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毛舞雲,〈中國大陸奇異果商品化研究-以紐西蘭為借鏡〉, (臺北市: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

  • 作者
  • 出版年份(畢業年份)
    2011
  • 文章名稱
    中國大陸奇異果商品化研究-以紐西蘭為借鏡
  • 學位論文
    碩士論文
  • 出版地(學校所在城市)
    臺北市
  • 出版者(學校)
    政治大學智慧財產研究所
  • 關鍵詞
    中國大陸、紐西蘭、奇異果、獼猴桃、商品化、農業產業化、公私協力
  • 摘要(提要)
    獼猴桃源出於中國,卻成就於紐西蘭,並有了「奇異果」此一新名稱。而且,來自中國大陸的奇異果,價格比其本土的獼猴桃高出數倍,兩者於口感、外型等其他方面,亦存在明顯差距;如何使中國獼猴桃轉變為奇異果,是本論文的研究重心。在此目標下,本論文分為「紐西蘭奇異果」與「中國大陸獼猴桃」兩部分,以文獻閱讀、資料搜尋、田野調查、專家訪談等方式,先從紐西蘭出發,研究促成奇異果產業形成的關鍵因素,再將此關鍵因素提供中國大陸獼猴桃發展參考,最後得出結論與建議。本論文發現,在形塑產業的過程中,「政府」在法律保障、制度規劃、外部產業環境的營造上,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本論文之立場選擇,係以「中國大陸獼猴桃盛產區政府」之角度,借鏡紐西蘭的發展經驗,在政策規劃的思維下,為獼猴桃尋找建設性的出路,並以此作為結論與建議。 紐西蘭提供的經驗,包括制訂專法規範奇異果產業、立法保護單一出口機制、建立誘因機制、打造產業群聚、以資料庫進行科學化管理、重視品種研究,以及政府為扶植紐西蘭奇異果產業所做的其他措施。而中國大陸獼猴桃產業尚處於發展初階,加上各地方獼猴桃的適生度不同,經營集中度低,資源難以匯聚,使獼猴桃一直無法有效商品化。但由於獼猴桃栽種面積與產量皆為世界第一,近年來更開發出多元食用與藥用等用途,再加上中國大陸法制建設逐步完善,投資風險降低,若以紐西蘭奇異果產業的經驗為借鏡,調整措施並加強整合,獼猴桃發展前景仍值得期待。 有鑑於此,本研究以「公私協力八卦模型」作為結論,並建議中國大陸首先應擇定試點集中經營之區域,以便日後將商品化經驗複製於其他省份。在試點經營措施上,本論文建議以平台為依托進行整合;針對獼猴桃制訂相關法規,促使能夠引領產業整體發展的龍頭集團形成;建立誘因機制,讓龍頭集團的經營利潤回饋果農;並在品種培育、收購標準、資料庫管理等方式下,逐步形成標準化生產,再加上獼猴桃基金的保險機制,讓中國大陸獼猴桃逐步從產業化邁向商品化。

最後更新日期:2020-12-10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