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鄭永昌,〈清代雍、乾年間江南河庫道與南河治河經費〉, 《故宮學術季刊》,32卷3期(2015.3),頁91-137。

  • 作者
  • 出版日期
    2015.3
  • 文章名稱
    清代雍、乾年間江南河庫道與南河治河經費
  • 期刊名稱
    故宮學術季刊
  • 卷數
    32
  • 期數
    3
  • 頁數
    91-137
  • 關鍵詞
    清代、江南、南河、河防、河工史、河道工程、財政、河道庫
  • 摘要(提要)
    在清代財政史研究中,河工財政向來是一個被受忽略的領域,而有關河工史研究當中,以往論著也多集中對治河、防河、河工器具等方面,河工財政也是較少被討論;至於討論地方行政中道員雖已累積不少研究成果,惟在道員中負責掌管河工財政的道員─河庫道,卻僅是文章中作簡略介紹。
    南河地區位處江蘇省淮揚等處,既是黃淮兩大河道交匯之區,也是京杭運河漕運糧船必經之道,更是鹽場稅收重心所在,其在國家財政地位上不言而喻。如何使運道暢通,河道穩定,遂成為清代政府治河的重點所在。因應大量物資經費的投入,南河地區專責河庫錢糧財政的河庫道遂應運而生,在清代南河河工財政上,從此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
    本文將以江蘇南河地區為對象,討論河庫道一職的性質,並討論南河財政收支管理等問題。全文除前言與結論外,內文逐次討論:一、南河河庫道職權內容與性質;二、南河積弊整理與道庫管理制度的重建;三、河道庫經費收支內容與變化。文中最後指出,由於乾隆二十年代政府對南河財政的整頓,帶來了乾隆三、四十年代河工短暫的財政穩定局面。然而到乾隆四十五年後,隨著河南水患頻仍肆虐,造成黃河下游南河地區原已逐漸建立良好的財政基礎,又再度轉為入不敷出的情況。
  • 檔案下載

最後更新日期:2020-10-17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