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至主要內容區
回上一頁

蔡承豪,〈地方農識的書寫與呈現:以十九世紀北臺地區稻米品種變遷為例〉, 《師大臺灣史學報》,6期(2013.12),頁3-52。

  • 作者
  • 出版日期
    2013.12
  • 文章名稱
    地方農識的書寫與呈現:以十九世紀北臺地區稻米品種變遷為例
  • 期刊名稱
    師大臺灣史學報
  • 期數
    6
  • 頁數
    3-52
  • 關鍵詞
    秈稻、糯稻、地方農識、植物分類學鎮、稻米
  • 摘要(提要)
    水稻經營是清代臺灣土地開發中最重要的項目,除涉及民生溫飽,更含括租稅、貿易及土地環境變貌等課題,故論述者眾。然水陸稻並非僅有單一次品種,在尚無強大國家力量或商業機構可主導品種配置的時代,種植何類稻種,常是基於多重考量下交會的結果,另品種隨著種植日久,並會產生雜交變異,再衍化出新品種,故數量常甚龐雜,種植相異品種的田地,也產生差異的稻浪景致。但對於時人採用何種稻種,其特色為何,又如何進行配置,現今研究探討卻相對欠缺。稻種既攸關層面甚廣,往往於地方志中〈物產〉篇內,有一定的篇幅加以記載,在若干檔案、契約中,亦有所提及。這些被記錄的品種,所呈現的特性及運用狀況,可成為觀察清代農事經營的切入指標,也一定反映了當時官員文士等編纂者的農業知識。北臺灣地區在人文與地理環境上有其特殊性,在十九世紀期間並有數本方志陸續出版,正可資作為一獨立觀察的區域,瞭解稻作品種的變遷樣態中,所呈顯的農業開墾技術的部分樣態,及官員文士對地方農業品種之書寫概念體系。據本文之研究,十九世紀北臺灣方志共記載47種品種,雖與20世紀初的回溯調查相較,數量偏低。且方志中記錄品種的方式,多以外觀、時節及栽植環境進行描述,較無一套系統性的篩選標準。然當中記錄33種新增稻種,比例甚高,呈顯了地區特色;且無論新舊品種,被記載者多為質佳量豐或高適應性的品種。故其書寫,仍可資反映十九世紀北臺灣稻作經營時,尋求豐產、因地制宜,季節調配等地方農業知識特色。

最後更新日期:2021-09-22

TOP