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謝鎮鴻,〈從文物到文創—由故宮博物院月曆探討古物的多元詮釋〉, 《LSHI 2018 聯結x共生-文化傳承與設計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桃園市:中原大學,2018.9),頁129-139。

  • 作者
  • 出版日期
    2018.9
  • 著作名稱
    從文物到文創—由故宮博物院月曆探討古物的多元詮釋
  • 專書或論文集名稱
    LSHI 2018 聯結x共生-文化傳承與設計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
  • 出版地
    桃園市
  • 出版者
    中原大學
  • 專書或論文集主編
  • 頁數
    129-139
  • 關鍵詞
    文化資產、文物、文創商品、多元價值、國立故宮博物院
  • 摘要(提要)
    博物館的藏品不僅具有學術研究、展示教育的功能,也具備了人類物質文化中的原創性與審美意趣,為當前方興未艾的文創產業提供了豐富的靈感來源。文物本身的價值可以由〈文化資產保存法〉及相關規定加以界定,然而文物衍生而成的文創商品卻能藉由創作者的設計概念,賦予多元的價值。博物館文創商品可以視為展覽的延伸,具備教育推廣的意義,讓民眾認識更多知名度不高,或是展覽中難得一見的藏品;也可以與時事結合創造互動。經由現代語彙的重新詮釋,也能讓文物呈現新的意象與美感;而就市場行銷的角度而言,價格高低、遊客人數多寡或是展覽本身的評價,與商品的暢銷程度並沒有對應關係,觀眾的考量著重於商品的新鮮感、美感以及附加價值。好的博物館文創商品應該兼顧教育推廣、意象美感以及商業行銷價值的平衡,創造文化資產與物質文化的互惠與共生。

最後更新日期:2020-12-1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