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出版年份 ~ 作者 搜尋文章、作者、關鍵詞、期刊、摘要 查詢查詢 可使用AND、OR、NOT搜尋,例如 古蹟 and 器物 全部 (2027) 學位論文 (29) 期刊論文(經雙審查制) (254) 期刊論文 (1423) 電子期刊 (12) 研討會論文 (105) 專書 (48) 專書論文(專書或論文集之一部分) (140) 主編專書(論文集) (12) 網路發表文章 (4) 序號 文章 下載 1. 洪順興,〈書畫摺扇的修護〉, 《故宮文物月刊》,473期(2022.8)。 2. 林永欽,〈院藏古琴及其保存維護之淺見〉, 《故宮文物月刊》,473期(2022.8)。 3. 蔡旭清,〈院藏毛皮服飾的保存修護初探〉, 《故宮文物月刊》,473期(2022.8)。 4. 楊若苓,〈藏品害蟲小檔案—衣蛾〉, 《故宮文物月刊》,473期(2022.8)。 5. 賴玉玲,〈「開山撫番」—清帝國與臺灣原住民族〉, 《故宮文物月刊》,473期(2022.8)。 6. 鍾子寅,〈「《法華經》及其美術」特展簡介〉, 《故宮文物月刊》,473期(2022.8)。 7. 許媛婷,〈〈萬樹園應行預備各項技藝單〉的國宴表演清單〉, 《故宮文物月刊》,473期(2022.8)。 8. 邱士華,〈微物趣—「草蟲捉迷藏」特展概述〉,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9. 楊若苓,〈草蟲畫・話草蟲〉,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10. 高宜君,〈院藏《青在堂草蟲花卉譜》修護紀實〉,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11. 吳誦芬,〈古道上的摩崖—石門十三品選介〉,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12. 呂憶皖,〈打開「新」對話—國立故宮博物院東南亞語導覽種子培訓計畫〉,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13. 林質安,〈博物館與特殊教育學校的合作—以「跨越障礙・觸摸美麗」院外到校服務活動為例〉,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14. 林郁芯,〈淺談文化轉借詞與日語觀眾的導覽和溝通—以故宮文物為例〉,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15. 林宛萱,〈繡線裡的文字祕密—詩歌、愛情以及一顆被征服的心〉,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16. 方慧潔,〈全民烏托邦的一種可能— 談巴黎卡納瓦雷博物館常設展展示說明的平權近用實踐〉, 《故宮文物月刊》,471期(2022.6)。 17. 吳侃娟,〈反轉35 分鐘的參觀—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 Gira 教育計畫〉, 《故宮文物月刊》,471期(2022.6)。 18. 杜士宜,〈談印尼博物館織品典藏數位化與線上展示實踐〉, 《故宮文物月刊》,471期(2022.6)。 19. 胡櫨文,〈為禮而飲酒的君子—清乾隆〈掐絲琺瑯鳧尊〉〉, 《故宮文物月刊》,471期(2022.6)。 20. 蘇雅芬,〈評茶也評人—姚文瀚〈畫賣漿圖〉考證〉, 《典藏古美術》,357期(2022.6),頁78-87。 關鍵詞: 姚文瀚, 乾隆朝, 仿古, 中西交流, 鬥茶 21. 林慧嫻,〈認識自我、拓展視野、形塑未來—博物館改變個人與世界的潛能〉,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22. 鄭邦彥,〈博物館韌實力—與環境共好的集體合作〉,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23. 鄭莉蓉,〈博物館作為行動者—對戰爭、創傷、英雄的詮釋與提問〉,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24. 鄧欣潔,〈I will carry you—談博物館對學校正規教育的教學影響力〉,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25. 侯怡利,〈「多寶格的收、納、藏」特展介紹〉,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26. 杜逢瑀,〈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寶設計競賽轉型—以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故宮x創新體驗」為例〉,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27. 張志光,〈為展覽增添「光彩」的亮點─「多寶格的收、納、藏」特展多媒體簡介〉,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28. 林莉娜,〈清余省〈畫大呂星回〉的紫禁城御花園造園意匠〉,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29. 鍾子寅,〈火宅有四車—元至順元年(1330)僧元浩、朱珤泥金寫繪本《妙法蓮華經》的特別宣示〉,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30. 童文娥,〈鏤繪集錦—緙繡山水人物特展介紹〉, 《故宮文物月刊》,469期(2022.4)。 每頁筆數: 30 50 100 頁次:1/50 第一頁 上一頁 1 1 2 3 4 5 下一頁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