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播給你聽
Podcasting故宮Podcast

特別來賓|書畫文獻處 王湘文 老師
特別來賓|書畫文獻處 吳誦芬 老師
特別來賓|台大昆蟲學系 蔡志偉 副教授 兼 昆蟲標本館館長
三國時期孫權請畫家曹不興畫屏風,不小心灑墨到畫紙,立刻添筆畫成蒼蠅,這就是文獻中第一個草蟲畫的記載。 故宮「草蟲捉迷藏」特展,不僅帶我們認識草蟲畫中的藝術趣味,整個策展構思過程,更是相關領域學者的大集合,想知道碰撞過程中發生哪些有趣的故事,快來聽王湘文、吳誦芬、蔡志偉三位老師的精彩分享,宮說宮有理,說到你心坎裡。

特別來賓|書畫文獻處 賴玉玲 副研究員
從清朝文獻、學校教科書到現代的重新解讀 故宮【「開山撫番」-清帝國與臺灣原住民族】 特展,透過清帝國與臺灣原住民族的接觸與相關記載,讓身處在同一片土地的我們,都能從賴玉玲老師的介紹中,瞭解當時臺灣原住民族經歷的故事,更期待藉由逆寫活動與現代人的共同參與,做出具有當代意義的詮釋與演繹。宮說宮有理,說到你心坎裡。

特別來賓|書畫文獻處 吳誦芬 助理研究員
特別來賓|台大土木系 王泰典教授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 中國最早人工開鑿的「石門隧道」,在沒有機械火藥的輔助下,很難想像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與時間,而歷代文人於山壁中留下的摩崖石刻作品,更是在書法史或交通史上,都具有高度的藝術鑑賞與文獻研究價值。 現在就讓故宮策展人吳誦芬老師、台大土木系王泰典教授,帶大家透過隧道貫通古今,筆墨中記載的精彩篇章,一次說給你聽,宮說宮有理,說到你心坎裡。

特別來賓|書畫文獻處 邱士華 副研究員
特別來賓|臺北市立動物園 戴為愚 老師
草蟲雖小,五臟俱全,這些活躍於野地與花草間的昆蟲與小生物,由於牠們可愛的形體及活潑生動的姿態,早就成為古代畫家筆中的創作素材。 故宮「草蟲捉迷藏」特展有多精彩?讓我們從策展人邱士華老師與生物專家戴為愚老師不同的解說角度,一起探索草蟲畫作中,豐富的藝術涵養與結合生物科學的解讀,更別忘了,帶著一顆赤子之心,來故宮與草蟲一起捉迷藏喔,宮說宮有理,說到你心坎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