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何炎泉,〈晉唐法書中的節筆現象與摺紙文化〉,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35期(2013.9),頁1-48。

  • 作者
  • 出版日期
    2013.9
  • 文章名稱
    晉唐法書中的節筆現象與摺紙文化
  • 期刊名稱
    國立臺灣大學美術史研究集刊
  • 期數
    35
  • 頁數
    1-48
  • 關鍵詞
    節筆、摺紙、孫過庭、書譜、王羲之、晉唐法書
  • 摘要(提要)
    傳世的晉唐法書名蹟(包含可靠的雙鉤模本)數量不多,然出現節筆的作品不少,已成為晉唐法書的重要特徵。此現象在書法史界已有相當的研究成果,確認摺紙即為造成節筆的主因。然而,當摺紙現象被充分描述與說明之時,摺紙的功能卻懸而未解,多數論者僅單純視之為書寫定位,然此說並無法解釋傳世書蹟中的種種節筆現象。事實上,北宋以前桌椅尚未應用於書寫,持紙仍是主要的書寫方式,為便利持書的操作,直接於紙面上施以摺痕,加強紙張的支撐力,又因為稿本的性質,便造成節筆的出現。由晉唐時期的實際書寫脈絡來理解摺紙,不僅對這些珍貴的早期書蹟有更深的認識,也能釐清長久以來無法解釋的節筆現象。

最後更新日期:2020-12-09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