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蔡承豪,〈飛蝗遮天:東亞飛蝗侵襲下的臺灣社會景況與官方因應(1896~97)〉, 林明洲、蕭碧珍編輯,《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3),頁495-553。

  • 作者
  • 出版日期
    2013
  • 著作名稱
    飛蝗遮天:東亞飛蝗侵襲下的臺灣社會景況與官方因應(1896~97)
  • 專書或論文集名稱
    臺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出版地
    南投
  • 出版者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 專書或論文集主編
    林明洲、蕭碧珍編輯
  • 頁數
    495-553
  • 摘要(提要)
    1896~97年間的蝗災,就災情範圍、影響人數及農業損失而言,可謂是臺灣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蝗禍。東亞飛蝗自菲律賓渡海掠襲,先是在1896年6月登陸東部與恆春半島,後一路北上,7月下旬逐步沿基隆河谷以逆時針方向飛入人口稠密的大台北地區。襲來的飛蝗及後孵化的第一代幼蝗,接連啃食稻蔗等重要農作,造成莫大損失與人心恐慌。第二代飛蝗並持續南遷,入侵桃竹苗地區,直至1897年5月方暫時落幕。部分民眾以火燒、壓滅等方式自力抗蝗,並有迎神繞境之舉。由於飛蝗侵襲時點恰與日人領臺甚為接近,因而出現改朝換代必有災異,衍生出「海魚化生為蝗」等民間詮釋觀點。面對漫天蝗災與人心思異,殖民政府自9月下旬起開始進行調查,欲以「調查告示動員實驗」等階段來逐步掌握災情、抑制蝗害並穩定民心,進而制訂未來的因應策略。10月初,總督府及地方政府著手推行驅除行動,採用說諭、買收、火燒、開溝埋壓等沿用傳統卻最直接的方式對抗,抑止了部分災況,也使居民瞭解蝗情面貌。而透過學術調查與培育實驗,雖在時機與設備皆不純熟的情況下無法完整建構相關知識,但藉由昆蟲學者的目擊觀察、標本寄送與調查報告的出版,可使臺灣官方與日本昆蟲界交流,培育觀察則可對於蝗蟲知識有初步系統化的分析與歸納。此次的官方因應,有別於過往僅著重驅除及賑災的措施,更累積出龐大的資料群,除可作為重建臺灣天災史的史料,亦成為臺灣昆蟲學研究的重要基礎。

最後更新日期:2023-02-23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