歡親近文物,他屢次發表各種題識感言,甚至於在加強維護的過程中,刻意留下品鑑、展玩的痕跡。於是透過傳世品,我們看到他重裝古書畫使用的「八達暈織錦」,和為了捆縛手卷特別製作的「八寶帶」以及清楚鐫刻出乾隆銘款的各種例證。同樣地,以作品角度著眼也能夠追溯出許多乾隆製造原來是出自清宮舊藏的復刻本,無論新品是否改變原來的風格特色,通過一再出現的乾隆標誌,傳達出他建立新品牌的企圖心。

宋 蔡襄

書尺牘

  1. 宋四家真蹟冊
  2. 尺寸:42.1 x 71.3公分

蔡襄(1012-1067),字君謨,福建仙游人。本幅為行楷書,寫來從容不迫,端重而精謹,為其行楷佳作。澄心堂紙相傳為南唐內府製作,表面堅潔緊實,細膩光潤。此紙在《石渠寶笈》中並不被認定為澄心堂紙,顯示清內府對於此紙有不同的見解。

釋文:
澄心堂紙一幅。闊狹厚薄堅實皆類此乃佳。工者不願為。又恐不能為之。試與厚直莫得之。見其楮細。似可作也。便人只求百幅。癸卯重陽日。襄書。

宋 蔡襄 書尺牘

宋 李公麟

山莊圖

  1. 形式:卷
  2. 尺寸:28.9 x 364.6公分

本幅無款,舊傳為李公麟(1049-1106)〈山莊圖〉卷,〈山莊圖〉傳世有多本流傳,此為其中之一。依蘇轍(1039-1112)〈題李公麟山莊圖〉二十首,得知畫中墨書,為山莊二十景之名稱。此卷各景雖與詩文略有脫錯,但仍可掌握李公麟與友人暢遊其間的情景。全卷白描筆墨質樸,畫中細節處處,又有幾何化山水造型,為李公麟的造景創意所在。其中人物的細膩互動,與唐王維〈輞川圖〉發展而來的莊園山水有關,至此深化於文人生活。李公麟,號龍眠居士,安徽舒州人,喜收藏文物,善繪人馬山水。

董其昌題跋指出李公麟自運畫作用澄心堂紙,臨摹作品則是絹素,故從紙張品質判斷此作為真蹟。乾隆皇帝雖然不同意董其昌的意見,但是對於李公麟與澄心堂紙的關係則是確信不疑,也據以判定真偽。由於李公麟為南唐後裔,因此很容易與南唐澄心堂紙被聯想在一起,加上從宋初就對澄心堂紙的來歷不甚瞭解,使得相關的說法開始在畫史上逐漸形成。

宋 李公麟 山莊圖

清人繡線乾隆書涇清渭濁詩及董誥書紀實並補圖

  1. 形式:卷
  2. 尺寸:28x 354.4公分、引首28.5x 87.5公分

本卷包首為明黃地五彩如意雲江崖海水天鹿織繡,有雙鬚白玉別子其外淺雕刻鳳鳥紋飾,內刻隸書填金「乾隆御筆涇清渭濁紀實附錄」,別子繫棕紅白地落花流水八寶織帶全幅皆為織繡。手卷本文分前後兩部分,前有御筆書涇清渭濁紀實文詩,後有董誥書與涇渭流域圖。據《活計檔》,乾隆五十五年三月二十一日曾下旨發往蘇州交徵瑞裱作手卷一卷,以緙絲金龍包首。又同年四月二十九日將另一卷下旨發往蘇州交徵瑞裱作手卷一卷,也是以緙絲金龍包首。比較引首、本文與包首,與《活計檔》記載的兩卷相似卻不同。又同年《活計檔》如意館七月另載「玉彆樣上尚書董謹誥書,御製涇清渭濁紀實文詩並附秦承恩奏摺及圖本文一件,傳,旨交如意館配臣工袱彆一分即速趕做發往熱河,欽此。」似乎也與本卷接近,但沒有提到引首四字、本文是否為織繡、以及包首材料,因此無法推定是否為同一件。不過據文獻,手卷既可於造辦處裱作與如意館裝裱,亦可以發往蘇州裱作。

清人繡線乾隆書涇清渭濁詩及董誥書紀實並補圖

清人緙絲乾隆反蘇軾超然台記說

  1. 形式:卷
  2. 尺寸:34x90.3公分、引首34x90.3公分

乾隆五十七年由蘇州織造徵瑞負責統籌裝裱手卷,並配製玉彆、錦袱與木匣,可惜流傳至今日已缺錦袱。高宗下旨要求迎首、本文與包首皆要緙絲,原稿則是黃色箋紙。迎首本文「內心超旨」為宣紙,迎首四周圍畫一寸宋花邊,包首為緙絲明黃地五彩如意雲江崖海水天鹿錦.有雙鬚白玉別子其外淺雕刻鳳鳥紋飾,內刻隸書填金「乾隆御筆反蘇軾超然臺記說」,別子繫棕紅白地落花流水八寶織帶。紫檀木匣,木匣四周雲龍雕飾蠟油推光,上推蓋雕海水江崖滿地水紋三龍戲珠,中間品名題簽螺鈿平整細緻,鑲嵌的隸書筆意精準清晰,簽條四周框邊內鑲嵌雙層仿古籍題簽出線的黃銅細線,於深黯的紫檀木增加其裝飾效果。整組手捲與雲龍木匣工藝精緻華麗,重重包裝為典型宮廷做工用料。

清人緙絲乾隆反蘇軾超然台記說
  • 明 宣德 青花花卉紋燈

    明 宣德

    青花花卉紋燈

    1. 尺寸:高10.6、口徑4、底徑4.7公分
  • 明 宣德 青花花卉紋燈

    明 宣德

    青花花卉紋燈

    1. 尺寸:高10.4、口徑3.8、底徑4.6公分

兩件瓷燈造型相同,頸與流口之間書「大明宣德年製」青花單排橫款,腹與脛各繪一週串枝花,皆下承圓盤。傳世成組收於一個錦匣中,各附錦袱,匣面標記「宣窯青花燈一對」的品名。「天」字開頭的典藏號反應兩件作品原來陳設於乾清宮西暖閣。孫機考據帶流燈具源自西方,而十五世紀始出現的青花花卉燈,其實與十二世紀伊斯蘭青銅燈較相似,新疆喀什地區曾出土類似例子。明永宣兩朝時與中西亞有所交流,無論經由陸路或海路,宣德青花花卉瓷燈的燒製應從該一脈絡下來理解。此類瓷燈輾轉流傳至雍乾兩朝,雍乾兩朝相繼仿燒。乾隆十六年(1751)《活計檔》也記事載皇帝為宣德年代的原品重新配製「錦匣、袱子」。這些活動反應乾隆皇帝降旨整理收藏之際,亦從藏品中衍生而出的新創文物。

  • 明 成化 鬥彩雞缸杯
  • 明 成化 鬥彩雞缸杯
  • 明 成化 鬥彩雞缸杯

明 成化

鬥彩雞缸杯

  1. 尺寸:高4、口徑8公分 /高3.6、口徑8.2公分

成化雞缸杯,侈口微敞、臥足,器表繪兩組子母雞圖。本次展出成組的兩件,搭配乾隆皇帝命人配製的鏤空木匣,匣面鐫刻乾隆四十一年(1776)提的御製詩,反映乾隆皇帝收藏的經歷,而清室善後委員會的典藏號顯示原來藏於紫禁城養心殿中的多寶格。依據款識標記的「丙申」年(1776)對回《活計檔》記事,可發現該年皇帝亦降旨江西御窯廠仿燒雞缸杯。相較於成化原型,乾隆朝仿雞缸杯的器形較深縱,裝飾紋樣亦大異其趣,描繪兒童與公雞,典出「鬥雞童」賈昌鬥雞的故事。乾隆朝雞缸杯與前述盛裝明朝雞缸杯的木匣鐫刻同樣的御製詩,木匣落款「孟春月」和發生仿燒事例的十一月間僅差半年,透露皇帝以他收藏的古董為本,重新再規劃設計出完全不同樣式新品的可能性。御製詩「良工物態肖無遺,超華風氣隨時變。我獨警心在齊詩,不敢耽安興以晏」,以漢初齊人轅固生「齊詩」暗指湯武革命之事,表達乾隆皇帝「仿古」意在以古為鑑,惕勉自身以良君為榜樣。

《御製詩初集》

  1. 清 高宗撰,蔣溥等奉敕編
  2. 清乾隆十四年內府烏絲欄寫本
  3. 〈乾隆皇帝三十九歲肖像〉

乾隆皇帝《御製詩初集》、《二集》及《三集》書前扉葉圓光小像,按此三部最後纂輯完成時間分別為乾隆十四年(1749)、二十四年(1759),及三十六年(1771)推算,其代表年紀極可能為皇帝三十九歲、四十九歲以及六十一歲,正是皇帝在位期間最為意氣風發,且最具成就感的人生階段,透過繪製皇帝肖像,不僅可形塑個人形象,或有隱含建立皇帝風格或品牌的潛藏意念。

《御製詩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