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楊若苓,〈故宮院區白蟻族群調查與防治〉, 《台灣昆蟲》,36卷3期(2017.3),頁94-106。

  • 作者
  • 出版日期
    2017.3
  • 文章名稱
    故宮院區白蟻族群調查與防治
  • 期刊名稱
    台灣昆蟲
  • 卷數
    36
  • 期數
    3
  • 頁數
    94-106
  • 關鍵詞
    國立故宮博物院、台灣家白蟻、黃肢散白蟻、台灣土白蟻、白蟻防治
  • 摘要(提要)
    身為世界知名博物館之一的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院藏品中超過9成為有機材質所組成,是以蟲害防治一直是文物保存維護工作中重要之一環;特別是針對對有機材質物品及建築物極具破壞力的白蟻物種。2011年5月到2012年8月以間隔3公尺埋設木樁方式進行院區三棟主要建築物周邊白蟻族群調查,結果指出294枝埋設之木樁中有24.8%的位址曾偵測到白蟻,平均每個月有10.7 ± 1.7枝木樁被白蟻取食。目前發現有台灣家白蟻 (Cop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黃肢散白蟻 (Reticulitermes flaviceps (Oshima)) 及台灣土白蟻 (Odontotermes formosanus (Shiraki)) 三種,其中黃肢散白蟻為優勢種 (46.2%)。在特定位址的偵測木有同時或交替偵測到2或3種白蟻的情形,推測不同白蟻族群間領域在此十分靠近或重疊;依據上述重覆偵測到白蟻超過5次以上的地點被視為分布熱點,優先進行投藥防治並標記為再入侵風險高的地點。2012年9月開始原址改以專業型白蟻偵測站持續進行監測與防治,防治標的為台灣家白蟻及黃肢散白蟻,施藥後三種白蟻被偵測到次數均逐年降低,平均族群滅絕率為73.5%。防治台灣家白蟻平均用藥2.9 ± 0.8管,平均投藥時間3.1 ± 0.7個月,投藥成功率為71.4%;防治黃肢散白蟻平均用藥2.6 ± 0.6管,平均投藥時間為4.5 ± 0.9個月,投藥成功率為76.9%;防治成功處迄今都未再發現白蟻。

最後更新日期:2021-03-25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