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葉淑慧,〈存散與流傳:明清毛晉汲古閣刊刻《六十種曲》及其現存版本探析〉, (北京:首屆兩岸四地宮廷戲曲研究論壇,2015年11月10-11日)。

  • 作者
  • 發表日期
    2015.11.10-11
  • 文章名稱
    存散與流傳:明清毛晉汲古閣刊刻《六十種曲》及其現存版本探析
  • 會議名稱
    首屆兩岸四地宮廷戲曲研究論壇
  • 會議地點
    北京
  • 關鍵詞
    毛晉 ; 汲古閣 ; 六十種曲 ; 繡刻演劇 ; 繡刻演劇十本
  • 摘要(提要)
    明毛晉汲古閣藏書、刻書及鈔書之出版事業,有「毛氏之書走天下」之說,其輯刻元、明戲曲《六十種曲》(初名《繡刻演劇》、亦名《繡刻演刻十本》)於明崇禎年間,至今刻本流傳頗廣、影響最大,也極具戲曲研究與利用價值;但相關文獻皆謂毛氏原刻本於清末光緒、宣統之際,因東鄰日本來華搜書風氣興起,遂隨廠肆古籍外流東去,國內所藏幾若星鳳,難見原貌,故而引起筆者對於流傳於日本《六十種曲》版本的關注。 本文略述毛晉藏書與刻書之生平、毛晉刊刻戲曲文本之文化背景與目的動機,並舉述現存國內、外所藏《六十種曲》明、清各版本收錄曲目編次、題記、版式之異同。筆者以明清戲曲蒐藏家、研究學者吳曉鈴、傅惜華與金夢華等之版本研究為基礎,併以臺北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所藏等版本為例,重新探究各刊本之版式特點。日本蒐藏方面,則以「全國漢籍資料庫:日文所藏中文古籍資料庫」調查相關版本,毛氏初刻本未見著錄於資料庫中,而題《六十種曲》總書名刊行本而言,藏明、清版本有十個單位藏本,相較於國內所藏,以日本所藏較多、版本也較為罕見。本文尤以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東京大學總合圖書館、東北大學圖書館及早稻田大學所藏國內罕見之特殊版本為例,以釐清《六十種曲》現存可見版本的遞嬗、增補等面向;此外,日本東京大學總合圖書館藏附《萬全記》(二卷)清修本、與東北大學圖書館及國立國會圖書館藏道光二十五年「同德堂藏板」清刊本,此二種是海內、外罕見的版本。因囿於筆者研究時間與空間距離之限制,仍有許多難解的問題留待考證與說明。 綜觀汲古閣刊《六十種曲》的出版刊刻史,歷經分套初刻、彙整成集、翻印補版、校勘排印,宛如中國古典戲曲發展的鮮活出佻、百鳳齊鳴、繁華過盛、沈澱隽永的生命樣態,構成一條豐厚的文化長河。本文作為版本研究的初探,不僅理清各時期的存在風貌,將其可貴的版本資產示與眾人,也藉此環顧其存在於寰宇之間的永恆價值。

最後更新日期:2021-03-16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