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蔡承豪,〈嘉義地區藍靛業的發展與變遷(18世紀初~1920年代)〉, 《臺灣文獻》,63卷3期(2012.9),頁151-199。

  • 作者
  • 出版日期
    2012.9
  • 文章名稱
    嘉義地區藍靛業的發展與變遷(18世紀初~1920年代)
  • 期刊名稱
    臺灣文獻
  • 卷數
    63
  • 期數
    3
  • 頁數
    151-199
  • 關鍵詞
    木藍、山藍、藍靛、染布業、區域史
  • 摘要(提要)
    嘉義地區地理面貌多元,包括潟湖、平原、丘陵、山區等,氣候上乾濕季分明、雨量分佈不均導致灌溉水源的限制,加以境內有眾多難以農耕的「看天田」,及沿海漸次浮覆形成的鹽分地帶等,整體環境處於緩慢變動的型態,是一獨特的研究區域。移民進入嘉義地區拓墾,面對非均質的農墾空間,除種植米、甘蔗等主要農產外,勢需多元經濟作物以充分利用土地。木藍、山藍等藍染作物,分適平原及淺山丘陵地帶,並有低照顧性、具經濟價值及回收成本迅速等優勢,木藍更具有改善土質特性,可資為農民彈性運用。隨土地開發漸盛,藍染作物經營亦為之擴張,並有豐沛產量。從「嘉義管內各保,多少有栽種」,及19世紀末總產額約十三萬斤的產量,足見藍靛業經營興盛景況,至20世紀初期甚至有商人合股投資之舉。此外,其工藝原料的特性有別於其他糧食農作,故以藍靛業為切入點,可觀察到嘉義地方產業活動不同的面貌。故本文以18世紀初至1920年代為研究區間,以藍靛業於嘉義各小區域間經營發展及變遷為中心,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嘉義產業經營與地方農墾時程互動的歷程。

最後更新日期:2021-09-2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