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蔡承豪,〈福爾摩沙尋藍記—一段臺灣藍靛的經營嘗試歷程〉, 《故宮文物月刊》,444期(2020.3),頁34-45。

  • 作者
  • 出版日期
    2020.3
  • 文章名稱
    福爾摩沙尋藍記—一段臺灣藍靛的經營嘗試歷程
  • 期刊名稱
    故宮文物月刊
  • 期數
    444
  • 頁數
    34-45
  • 專欄名稱
    文物脈絡
  • 摘要(提要)

    近年來,臺灣諸多城鎮、園區,甚至於博物館內,皆興起了一股「藍染風潮」,相關活動不輟。另更有不少手作工坊以及藍草復育園在各地如繁星點點般出現,還提供體驗有趣的藍染DIY服務供遊客親手體驗,感受「青出於藍」的視覺震撼。而藍靛染料在臺灣又有著什麼樣的發展軌跡?我們可從諸多文獻史料中來探尋出一些蛛絲馬跡。溯至十八世紀,當時的臺灣方志、官員上奏的奏摺及個人著作當中,已經多所提到臺灣南部平原上種植著稱為「靛」、「菁靛」、「藍澱」之作物,此即是可萃取藍色染料—藍靛的木藍作物。但臺灣栽培木藍及製作藍靛的歷史,尚可以再往前延伸至荷蘭東印度公司統治時期的1630年代,公司為了發展藍靛產業,後續投注了大量的資金與人力。而追尋這段在福爾摩沙—臺灣島上的尋藍之旅,可讓我們從更多視角,來瞭解這塊土地與染料的關連。

  • 檔案下載

最後更新日期:2021-07-14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