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有千秋業,展出時間 2016年7月1日至2016年9月25日,北部院區 陳列室 204、206
:::

展覽概述

書法是漢文化圈特有的藝術,長久以來在中國文化傳統中蔚成體系,也自然應用在日常生活裏,了無古今的隔閡。有關中國書法從古到今發展的歷程,始終是大家關心的課題,本項展覽即由此出發,揭示其間發展的脈絡。

秦漢時代是書法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三代以來古文大篆書寫、銘刻分歧的現象,歸於統一,產生標準書體小篆;另方面春秋戰國時代萌芽的新興書體隸書,也在此際從篆書簡省蛻化成熟,發展為漢代通行的書體。由於時代潮流趨向簡便快捷,隸書又持續蛻變分化,遂有草書、行書和楷書的形成。書體遞變原非朝夕立就,因此進入魏晉南北朝之後,過渡型書風以及各體參雜的混合書風時而可見,顯示書體蛻變遷延歲月,方能在結構和筆法上建立自己的規律。

隋唐時代是另一個關鍵時期,政治統一帶來南北各地書風會流,筆法發展臻於完備,從此楷書成為歷代通行的書體。入宋以後,為保存前賢書法長遠流傳,刻帖日漸盛行。但是宋人並不以繼承傳統為足,書法取向表現個人情性、得其天趣。元代繼起,轉而提倡復古,晉唐書法傳統得以延續。然而,不受傳統束縛的意念也活躍起來,至明代浮現縱橫跳脫的氣息。明人書法面貌至為紛雜,行草書尤其活潑自由,適與當時依循傳統法度者形成對比。其間突顯個性自成一格的書家,也走出實現自己的路徑,不為時代潮流所吞沒。

清代以降,三代秦漢古文篆隸陸續出土,堪稱是得天獨厚。在務實的學術風氣影響之下,清人摩挲碑版,從而與刻帖相互為用,書法發展的視野得以串聯古今,終能在篆書、隸書兩方面汲古創新,引領新方向。

展件介紹

晉 王獻之

書洛神賦

  1. 形式:冊
  2. 尺寸:18x10

王獻之(344-386),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少有盛名,高邁不羈,風流一時。書法兼擅各體,尤以行草著名,與其父並稱「二王」。〈洛神賦〉原蹟已不存,宋以來拓本僅存十三行,世稱〈十三行〉。此本拓自碧玉本,原石於明代發現於杭州西湖,因出土地為賈似道半閑堂舊址,所以後人認為是賈氏所刻。此作字體勻稱和諧,體勢秀逸,神采飛揚,筆致灑脫。筆法不再帶有隸意,字形也由橫勢變爲縱勢,為成熟的楷書作品,被後人譽為小楷極則。

蘇軾

書杜甫榿木詩

  1. 形式:卷
  2. 尺寸:27.9x85.4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自號東坡居士,四川眉山人。才氣縱橫,博通經史,詩文書畫卓然成家。杜甫〈堂成〉詩,藉描寫草堂景物,抒發歷經兵燹之禍,流寓成都定居草堂之心境。蘇軾藉杜詩,抒發流寓黃州的心情。跋文以杜詩,說明榿木易長因而農家多栽植。此卷行書結字秀潤,姿態橫生,筆法遒勁,墨韻生動,為其中年時意韻豐厚之傑作。本卷由蘭千山館寄存。

明 文徵明

書五言律詩

  1. 形式:軸
  2. 尺寸:191x72.2

文徵明(1470-1559),初名壁,字徵明,自號衡山,蘇州人。年少即從吳寬(1435-1504)學文、李應禎(1431-1493)學書、沈周(1427-1509)學畫,然十次赴試皆未中第。後經舉薦任翰林待詔,不及五年即辭官歸隱。文徵明兼善書畫,書法各體皆備。中年以王羲之為主幹,晚年行書大字則轉向黃庭堅。本幅書風奔放,書效黃庭堅大行書,乃為人作〈溪山欲雪圖〉所賦詩。

明 黃道周

詩翰

  1. 形式:冊
  2. 尺寸:24.9x29

黃道周(1585-1646),漳浦(今福建東山縣)人,字幼元,號石齋。天啟二年進士,歷官禮部尚書。明亡遇難殉國,以忠孝節烈的情操,聞名於世。詩文敏捷,書畫奇古,真、行、草、隸自成一家。本幅書於己卯年(1639),是黃氏五十四歲的小楷佳作。此作行距疏朗,筆法全由鍾繇變化而來,結體左右高低錯落,斜中取正;用筆樸厚精斂,但作風嚴峻,最能代表他的本色。

展件清單

朝代
作者
品名
形式
本幅尺寸(公分)
備註
三體石經墨拓本
61.5x52
王獻之
書洛神賦
18x10
智永
墨拓書真草千文
24.8x12.6
顏真卿
宋拓多寶佛塔碑
28.7x15.3
夢英
書唐程浩撰夫子廟堂記碑墨拓本
123x74.3
蘇軾
書杜甫榿木詩
27.9x85.4
蘭千山館寄存
朱敦儒
書尺牘
31.3x43.1
趙孟堅
致嚴中太丞尺牘
25.5x33
饒介
書五言古詩
26x362.5
文徵明
書五言律詩
191x72.2
彭年
臨蘇軾歸去來辭
27.4x505.1
黃道周
詩翰
24.9x29
楊沂孫
篆書七言聯
177x43.8
民國
王禔
隸書八言聯
129.8x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