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謝鎮鴻,〈無價中的有價:博物館文化商品的美學經濟及象徵價值〉, 《設計研究學報》,12期(2019.10),頁1-20。

  • 作者
  • 出版日期
    2019.10
  • 文章名稱
    無價中的有價:博物館文化商品的美學經濟及象徵價值
  • 期刊名稱
    設計研究學報
  • 期數
    12
  • 頁數
    1-20
  • 關鍵詞
    故宮博物院、文化商品、美學經濟
  • 摘要(提要)
    博物館常被視為人類文明的薈萃之地,珍稀罕見的藏品更往往被認為是無價之寶,成為一個國家的文化寶藏,具有研究、典藏、修復等學術性價值。然而隨著時代的演變,現代博物館的定位已經有所轉變,除了既有的博物館功能外,也成為觀光產業的一部分,為國家及社區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本文旨在研究博物館文化商品在當代社會中所帶來的美學經濟及象徵價值,除了經濟產值外,在教育推廣、社會附加價值及博物館品牌形象上的助益,思考文化資產與物質文化的相互關係。本研究採用文件分析法(Documentary Research),從國立故宮博物院2016、2017、2018三個年度商品銷售數據資料中,排名前40名的品項進行綜合分析,從量化資料中歸結出觀眾的消費行為以及文化商品在商業活動下的效益。研究結果顯示,創造營收的博物館文化商品,影響力往往集中在關鍵少數,其效益包括可計量的營收與無形的象徵價值,明星展件的衍生商品常成為暢銷商品,卻不一定能創造最高的營收,博物館應藉其大量流通的特質,增加商品與文物脈絡的連結,進而擴大文化內涵的影響力。而開發新的暢銷商品能夠帶來話題性,增進民眾與博物館的互動,甚至讓原本知名度不高的藏品,藉由商品的熱銷吸引民眾的關注,進而成為傳遞知識的媒介。另一方面,文化與經濟經過轉化後,能夠相得益彰。博物館的文物仿製品、書籍,能夠反映出藏品的文化意義與博物館品牌價值,也能在有限的銷量下達到可觀的營收,發揮美學經濟的價值,與平價而大量販售的商品所帶來的產值不分軒輊。而經典商品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透過博物館人員的設計思考與說故事的能力,讓這些傳統商品有所突破,具備古風新象的一面;同時也讓博物館的藏品以更多元的面貌呈現在觀眾眼前。

最後更新日期:2021-04-0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