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上一頁 王鍾承 WANG Chung-Cheng 登錄保存處 助理研究員 分機 2519 email CCWANG@npm.gov.tw 著作 期刊論文(經雙審查制) 王鍾承,〈吳越國王錢弘俶造阿育王塔〉, 《故宮學術季刊》,29卷4期(2012.6),頁109-178。 期刊論文 王鍾承,〈疫病退散—唐代佛教的另類防治救濟〉, 《故宮文物月刊》,477期(2022.12)。 王鍾承,〈警世陰屍路—唐宋佛教冥界審判圖像所反映的冥律與刑審制度〉, 《故宮文物月刊》,457期(2021.4),頁40-55。 王鍾承,〈前往淨土的最後機會──甘肅敦煌莫高窟第17窟的〈被帽地藏菩薩十王圖與淨土圖〉〉, 《典藏古美術》,324期(2019.9),頁128-135。 王鍾承,〈雄強帝王到秀雅儒士之風 從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之北魏造像談起〉, 《典藏古美術》,306期(2018.3),頁126-133。 王鍾承,〈湛然寂靜─從院藏〈佛立像〉淺談北齊山東青州風格之造像〉, 《故宮文物月刊》,408期(2017.3),頁52-63。 王鍾承,〈世界的盡頭─佛教造像藝術中所見之西方文明遺緒〉, 《典藏古美術》,293期(2017.2),頁124-129。 王鍾承,〈守護佛法─談院藏佛塔欄楯的藥叉像〉, 《故宮文物月刊》,376期(2014.7),頁76-87。 王鍾承,〈地藏信仰的文化烙印〉, 《人生》,338期(2011.10),頁44-49。 王鍾承,〈鐵蹄下的花朵簡述犍陀羅的佛像特色及其影響下的克什米爾早期藝術風格〉, 《故宮文物月刊》,334期(2011.1),頁84-93。 王鍾承,〈神工鬼斧──側寫院藏北魏佛坐像及其造像脈絡〉, 《故宮文物月刊》,320期(2009.11),頁72-81。 王鍾承,〈八萬四千佛光 創造84,000阿育王塔—信仰.傳說.塔的故事〉, 《典藏古美術》,205期(2009.10),頁164-169。 李玉珉、王鍾承,〈「探索亞洲」佛教造像精品介紹─印度克什米爾佛坐像、犍陀羅彌勒菩薩立像、印尼爪哇佛立像、北魏太和九年無量壽佛立像〉, 《故宮文物月刊》,308期(2008.11),頁32-39。 王鍾承,〈因感故形有殊別─亞洲的觀音造像〉, 《故宮文物月刊》,301期(2008.4),頁26-35。 王鍾承,〈吉蔑王的沈思─簡述柬埔寨的巴揚藝術〉, 《故宮文物月刊》,292期(2007.7),頁42-49。 王鍾承,〈古今科技的匯流─「原來如此─青銅器工藝之謎」策展說明〉, 《故宮文物月刊》,278期(2006.5),頁104-107。 王鍾承,〈釋迦牟尼的前世與今生─天祐二年銘舍利佛塔札記〉, 《故宮文物月刊》,268期(2005.7),頁78-85。 王鍾承,〈銅草花下的藝術泉源─簡介湖北大冶銅綠山古礦冶遺址〉, 《故宮文物月刊》,258期(2004.9),頁78-88。 王鍾承,〈中原與域外─側寫「天可汗的世界」特展的佛教文物〉, 《故宮文物月刊》,232期(2002.7),頁24-39。 王鍾承,〈泱泱唐風文物現 ── 天可汗的世界:唐代文物大展〉, 《藝術家》,323期(2002.4),頁176-186。 王鍾承,〈有物可證、有史可徵─漫談西周金文〉, 《故宮文物月刊》,220期(2001.7),頁96-115。 王鍾承,〈百變觀音是悲智--故宮博物院推出「觀音特展」〉, 《典藏古美術》,98期(2000.11),頁96-101。 專書論文(專書或論文集之一部分) 王鍾承,〈感見參差形殊別:亞洲古代佛教造像風格的形成與嬗遞〉, 李玉珉等主編,《佛陀形影:院藏亞洲佛教藝術之美》(臺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15.9),頁246-279。 王鍾承(譯),〈七、八世紀觀音造像的繁衍〉, 顏娟英、石守謙主編,《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臺北市:石頭出版社,2014.4),頁19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