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成果 出版年份 ~ 作者 搜尋文章、作者、關鍵詞、期刊、摘要 查詢查詢 可使用AND、OR、NOT搜尋,例如 古蹟 and 器物 全部 (2180) 學位論文 (32) 期刊論文(經雙審查制) (261) 期刊論文 (1499) 電子期刊 (13) 研討會論文 (131) 專書 (63) 專書論文(專書或論文集之一部分) (163) 主編專書(論文集) (13) 網路發表文章 (5) 序號 文章 下載 91. 邱士華,〈尋找失落的圖像- 從清代〈金陵圖〉想像〈宋院本金陵圖〉〉, 《大觀》,154期(2022.7),頁36-61。 關鍵詞: 謝遂 楊大章 金陵圖 周臣 92. 蘇峯楠,〈基督徒與博物學家的雙重視野:馬偕筆下的19 世紀臺北地區漢人民間信仰活動〉, 《博物淡水》,14期(2022.7),頁64-68。 93. 黃凱祥,〈運用數位科技提升與創新館藏資訊近用:以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為例〉, 徐典裕,《博物館數位轉型與智慧創新》(臺北市:藝術家出版社,2022.07),頁40-52。 94. 劉君祺,〈歷史展示與空間記憶—法國羅浮宮「鐘閣」展個案探討〉, 《博物館學季刊》,36卷3期(2022.7),頁93-114。 95. 高瑋,〈護經板類型文物的修護之探討–以國立故宮博物院《清文全藏經》外護經板為例〉, 《博物館學季刊》,36卷3期(2022.07),頁27-47。 關鍵詞: 清文全藏經、梵夾裝、護經板、修護、分層 96. 蔡承豪,〈近代能源需求下的西表島煤礦與臺灣礦工流動〉, (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臺灣經濟史研究群2022年第一次工作坊,2022年7月8日)。 關鍵詞: 西表島、八重山炭、基隆、綠色牢籠、謝景 97. 邱士華,〈微物趣—「草蟲捉迷藏」特展概述〉,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98. 楊若苓,〈草蟲畫・話草蟲〉,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99. 高宜君,〈院藏《青在堂草蟲花卉譜》修護紀實〉,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100. 吳誦芬,〈古道上的摩崖—石門十三品選介〉,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101. 呂憶皖,〈打開「新」對話—國立故宮博物院東南亞語導覽種子培訓計畫〉,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102. 林質安,〈博物館與特殊教育學校的合作—以「跨越障礙・觸摸美麗」院外到校服務活動為例〉,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103. 林郁芯,〈淺談文化轉借詞與日語觀眾的導覽和溝通—以故宮文物為例〉,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104. 林宛萱,〈繡線裡的文字祕密—詩歌、愛情以及一顆被征服的心〉, 《故宮文物月刊》,472期(2022.7)。 105. 方慧潔,〈全民烏托邦的一種可能— 談巴黎卡納瓦雷博物館常設展展示說明的平權近用實踐〉, 《故宮文物月刊》,471期(2022.6)。 106. 吳侃娟,〈反轉35 分鐘的參觀—索菲亞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 Gira 教育計畫〉, 《故宮文物月刊》,471期(2022.6)。 107. 杜士宜,〈談印尼博物館織品典藏數位化與線上展示實踐〉, 《故宮文物月刊》,471期(2022.6)。 108. 胡櫨文,〈為禮而飲酒的君子—清乾隆〈掐絲琺瑯鳧尊〉〉, 《故宮文物月刊》,471期(2022.6)。 109. 蔡承豪,〈清代臺郡塭岸橋的興築與建設表達〉, (線上會議:臺南學的重要先驅—盧嘉興學術研討會,2022年6月18日)。 關鍵詞: 洲仔尾、坑仔底、蔣公堤、蔣允焄、蔣元樞 110. 蘇峯楠主編,蘇峯楠等合著,《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臺南、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2..6)。 111. 胡櫨文,〈「景泰藍」斷代:回顧掐絲琺瑯研究史〉, 《典藏古美術》,357期(2022.6),頁20-25。 關鍵詞: 掐絲琺瑯斷代、研究史 112. 蘇雅芬,〈評茶也評人—姚文瀚〈畫賣漿圖〉考證〉, 《典藏古美術》,357期(2022.6),頁78-87。 關鍵詞: 姚文瀚, 乾隆朝, 仿古, 中西交流, 鬥茶 113. 蘇峯楠主編,蘇峯楠等合著,《看得見的臺灣史.空間篇:30幅地圖裡的真實與想像》(臺南、臺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22.6)。 114. 劉世珣,〈人醫、獸醫與庸醫:清代蒙古大夫再探〉,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57期(2022.5),頁51-100。 115. 林慧嫻,〈認識自我、拓展視野、形塑未來—博物館改變個人與世界的潛能〉,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116. 鄭邦彥,〈博物館韌實力—與環境共好的集體合作〉,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117. 鄭莉蓉,〈博物館作為行動者—對戰爭、創傷、英雄的詮釋與提問〉,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118. 鄧欣潔,〈I will carry you—談博物館對學校正規教育的教學影響力〉,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119. 侯怡利,〈「多寶格的收、納、藏」特展介紹〉,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120. 杜逢瑀,〈國立故宮博物院國寶設計競賽轉型—以新一代設計產學合作「故宮x創新體驗」為例〉, 《故宮文物月刊》,470期(2022.5)。 每頁筆數: 30 50 100 頁次:4/75 第一頁 上一頁 4 1 2 3 4 5 下一頁 最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