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蘇峯楠,〈清人繪製臺灣「番俗圖」的視覺與物質文化〉,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21)。

  • 作者
  • 出版年份(畢業年份)
    2021
  • 文章名稱
    清人繪製臺灣「番俗圖」的視覺與物質文化
  • 學位論文
    博士論文
  • 出版地(學校所在城市)
    臺北
  • 出版者(學校)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 關鍵詞
    文化主義、統治知識、番俗、順服、圖像環路
  • 摘要(提要)
    清人繪製臺灣番俗圖版本眾多,至今有不少彩繪圖冊遺存。此「多版本」現象的意義,應不只在於數量的統計,而是同一套圖被反覆製作多種版本的現象,其可對應到人們頻繁描繪臺灣原住民人群的畫圖活動。本研究以番俗圖為中心,透過各版本的蒐集、考訂與解讀,除了要審視先行研究尚未解決的問題,更欲從視覺與物質文化視角,關切在清朝政權的領土擴張過程中,清人如何藉由番俗圖的製圖傳統與編纂機制,將「異地」臺灣的原住民人群與地方資訊編排為「邊區領土」知識,並製作出一種特定的人物與空間形象,藉以處理臺灣人群與地景訊息,並為其自身利益服務。 本研究認為,至少在16 世紀晚期各方人群頻繁交會之際,臺灣「番俗」知識就已作為一種海外異地情報而開始受人們書寫與繪製;而一種內容較固定的番俗圖文獻,大約在1684 年清朝統治後形成。在共作的編纂機制下,畫師、士紳、官員都參與編纂番俗圖,也因此衍生諸多版本。清人一方面利用番俗圖將臺灣情報編製為邊區統治知識,其內容也不斷被修改與擴增;另一方面,清人也將臺灣原住民人群與空間描繪為一種和樂而不具威脅性的「順服」樣貌。 據此,清人仍以文化主義論述先行,既承接了歷史經驗中臺灣原住民與統治集團互動的好感形象,也搭配清朝政府面對臺灣原住民的治理策略,利用長久以來中國面對非漢人群所慣用的「說明性圖畫」製圖傳統來編製番俗圖,以處理邊區臺灣不具威脅性的人群與地景資訊。地方社會的人們也樂於搭配這個論述來維持自身利益,如地方士紳等社會菁英亦參與番俗圖繪製活動,藉以維繫其社會網絡;而在這種圖像消費關係中,番俗圖又成為地方人們培養網絡與爭取相關資源機會的文化資本。整體來說,番俗圖的知識生產主體反而不在圖像的創立者,而是這些持有圖像、閱讀圖像、並踏進共同編纂圖像的使用者;當時臺灣原住民的「順服」視覺性,也在這個過程中被形構而成。

最後更新日期:2022-09-0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